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爱民曲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北唐山320.37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橄榄绿军装的边防警服,常年驻守在祖国的边防、海防一线;他们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困、化民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光和热;他们用真心、爱心和热心温暖了辖区百姓,感动了社会各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爱民奉献的时代赞歌。
  事事都管的“李小事儿”
  “群众的事儿再小,对于我来说都是大事,用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想着一定要帮他们解决,一切大事也就变成小事儿了。”这是边防民警“李小事儿”走访日记里的一句话。
  “李小事儿”真名李伟达,是唐山边防支队大桅边防派出所一名普通的外勤民警,因他常把“这都是小事儿”挂在嘴边上,热心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大家对亲切的叫他“李小事儿”。“李小事儿”嘴上说的“小事儿”,其实并不小,一桩桩、一件件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民生和治安稳定。说“小事儿”只是李伟达给群众吃的“定心丸”,化解并妥善处理这些桩“小事儿”,可是费了他不少心思和精力。
  “小李,你看我和你婶子身子骨都还硬朗,想就近找点活儿干,可人家都嫌我们年岁大。你认识人多,能不能帮帮俺们?干啥都行啊。”今年9月的一天,李伟达到辖区苏家铺村低保户王金忠老人家走访时,老人给他出了个“难题”。“大爷您别心烦,这是小事儿。”李伟达习惯性地撂下了他的“口头禅”。等回到所里仔细一琢磨,他可真犯了愁,辖区60岁以上老人能干的活儿还真不太好找。
  正在李伟达一筹莫展的时候,来派出所办证的一个渔船船长的 “牢骚”点醒了他,“现在船上人手有限,赶潮都赶不过来呢,哪有时间拾掇网啊?坏了就得买新的,要是有剪网的(修补网具)就好了,能省不少钱哩!”李伟达顿感眼前一亮,这可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大桅边防派出所辖区的群众多以出海捕鱼为生,9月份正是渤海湾捕捞旺季,很多渔船船长都在为找不到人手及时修复网具而发愁。“剪网”这活既不太劳累、也不太复杂,非常适合老年人。
  没过几天,李伟达就带着一车网具来到王老爷子家。他把来意一说,王大爷和老伴喜出望外。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伟达当起了 “中介”——积极为有需要的船长和希望干活的老人们牵线搭桥,没几天,就顺利帮助辖区11户领取低保的老人实现了“再就业”。
  “李警官,船长欠我好几万的工钱不给,我这死的心都有了。他要是再不给我钱,我就把他的船废了,看谁损失大!”今年10月的一天,辖区冀乐渔4154船上的小工雷文荣找到李伟达。“甭着急,都是小事儿,我找你们船长说说去。”船长王新一看雷文荣把民警“请”来了,一脸的不悦,“咋的,还找了警察?我就是没钱。船马上要出海,你要干就上船,不干就收拾东西给我走人。”雷文荣正要发作,李伟达忙按住了雷文荣的手,“别激动,我和你们船长谈谈。”李伟达把船长王新拉到一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告诉他拖欠工人工资属违法行为,是要受处罚的。船长王新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的转变,当即表示过两天就把拖欠的工资全部支付。“大荣,你们船长过两天就把工资给你,赶紧跟船长干活去吧。如果还没给你再来找我”,看着雷文荣高高兴兴地随船出海了,李伟达这心才算放下。
  乐亭县中心渔港是河北省内数一数二的大渔港码头。每年春秋两季,渔民一边要招收小工、挂网、筹备物资,一边需要到边防派出所办理出海的船舶和船员手续,是最繁忙的季节。每当临近出海之际,中心渔港码头警务室里便挤满了人。面对“赶大集”一般涌来的群众,负责警务室工作的李伟达总是微笑着说,“您别着急,这都是小事儿!”那段时间,他起早贪黑,从照片粘贴到证件塑封、从信息归档到证件分类、从船舶年审到信息录入……为了让渔民兄弟们早一分钟拿到出海捕捞手续,连李伟达自己都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兄弟啊,我们在船上都看见了,你为我们的事儿这是又忙了一夜啊!”看着李伟达红红的眼圈,一早过来拿《出海船舶户口簿》的渔民张国海非常感动。
