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转型看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济转型中的重大课题社会保障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处在试探阶段,到了90年代则进入了实施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大目标的确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进程。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保障体制同现代企业制度、统一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并列为构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过90年代以来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若干进展和阶段性成果。除了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改革的进展以外,在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改革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也有所发展。商业保险在经办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中也正在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本文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货币错配的成因、影响、衡量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传统意义上的纵向财政平衡指的是在一个多层级政府体制里,每一个层级政府的支出都有其足够独立的自主收入来源,如果每一层级政府的独立自主收人刚好可以满足其支出,一般就认为这个国家是处于纵向财政平衡状态,反之,则认为是纵向财政不平衡(vertical fiscal imbalance,以下以VFI表示)。这种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由Wagner、Hunter等发展起来的传统财政平衡理论,由于没有福利经济学的根基而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一些学者在福利经济学框架里,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最优税收理论以及博弈论对其进
始于199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周期,虽然由于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过短暂衰退,但经过本世纪头三年的调整,至今增长态势较好。从2003年到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平均保持在3.5%以上。然而,仔细研究分析发现,美国经济的这一增长态势是建立在一系列经济的非均衡基础之上,其中包括财政赤字、储蓄不足、过度消费、贸易逆差、过度的国际负债融资等一系列潜在的风险,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担心:这样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吗?近年来,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值得我们深思的观点。
2004年联邦储备银行举办论坛讨论了全球人口变化及其对经济政策的作用这一论题,其中一个最热门、最具有争论的话题是金融市场怎样应对现在以及未来的人口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严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口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的关注。因为人口问题往往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作用的强度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因此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爆发的金融危机一般以共生危机(twin crises)的形式出现,即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在一段时期同时存在。单独的货币危机理论或者银行危机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共生危机现象,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在于目前流行的货币危机理论中没有加入银行部门和金融体系,亚洲金融危机中有一点货币危机理论没有提及的就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及银行部门的脆弱性。同样,银行危机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在于传统的银行危机理论中没有考虑开放经济因素。针对货币危机理论和银行危机理论的缺陷,研
英国作为世界上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保险监管的手段与水平对发展中的中国保险监管颇有借鉴之处。通过笔者若干年的观察与研究,精算师与精算制度在其保险监管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06年2月25-26日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围绕“经济学学科建设,经济学人才引进与培养,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并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发起筹备召开“山东经济学年会”。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以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由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省《资本论》研究会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模式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1~12日在郑州大学举行。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及党和政府部门等40多个单位约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述要如下。
2005年12月15~17日,由西北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在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经济与金融界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就当前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人讨论和广泛交流,提出了很多见解和主张,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近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学界围绕着如何看待经济改革中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