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在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开篇就说:“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拿香说事,不是因为它的神秘和风雅,反而是道出了香曾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寻常闲物。
在古代,人们对香的喜好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须香薰,被须香暖,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庄严,松阁之下以香装点儒雅,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品茗论道,书香会友……人香几乎难分。
可如今,这样的香生活,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时代的流转,大众对香的认识与了解日渐被雨打风吹去,用香品香之风仅仅留存在特定的宗教场所。那些香事逐渐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唯有怀想古人的那份闲情逸致了。
香,其实既不神秘,也不遥远。从古至今,焚香品香从实用功能逐渐上升到一种审美活动。对于中国人来讲,它既是一种生活美学,也是关于嗅觉的艺术。
在四月的春天里,我们话香寻香品香,在那些爱香人的生活里追寻传统的遗风与现代的生活方式。
从今天起,不妨做一个爱香之人。让香美化生活,重拾那易逝的美好!
话香
往事越千年,那一缕焚香,则永久留在了古人的心中,静待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