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农田轮作系统氨排放特征、转化机制和减排潜力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估长三角农田轮作系统氨排放特征和减排潜力,通过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对典型农田轮作系统的氨排放水平进行同步对比观测,探讨不同条件下的氨排放影响因素和转化机制;通过整理近10年长三角地区农田氨排放实测系数,建立基于本地因子的长三角农田轮作系统氨排放时空分布清单,并获取了不同氨减排路径下的减排效果.结果 表明,常规稻麦轮作模式(CR-W)和稻虾-紫云英轮作模式(RS-C)的氨排放累积量分别为65.95 kg·hm-2和20.31 kg·hm-2,氨排放损失率分别为10.86%和9.20%.田面水NH4+-N、田面水pH和表层土NH4+-N是影响稻田氨排放通量的主要内在因素,而在麦季表层土NH4+-N和大气温度则对氨排放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定义氨排放转化率(ARN)来定量表征田面水和表层土NH4+-N向气态NH3的转化机制.稻季CR和RS模式下的田面水ARN分别达到了0.35±0.27和0.14 ±0.19,达到麦季表层土ARN的10 ~ 25倍,是造成稻季氨排放通量显著高于麦季的主要驱动因素;较高的田面水pH(8.0~9.0)、大气温度(>28℃)和风速(>5.0 m·s-1)条件下,ARN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是较低条件下的1.6~4.6倍,表明三者是影响田面水NH4+-N向气态NH3转化的主要因素;施肥类型对ARN也有显著影响,不同条件下,尿素的ARN达到有机肥的1.5 ~5.5倍.长三角地区常规种植模式下水稻和小麦氨排放通量分别达到了(49.2±17.6) kg·hm-2和(16.0±13.5) kg·hm-2,排放损失率则分别为(20.1±5.7)%和(5.9±3.6)%,前者达到后者的3倍左右.基于各地区本地因子的氨排放清单表明:2019年长三角农田轮作系统的氨排放总量达到(400.3±206.4) kt,平均氨排放强度为(1.33±1.39)t·km-2,氨排放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中北部地区;不同系数选取对清单结果的变化范围影响相对较大,达到了-51.6%~51.6%.通过梳理分析6种主要的农田氨减排路径发现,采用氮肥增效的氨减排效果最佳,达到了(30.9±51.4)%,但籽粒增产率为(-4.2±17.4)%,不确定性较大;添加土壤添加剂的氨减排效果总体较差,仅为(-5.4±45.1)%,但籽粒增产率最高,达到了(6.8±23.9)%;相对而言,通过生态种养模式的氨减排效果和籽粒增产率分别达到了(22.3±15.1)%和(5.6±3.8)%,兼具氨减排和作物增产的两大优势.
其他文献
为研究云南省某矿区小流域受铜矿影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土壤对当地居民构成的健康风险,采集农田土壤(39个)、底泥(6个)、水体及其中悬浮物(6个)和降尘样本(1个),测定其中Cd、Pb、Hg、As、Zn、Cu、Ni和Cr的含量以及土壤pH.分析了重金属在小流域主要介质中的空间分布,并尝试通过重金属在各类介质中的相对比例,判断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流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分析,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该流域进行
以湖南省某典型关停锰矿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周边(污染区)和远离矿区(对照区)的农作物及其对应的土壤样品,测定了Cr、Mn、Ni、Cu、Zn、As、Cd和Pb等8种重金属含量,利用ArcGIS空间插值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及主要来源,重点探讨了土壤及对应农作物间重金属迁移规律,采用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污染区存在严重的Cd、Zn、As和Mn污染,其中旱田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2、612.28、37.72和1506.2 mg· kg-1
为揭示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碳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与碳组分的响应关系,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碳库组分、碳降解酶活性、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特征,探讨土壤微生物碳降解酶的变化及与碳库组分的关系.结果 表明,微生物呼吸(MR)随刺槐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微生物代谢熵(qCO2)随刺槐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微生物熵(qMB)则相反;土壤碳降解酶在恢复初期显著增加,但在恢复后期氧化酶(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ER)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有机碳和惰性有
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作物重金属吸收过程对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有重要意义.以胡萝卜为例,对比温室和大田种植方式下,3个关键生长时期6种重金属(As、Cd、Cr、Cu、Pb和Zn)的吸收转运特征,结合根际土壤理化参数,探讨种植方式对胡萝卜生物量和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温室和大田种植方式具有以下共同点:①生长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生物量和吸收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或稳定的趋势;②对As、Cd、Cr和Pb的吸收均为地上部累积型;③可食部Cd含量超标,生长期内目标风险总系数>1具有潜在的不良
为了解根系分泌物对芘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模拟根系分泌物和实际黑麦草根系分泌物添加至芘污染土壤后,细菌群落组成、α和β多样性以及基因功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根系分泌物未明显改变芘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土壤细菌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主要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乳酸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根系分泌物的添加导致优势物种相对丰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产生了差异物种.隶属变形菌门的毛螺旋菌属和隶属厚壁菌门的瘤
微生物将植物残体矿化为CO2和同化为微生物细胞组成部分是新鲜有机物料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关键环节.以亚热带两种典型农业利用(稻田和旱地)土壤为对象,采用40 d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合磷脂脂肪酸-稳定同位素示踪联用(13C-PLFA-SIP)技术,研究13C标记秸秆的矿化特征以及参与秸秆降解的细菌和真菌类群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培养前期(0.25~1 d),秸秆碳在稻田土壤中的矿化速率高于旱地土壤,中期(2 ~20 d)以稻田土壤低于旱地土壤(P<0.05),后期(21 ~40 d)两者矿化速率相当.培养结束时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世界百大入侵植物之一,因其入侵扩展蔓延速度快,从而对原生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目前关于凤眼莲入侵扩散机制已有一定研究,但关于在不同水深梯度下风眼莲入侵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及种间关系影响的研究相对空白.因此,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凤眼莲和两种常见的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的水深(0.25、0.50、0.75、1.00、1.50 m)和不同的沉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被变化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3个生态参数,分析了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并以NPP为指标量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贡献.研究发现,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FVC (S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磷(P)的累积和分配过程的影响,于2016年5-11月,选取新生芦苇湿地和退耕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芦苇植物体各器官与枯落物的生物量和P含量.结果 表明:①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内芦苇各器官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枯落物生物量符合指数型增加模型,退耕湿地内的芦苇生物量高于新生湿地.②生长期,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内芦苇各器官P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叶>茎>根;衰退期,芦苇各器官P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根>叶>茎.叶和茎中P含量波动变化较为明显.两种生境条件下,芦苇
于2019年7月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水体理化指标和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野外采集及室内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水质状况及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此次采集到的底栖动物共69种,隶属于4门16目33科37属.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9.19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24 g·m-2.ABC曲线监测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轻度干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水质处于中轻度污染状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