探究残留钆对比剂对腹部CT图像的影响

来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残留钆对比剂对腹部CT图像的影响及作用时间,使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实现最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5例行上腹部CT检查患者信息,在同一受检者中,有钆对比剂残留的腹部CT图像标记为Ⅰ组;无钆对比剂残留的腹部CT图像标记为Ⅱ组;分别于Ⅰ组及Ⅱ组腹部CT图像的肝区、脾区、胰区、肾区进行三次CT值测量,取其平均值;根据钆对比剂残留时间t对Ⅰ组进行分类,分别为1小时组A(84例)、2小时组B(36例)、3小时组C(13例)、4小时组D(2例),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Ⅰ组与Ⅱ组中肝区、脾区、胰区、肾区CT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根D-J管联合球囊扩张术在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本单位12例良性输尿管狭窄围手术期患者及随访相关资料。所有患者诊断为良性输尿管狭窄,患侧输尿管接受了巴德球囊扩张术,放置两根4.8F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时间为3个月。取出支架后行输尿管镜检术评估输尿管狭窄情况及此后第1、3、6个月复查泌尿系B超明确积水有无较前加重。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8名,女性4名,平均年龄为36.3±10.9岁。其中左侧输尿管狭窄7例,右侧输尿管狭窄5例。上段输尿管狭窄3例,中段输尿管狭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报道,2020年全球肝癌的年新发约91万例、死亡约83万例,中国2020年新发肝癌约41万例、死亡约39万例,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第2位。近年来,肝癌的治疗取得了极大进展,多种激酶抑制剂类(TKIs)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ICIs)药物在肝癌的一、二线治疗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但到目前为止,肝癌的三线治疗仍无标准方案,多由临床医生根据经验用药。我科尝试应用仑伐替尼(一种新型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三线治疗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脊柱后入路手术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行脊柱后入路手术患者117例,手术过程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方法是采用本手术室基于风险管理循证基础上新创建的护理模式,通过识别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点,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人员同质化培训机制、标准体位摆置流程、摆置时的细节管理等措施。观察和记录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常规护理的脊柱后入路手术患者88例,分析两组压力性损伤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的8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