  这两年,经李伟达调解的矛盾纠纷320多件,件件都得到圆满解决,帮群众办的所谓“小事儿”更是不计其数,李伟达的群众满意率年年都是100%。为表达对他的感谢和敬意,辖区群众专门做了一面锦旗,上书十六个大字,“小事儿不小有小李,大事儿不出有道理”。
  任何矛盾都能调解的“帮大哥”
  “‘帮大哥’,你这是又上哪家‘灭火’去呀?” 走在辖区的乡间小路上,不时会有群众同吴涛这样“打招呼”。因善于帮助群众调解各种各式的矛盾纠纷,而且多是人到纠纷解、矛盾除,所以辖区群众套用农民频道热播栏目剧《非常帮助》主角的外号,给唐山王滩边防派出所外勤民警吴涛封了个雅号——边防民警“帮大哥”。
  村里那点事儿,剪不断、理还乱,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都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家庭邻里和睦的各种诱因。唐山王滩边防派出所下辖5个沿海小渔村,村民们遇到诸如夫妻矛盾、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子女不孝的问题,第一个就会想到边防民警吴涛。“只要吴涛来,就没有调解不了的矛盾、处理不清的纠纷。一些村干部都解决不了的矛盾,到他这都能解决,他就是我们这儿的‘帮大哥’。”辖区姚圈村村委会主任刘彦庭笑着说。
  姚圈村的李仁和刘艳菊两家是邻居,今年11月12日,两家因为挖自来水管道的事打了起来。“‘帮大哥’,你快过来瞅瞅吧,我们家吃不上水了。”吴涛一接到李仁的求助电话,就急匆匆地赶过来。原来,李仁家的自来水管出水不足,他准备换个粗一点的管子重新接,而村里的自来水主管道正好在邻居刘艳菊的大门口。“我们这儿的水井在刘艳菊他们家门口,刚才村干部带着我去挖,她就是不让,太欺负人了!”李仁气呼呼地告诉吴涛。“老哥,您先消消气,我去她家看看。”
  “对,我不让他挖,他挖之前也不给我个信儿。况且在我们家门口挖个大坑,我们家这车也出不去,人也进不来的,天天尘土飞扬。” 进了刘艳菊家,吴涛就明白了。“大姐,李大哥没提前给你打招呼,是他不对。我把李大哥叫过来,咱们一块说道说道这事,你看中不?”看刘艳菊没说话,吴涛心里有了谱,他赶紧把李仁招呼到刘家。“老哥,您看,您在别人家门口挖水管,应该提前跟大姐打好招呼,是吧?”“大姐,您说,要是您家不早点接上自来水管、吃不上水,也着急上火,是不?”吴涛开始两下里打“圆场”。“我是该提前打好招呼再挖,错在我这,我给小刘赔不是了。”李仁提前表态。“那我也没啥意见了,你们后半晌就接着挖吧,别耽搁了吃水。” 刘艳菊也撂下了痛快话,邻里之间的“疙瘩”就这么解开了。   这两年,吴涛先后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无一激化升级。“解决矛盾纠纷的诀窍就俩字——用心。只要我们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和立场,有时候不用讲一些大道理,多去几次就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你去的多了,自然就有一些感情融在里边,再调解起来就基本能够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这就是“帮大哥”吴涛的“调解经”。
  样子有点虎的“点子所长”
  脸大身壮嗓门高,“虎得很”是唐山大桅边防派出所于亮所长给人的最直观印象。不过“虎所长”的“虎”劲是用来对付犯罪分子的。
  说起“虎所长”这一美名还得从2009年于亮就任大桅边防派出所所长的那天谈起。晚上有群众报警:“码头来了一帮黑社会,把人快打死了……”事不凑巧,当时其他民警都在外边处理其他警情,所里除了一个内勤再无其他人手可用。放下电话,于亮毫不犹豫拽上内勤民警就往码头赶。
  “都别动!我是派出所所长于亮,全给我带回去!”一声霹雳般的断喝撕破夜空,把现场所有人都镇住了,正打人的涉黑分子乖乖地跟着于亮来到派出所。此案一举拘留17人,在为首的“黑老大”释放前,于亮义正言辞地告诫他:“以后再敢在我的辖区犯事,我还拘你!”自此,“虎所长”的美名在大桅边防派出所辖区不胫而走。
  在具体工作中,“虎所长”粗中有细,“点子”特别多。2011年12月初,大桅边防派出所辖区苏家铺村接连发生动物毛皮失窃案。为了保护群众财产,所里决定每晚派民警轮流巡逻。“所长,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每天都巡逻到天亮,白天还要开展其他工作,我们也熬不住啊。”交班会上,民警小王诉起苦来。于亮思索片刻,“划个圈,谁来抓谁!”
