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利用角膜地形图评价LASIK治疗-2.0D以上散光疗效的准确性.方法 对25例(36只眼)散光度在-2.0D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于LASIK手术前后行角膜地形图和主觉验光检查,并将主觉验光测得的散光值换算成角膜平面的散光值,随访6月以上,比较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测得的角膜散光的改变情况以及主觉验光所得的散光改变.结果 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地形图散光大小分别为(-2.29±0.61)D和(-1.91±
【机 构】
:
510120,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广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角膜地形图评价LASIK治疗-2.0D以上散光疗效的准确性.方法 对25例(36只眼)散光度在-2.0D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于LASIK手术前后行角膜地形图和主觉验光检查,并将主觉验光测得的散光值换算成角膜平面的散光值,随访6月以上,比较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测得的角膜散光的改变情况以及主觉验光所得的散光改变.结果 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地形图散光大小分别为(-2.29±0.61)D和(-1.91±0.68)D,主觉验光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分别为(-2.22±0.61)D和(-0.46±0.43)D,两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地形图散光轴位改变(3.19±3.04)度,手术前后显性散光轴位改变(29.61±29.49)度;术前角膜地形图散光和术前显然验光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轴位平均差异为(6.53±14.19)度,而术后角膜地形图散光和术后显然验光角膜平面的散光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角膜地形图测量术前-2.0D以上散光与主觉验光结果基本一致,但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往往高估术后的散光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湿房镜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干眼患者56例(56眼),填写干眼症状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并进行眨眼频次、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ST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予配戴湿房镜1周后再次检查,内容同上.采用自身对照的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患者男性,57岁.因用力扳动石块时致左眼突发性视力下降3d于2013年10月12日就诊我科.入院前3d患者用力扳动30 kg重的石块时,突感左眼前黑影,随后视力逐渐下降,看不到眼前手指,患者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否认眼部直接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异常,血压110/60 mmHg(l mmHg=0.133 kPa)。
1983年5月。由东北三省眼科学会联合创立、辽宁省委宣传部及出版发行等相关机关批准。在多位眼科前辈的热诚鼓舞和大力支持下。“实用眼科杂志”创刊。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条件和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同时ROP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ROP发展到晚期治疗非常棘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能挽救部分患儿的视力.为了降低ROP的发生率和致盲率,故研究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此文拟就有关内容,搜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 OCT,SD-OCT)和传统泪液评估指标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术后泪液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44只眼分为A、B两组,A组(21只眼)行3.0 mm常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B组(23只眼)行1.8 mm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使用SD-OCT和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Ⅱ)、干眼症状评
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代谢和生理的异常,但目前还不太清楚哪些异常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现已发现,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许多分子和生理的异常与炎症息息相关.此外,在动物模型中还发现,一些抗炎疗法能显著抑制其发生发展.现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和后期中的炎性介质及其关系做一综述,并探讨抗炎疗法在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发展前景。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眶内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裂闭合障碍或视网膜发育与胚裂闭合不平衡造成的眼球发育停滞,神经上皮增殖通过开口导致眼眶囊肿形成.在发育期的患儿如不能得到有效地诊断及治疗,将导致颜面畸形.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文中对该病的基础研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22只3周龄体重100 g左右豚鼠随机分为2组:负透镜组(-4.00 D、12只、双眼戴镜)和不戴镜组(10只).实验开始后第1天、第6天,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胰岛素12.5 μl(0.5 U)、左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开始时和实验开始2周后分别检测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
力学问题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产生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其研究重点是生理学、医学有关的力学问题.随着医疗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眼生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性.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测量在角膜疾病诊断、角膜屈光手术效果预测及眼内压测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角膜组织主要由致密交错的胶原纤维束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其生物力学特征颇为复杂,表现为非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角膜皮样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可配合行UBM检查的角膜皮样瘤患者8例,术前行UBM检查测量角膜皮样瘤厚度和浸润角膜的深度,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手术方式,显微镜下彻底剥离角膜皮样瘤,游标卡尺测量角膜皮样瘤的厚度及浸润角膜的深度.结果 UBM检查测量角膜皮样瘤浸润角膜的深度与手术切除标本直接测量的深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28;P=0.82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