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防疫那些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席卷全球,公共卫生防疫重新进入人类视野,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地球之外的太空需要防疫吗?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惯例,宇航员飞往太空前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健康隔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宇航员身体健康,以便顺利完成太空任务。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宇航员将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带入太空。
  新冠疫情期间,太空防疫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格。在隔离区域,宇航员只能见到备选人员,其他人员无论是谁,都不得靠近他们。注意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避免不必要接触,现有防疫措施一项都不能少,全都要认真执行。经过健康观察和病毒检测,确保身体无恙,没有感染风险后,宇航员才被获准升空。
  以往,宇航员飞赴空间站前,航天局会为他们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爱好者和政府要员会来到现场,演讲、交流,同宇航员握手并献花,顺便参观对公众来说颇为神秘的训练场所。疫情期间,一切传统仪式全部取消,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没有鲜花和观众。
  当然,即使防疫措施都一一落实,也不能保证空间站百分之百没有细菌或病毒。当年,俄罗斯在对运行12年的和平号空间站进行检修时发现,一个面板中存在细菌、真菌和螨虫,也就是说,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即使在空间站这样的密封环境中,微生物依然能够顽强存活。
  所以,空间站的清洁显得十分重要。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可以请小时工打扫房间,宇航员则必须亲自动手,每周对太空站进行一次彻底清洁,用抗菌湿巾擦拭地板、墙面、仪器表面,用真空吸尘器吸走各种粉尘和碎屑。另外,宇航员还须对健身器材、厨房等有汗液和水滴的潮湿环境做特别除湿清洁。
  空间站不同于地球,属于微重力环境,通常情况下,病毒和细菌会附着在颗粒物表面,并始终悬浮在空中,这对24小时生活在太空站的宇航员带来很大风险。疫情期间,空间站还需加大通风频次,增设空气过滤装置,定期对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
  对于即将飞往火星的探测器,科学家生怕它携带地球微生物。用于组装探测器的房间做了特殊清洁,微生物指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清洁度指标也达到最高级别。组装探测器的工程师身穿防护服,佩戴过滤式口罩和双层手套,就连他们的内衣也做了特殊处理,防止微生物和皮肤组织飞逸出来。
  有的宇航员抗病毒能力较强,有的则很容易感染病毒。倘若宇航员在太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个人睡眠区是首选隔离区,此时此刻,宇航员必须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睡眠区,戴好口罩,防止感染他人。
  空间站设有专门药房,宇航员提前经过医疗培训,对于一些常见病症,他们可以简单治疗,吃药、打针、休息。当然,地面医疗人员会随时随地提供服务,以便分析病情,監控宇航员身体变化情况。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必要时,感染病毒的宇航员将被送回地球。
  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等,鉴于空间站的微生物会对地球带来一定风险,所以,宇航员返回地球后,必须再次接受隔离,确保太空生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不久前,一些国家的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俄罗斯卫生部门率先宣布,将为本国宇航员接种疫苗“卫星-V”。可以看出,为了太空防疫安全,人类操碎了心。
  (编辑
其他文献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2021年7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红旗漫卷如画,红色勋章闪耀。当中国共产党走到100年的历史坐标,每个国人都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连日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先后举行。这是先锋模范的高光时刻,祖国山
今年5月,“天宫二号”货运飞船,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去了史上最贵的一单外卖,其中包括不少食品给养。 看到“天宫菜单”,网友一片欢呼: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上太空啦!  其实,这不是鱼香肉丝第一次飞天了。 早在2002年“神舟四號”发射时,国产太空鱼香肉丝就已经研制成功,第二年就让杨利伟带上了“神五”。  2005年“神六”飞天,这回是可以加热的鱼香肉丝;“神七”哪怕食品种类翻一番,还是要吃鱼香肉丝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下设二级党组织30个、党支部133个,现有师生党员2474人。多年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2018年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称号。日前,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
【摘 要】校园欺负行为是在校园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攻击行为,指力量相对较强者对较弱者有意实施攻击并造成对方生理或心理痛苦的行为。研究发现,教师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因此,可以从教师干预层面提出干预策略:一是建立反欺负行为支持团队,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三是分角色介入心理干预技术,四是家校共建和谐育人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负行为;教师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