  他同村里联系,着手“划圈”事宜。“有了这个,我从所里就能知道你们有什么事了。”于亮指着养殖小区墙上的监控探头对苏家铺村支部书记说道。为了让战友们睡好觉,于亮熬夜亲自盯监控。一连几天,民警们看到所长总是双眼通红。4天后的凌晨,“小王,赶紧带人去苏家铺村口截住一辆银色长安面包车,就是他们偷的貉子皮!”电话里传来于亮所长铿锵有力的声音。一个长期盗窃动物毛皮的团伙就这样落网了。苏家铺村自此实现了治安、刑事零发案。
  今年9月的一天,一个司机驾车冲进大桅边防派出所院内并高喊:“警察同志,快救救我!” 原来,有一伙人驾驶一辆黑色无牌照桑塔纳轿车欲劫持司机,车内还有弓弩、砍刀等凶器。于亮立即派民警在沿海路高速路口设卡拦截。此时正是正午,路上车辆很少,眼见一辆符合描述的桑塔纳驶来,但万一歹徒冲卡怎么办?于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刘,前面有一辆奥迪,先别放行。”小刘立刻心领神会,将桑塔纳前面的奥迪车拦截在路口。
  于亮走向停在后面的桑塔纳,副驾驶座下露出的钢制箭头映入了于亮的眼帘,车里挤着5个人。“小刘,天太热了,通知各队收队。”于亮装作漫不经心地吩咐着。小刘心领神会地离开,通知各队前来协助抓捕。为拖延时间,于亮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车里的5个人闲聊着。“警官,什么时候让走啊,我们还有急事!”车里人开始急躁起来。“兄弟啊,不是我不让你过,前面那车堵着呢,要不你去跟他说说?”于亮笑着说。车里人一听,有些放松戒备,吵嚷着要下去和奥迪车主理论。于亮见各队已陆续到位,和小刘使了个“收网”的眼色,迅速拔下桑塔纳的车钥匙,怒喝一声“都别动!”与此同时,小刘关车窗、锁车门,一气呵成,牢牢地控制住5名男子。奥迪车车主目睹了边防民警的机智果敢,早已转怒为喜,对于亮竖起大拇指:“民警同志,您这道挡得真是妙啊!”
  在河北唐山沿海边防一线,处处活跃着“李小事”、“帮大哥”、“点子所长”这样的边防民警,他们工作在基层,生活在一线,默默奉献、执着坚守、亲民爱民、为民惠民。他们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感天动地的大事件,有的只是一腔爱民的情怀、一件件实实在在的爱民行动。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唐山沿海边防辖区的和谐稳定;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唐山沿海边防辖区的科学发展;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唐山沿海边防辖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节节攀升。
  (和平军人——公安边防部队纪实之六十一)
  责任编辑 冯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