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家庭科学素养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家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科学素养低下也是现在农村存在的一大问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容易形成不正确的科学前概念。为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效度,我根据美国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鼓励家长参与,让家长成为老师的合作伙伴;激励孩子反哺,让孩子成为家长的“科学老师”; 利用评价推动,让评价成为家庭的学习动力这三方面的努力,不仅优化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生态,而且农村家庭的科学素养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我的想法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长此以往,学生耳濡目染,也会有不科学的学习行为,久而久之会形成许多不正确的科学前概念。可见,农村家庭的科学素养影响着学生的科学学习,值得我们科学教育者关心和研究。
  怎样提高农村家庭的科学素养呢?从“学习金字塔”中得到启示,我决定采用“让小手牵大手”的策略,既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效度,又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家长的科学素养。
  二、我的实践
  我和同事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后,一致认为如果能够通过科学课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学科学,在家中探讨科学,从而提高农村家庭整体科学素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做法。
  1.鼓励家长参与——让家长成为老师的合作伙伴
  如果把孩子的教育比作一辆二轮车,家庭和学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齐心协力朝同样的方向使劲,车子才能顺利前行。如果家长加盟科学教育,那么将为学生探究科学带来更好的学习生态。实验是科学学习的灵魂,平时我会在课前或者课外实验等方面,积极地鼓励家长来参与学生的实验,协助学生准备合理的材料,和学生一起整理手头上的资料等。学生在和家长一起协作的过程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因为课堂上的出色表现而受到表扬。在家长的合作下,学生对科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学习的热情高涨。
  2.激励孩子反哺——让孩子成为家长的“科学老师”
  如果一部分家长能够热心地为孩子、为学校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知识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那么,孩子告诉家长如何科学地做事也是家长内心更欢欣的事。毕竟来说,农村家庭中,文化层次低科学素养不高的家长相对多一些,如果孩子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回家后复述给家长,孩子就能在复述过程中和家长共同掌握科学知识,这种学习的“反哺”不仅让学生高效巩固了科学知识,还让家长也学到了科学知识,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在课堂后,鼓励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家人,在让家人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获取学习成果的快乐。
  3.利用评价推动——让评价成为家庭的学习动力
  有了家长配合和学生知识反哺。我还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以促进学生家庭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使学生和家长科学素养提升,尤其是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全面地对学生科学学业进行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推动家庭学习科学。我根据基础知识、科学素养、实践操作三方面的评价内容,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节课,把这个学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①基础知识成绩以期末的纸笔测试为主,辅以平时作业中优秀作业的数量,其纸笔测试题目中会体现家庭实验的内容。②科学素养的评价分为两方面:一是实验组内成员的课堂纪律、实验前课外材料准备、实验时的具体操作态度等为综合团体的评价;二是家长参与度和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有记录的个人评价。③实践操作的评价是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从中选取综合了观察、思维、操作、设计等方面因素的内容进行制作或观察,布置长期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亲子实验”。家长可以参与,但不包办。最后在参考家长的参与因素和参与度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公开的比较,依据完成质量的优劣进行团体和个人相综合的评价,在期末按比例折合为最终评价。
  因为学生提早知道了本学期各类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并且把期末的评价分散到了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把评价的优劣决定权放到学生自己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努力目标,也杜绝了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同时,家长知道评价方法,也会更加支持学生的实验材料准备和课外的科学实践活动。评价的机制助推了家庭中家长与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从而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我的收获
  通过大方地让家长走进科学课,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学习,巧妙地借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向家长传递,加上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在校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家庭科学素养在互帮互助中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上科学课时,课前准备的材料带得多了;学生和家长对科学课的认同度提高了;学生的长期作业在家长的配合下得到了落实,更有了质量的保证;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探讨科学的次数增加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这样的良好开端,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好科学,农村家庭的科学素养也会越来越高。
  同时,我认为,在应用“小手牵大手”的策略时要把握一个度。我的目的是借助家长的力量,为学生学习科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强迫家长学习科学,况且学生家庭条件不同,我只能因势利导。当学生喜欢学习科学之时,只要他们“小手会牵大手”,家庭科学素养的提升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大碶博平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推行惠政、薄敛、节用、爱人;重教轻刑,反对"不教而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不能欺君,但君主有错应犯颜谏争。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峭法严刑,"重一奸之罪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创设情境法、巧设疑问法、及时练习法、表演法、出其不意法、联系生活实际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陈腐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多样,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情境教学法,是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法
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许多深刻问题,民生社会主义所提出的问题和彰显的价值观念、发展趋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参
开学第一课,带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认真准备的材料,怀着无限憧憬,面带微笑走向讲台。为了拉近距离,我以一个自恃幽默而近乎讨好的自我介绍开始了我的新课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空气性质的积极性,我试图用一个“纸团会湿吗?”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满以为学生会好奇不已,谁曾想多数孩子早已在科学杂志上阅读过此类实验,并亲自做过尝试了。失落和挫败感可想而知。课堂上,面对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学生异常兴奋,然而,自始至终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还要加强审美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作文教学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则必须与小学的审美能力培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在语文作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作
曹聚仁是一个曾经风云一时却也被记忆长期湮没的人物,早些年这个名字除了在鲁迅先生的书信中时有所见外,其他则很少看到踪迹。近年来这个据说著述多达4000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化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地碰撞,创造火花不断地迸发,新的学习要求、方向不断地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地加入,这才是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那么面对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一些资源该如何有效地运用呢?我在进行中总结出了几点,现总结如下:  一、适时追问,互
一、现象描述近年来,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由于'洋图书'的引进而风生水起,惊险、魔幻、神秘等阅读潮流顺势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