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目标是把良乡高教园区及周边建成中国新硅谷”,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蔡本睿对本刊记者说,管委会要朝着这个目标扎实为高校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将高教园区及周边打造成知识经济汇集之地、智慧产业汇集之城。
房山是北京的西南门户,曾经以煤炭、建材等资源型产业为主,是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山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引领智能时代的现代化、信息化高端产业。
十三年风雨兼程
1999年,为保证首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在规划建设的卫星城中,开辟2-3个高教园区”。房山区递上了第一份申办高教园区的申请。
2001年管委会成立,并确定良乡高教园区的功能定位:成为21世纪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首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房山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变革的引擎。
良乡高教园区作为一个公益性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10111亩,其中,教育和城市绿地等公益性用地7597亩,而经营性用地仅为785亩。在这种形势下,面对“事多了却没有税收”、“办学校不如盖住宅”等质疑,房山区谋求长远发展,放弃了短效的眼前利益,毅然做出了成立高教园区的战略决策。
正是这份担当的勇气和睿智的选择,引领着房山区不断聚集自身发展能力,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十三年来,高教园区以实际发展给了房山区百姓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
“智汇”之城
2010年10月,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人民的共同见证下,高教园区升级定位为“FunHill智汇城”,以“汇集学府资源、科技引领产业、绿色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新城、践行以人为本”等五大理念集合而成的“FunHill智汇城”品牌,掀开了良乡高教园区品牌建设的新篇章。这标志着良乡高教园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带正式立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将逐步显现。
“FunHill智汇城”,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的中国智库型企业的集聚区、智慧型人才创业基地和全国首个合伙制企业示范区,集教育、科研、服务、生产、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中国智库型企业面向市场企业化经营的试验基地。
随着“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汇城带来的集聚、辐射和互动效应已初见端倪,为房山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坚实的智汇发展内核。
人才“双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乡高教园区作为汇集六所高等学府的高教园区,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助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科技创新产业正成为房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当谈及管委会的工作,蔡本睿常务副主任提炼出两条:一是建立大学城,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二是打造智汇城,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看似简单的两项工作,却承载着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管委会结合园区优势,针对当前产学研合作中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从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机制改革创新速度等方面探索新的途径。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传统教育模式注定将被革新。高教园区将凭借整合园区的优势人才、智力资源和良好的硬件环境,为发展科技创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校企合作新平台
长期以来,高校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最新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成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产品,曾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多年的蔡本睿心中充满着忧虑,他希望能推动这些新成果应用到造福于民的领域。经过不断探索,依托高教园成立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就是管委会的创新之举。
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将于10月26日举行成立大会。蔡本睿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促进会的主要职责:促进会将紧扣科技创新的主题,深入高校、企业、市场调研,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效解决企业与高校信息需求不对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搭建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搭建校企共同研发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开发或委托研发,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率;整合校企资源,共建学科、实验室、科研基地,发挥高校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及科技咨询和攻关服务;结合“2011计划”,促成企业牵头、高校和研究院所支撑的研发平台,联合申报国家科研项目和专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教育慈善事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成立校企合作基金,鼓励科技创新。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北京校企促进会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功搭建一个长期、稳定、专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及时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科技提升的合作共赢。北京校企促进会还将定期召开科技成果推介会,邀请高校同类专业展示研究成果,将科技产品的推广向纵深发展。
正如蔡本睿常务副主任所说,管委会不仅要创新思路,更要踏实做事。按照北京市的要求,智汇城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这里将是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智慧谷、人才岛、技术池、专利矿”。良乡高教园区作为房山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逐步显现,它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着别样光彩。
房山是北京的西南门户,曾经以煤炭、建材等资源型产业为主,是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山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引领智能时代的现代化、信息化高端产业。
十三年风雨兼程
1999年,为保证首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在规划建设的卫星城中,开辟2-3个高教园区”。房山区递上了第一份申办高教园区的申请。
2001年管委会成立,并确定良乡高教园区的功能定位:成为21世纪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首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房山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变革的引擎。
良乡高教园区作为一个公益性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10111亩,其中,教育和城市绿地等公益性用地7597亩,而经营性用地仅为785亩。在这种形势下,面对“事多了却没有税收”、“办学校不如盖住宅”等质疑,房山区谋求长远发展,放弃了短效的眼前利益,毅然做出了成立高教园区的战略决策。
正是这份担当的勇气和睿智的选择,引领着房山区不断聚集自身发展能力,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十三年来,高教园区以实际发展给了房山区百姓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
“智汇”之城
2010年10月,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人民的共同见证下,高教园区升级定位为“FunHill智汇城”,以“汇集学府资源、科技引领产业、绿色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新城、践行以人为本”等五大理念集合而成的“FunHill智汇城”品牌,掀开了良乡高教园区品牌建设的新篇章。这标志着良乡高教园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带正式立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将逐步显现。
“FunHill智汇城”,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的中国智库型企业的集聚区、智慧型人才创业基地和全国首个合伙制企业示范区,集教育、科研、服务、生产、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中国智库型企业面向市场企业化经营的试验基地。
随着“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汇城带来的集聚、辐射和互动效应已初见端倪,为房山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坚实的智汇发展内核。
人才“双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乡高教园区作为汇集六所高等学府的高教园区,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助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科技创新产业正成为房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当谈及管委会的工作,蔡本睿常务副主任提炼出两条:一是建立大学城,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二是打造智汇城,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看似简单的两项工作,却承载着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管委会结合园区优势,针对当前产学研合作中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从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机制改革创新速度等方面探索新的途径。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传统教育模式注定将被革新。高教园区将凭借整合园区的优势人才、智力资源和良好的硬件环境,为发展科技创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校企合作新平台
长期以来,高校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最新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成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产品,曾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多年的蔡本睿心中充满着忧虑,他希望能推动这些新成果应用到造福于民的领域。经过不断探索,依托高教园成立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就是管委会的创新之举。
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将于10月26日举行成立大会。蔡本睿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促进会的主要职责:促进会将紧扣科技创新的主题,深入高校、企业、市场调研,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效解决企业与高校信息需求不对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搭建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搭建校企共同研发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开发或委托研发,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率;整合校企资源,共建学科、实验室、科研基地,发挥高校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及科技咨询和攻关服务;结合“2011计划”,促成企业牵头、高校和研究院所支撑的研发平台,联合申报国家科研项目和专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教育慈善事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成立校企合作基金,鼓励科技创新。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北京校企促进会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功搭建一个长期、稳定、专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及时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科技提升的合作共赢。北京校企促进会还将定期召开科技成果推介会,邀请高校同类专业展示研究成果,将科技产品的推广向纵深发展。
正如蔡本睿常务副主任所说,管委会不仅要创新思路,更要踏实做事。按照北京市的要求,智汇城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这里将是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智慧谷、人才岛、技术池、专利矿”。良乡高教园区作为房山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逐步显现,它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着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