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宽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书记!感谢你,感谢党委、政府,是你们把我们搬出大山,过上了祖祖辈辈做梦都想过的日子。”6月中旬,已迁居至巫溪县上磺镇的原巫山县庙堂乡姚世才代表9户乡亲,打通庙堂乡党委书记向兴浩的电话千恩万谢。
  姚世才的感激缘于巫山县扶贫思路的重大调整——由“填鸭注入”到“整乡搬迁”。
  
  ■ “填鸭注入”:庙堂人越扶越穷
  
  庙堂乡新园村农妇吴祖香,至今难忘十年前的一幕。
  那天,她上山干活,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右小腿,乡亲们想把她抬到临近的平河乡卫生院抢救,但没有公路出村,翻山越岭步行起码要一天。眼看吴祖香渐渐昏迷,不得已,乡亲们只好把吴祖香绑在一棵大树上,让村里的兽医用锯子活生生把她的大腿锯掉。没有麻药,吴祖香惨叫着昏过去好几次,最后舍了一条腿才保住了一条命。“如果住在离医院近的地方,我就不会遭那个罪了。”
  蜗居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庙堂乡,距离巫山县城近200公里,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乡村公路,成了连接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全乡635户2353人,特困户就有203户,特困户、特困人口比例将近1/3。庙堂,牢牢占据“中国十大贫困乡镇”的一个席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2年,巫山县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6年时间,对庙堂乡投入扶贫公路建设资金近300万元,修通了庙堂乡文庙、庙堂、天桥和黄金四个村的村级主干道;修通了兴园村的骡马道;还修通了与竹贤乡连接的通乡公路。
  同时,投资300多万元,解决了乡政府所在地、学校及庙堂村、文庙村、兴园村大半部分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了全乡的通电、通电话和两个村的通广播、电视问题。
  县扶贫办的全体干部职工,还结对帮扶该乡贫困群众,给他们送去种子、肥料、大米、食用油等。
  然而,庙堂乡依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2007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冲毁了那一面面挂坡地上村民们苦心耕种的庄稼,冲垮了近百户人家的土坯房。那是多少人多少年扶贫才结出的果实啊!庙堂乡人的心,痛啊。
  山里一月,山外一年。无论政府怎么扶持,庙堂乡和外面的差距越拉越大。庙堂人开始悄悄地走出大山,或投亲靠友安家落户,或外出打工成为“候鸟”。
  
  ■ “整乡搬迁”:一个崭新的扶贫“梦想”
  
  2007年10月25日,巫山县委书记管洪带着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带着一项特别的调研课题走进了庙堂乡,和群众代表促膝长谈。“庙堂乡扶贫攻坚搞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日子在一天天变好,但和外面比起来变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種方式去思考,干脆把庙堂乡群众全部搬到山外去居住、去发展?”经过调研,管洪把问题抛给在座的村民代表。
  “整乡搬迁?”县委书记的新思路犹如一块巨石丢入水中,立即在狭小的会议室内引起一阵骚动。在座的村民代表先是惊喜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接着便大着胆子把一个个担心的问题抛向书记:我们搬到哪里去?能不能集中居住?要出多少钱?搬出去了干什么?有没有田种?有没有饭吃?会不会受欺负……
  显而易见,对于搬到山外,村民们热切盼望却又心存疑虑。围绕村民们提出的一大堆现实而具体的问题,管洪和村民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详细听取村民们的搬迁意愿。身为县委书记,管洪深深理解村民们的复杂心态,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和山外的交流、对山外的了解相当有限,真正要迈出这一步,实在需要胆量和勇气。
  县长郑平和县分管领导几次深入庙堂乡深入调研,与村民们广泛座谈。县委常委会上,“整乡搬迁”思路得到县委决策者们一致认同,依照“政府引导、尊重自愿、分步推进、整乡搬迁”的十六字原则,很快,几种安置模式出台:县外安置、插花式分散安置、县城安置、农村集中安置。宣传发动、征求意愿、分类登记、组织协调、帮助搬迁……一个崭新的工程正拉开序幕。
  
  ■ “一新百新”:三笔账算服2000山里人
  
  2008年初,庙堂乡整乡搬迁工作一启动,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李德龙是庙堂乡小学的校长,老婆和两个女儿是农村户口,家里还开了个酒厂,“整乡搬迁”宣传之初,老李并不乐意:生态扶贫搬迁补偿标准不高,自己投入建设的酒厂、房屋等固定资产无法变现,搬迁是喜是忧?
  面对诸如李德龙一样的老百姓的困惑,县委、县政府算了“三笔账”。
  庙堂乡基础条件太差,要扩宽、硬化通乡公路干道,让村组都通公路,投资不低于8000万元;要让村民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通电、供气、通程控电话、看上有线电视,总投资至少需要2亿元。而实施整乡搬迁,投资5000万元就可以让村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条件,还可节省上亿元的投入。一笔“投入账”算下来,改善庙堂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比一目了然。
  庙堂乡山大坡陡,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属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增收致富的路子难找。教育、医疗条件更为落后。实施整乡搬迁后,庙堂人可直接享受到迁入地的有利条件和配套政策。而退出来又适宜耕种的数千亩土地,则可以通过流转集中到大户或涉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样既可减少劳动成本、规避自然灾害,还可有效避免野兽抢食,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将成倍增加。一笔“经济账”算下来,算出了农民生活和致富的新希望。
  庙堂乡占地82平方公里,位于五里坡市级自然保护区,村民搬迁后退出的适用林地,总量高达数万亩,可以交由林业产业开发公司集约利用,大量栽植高寒经济林木,实行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态。一笔“生态账”算出了庙堂乡的新面貌。
  三笔账,笔笔都算到了庙堂乡人的心坎里。
  更重要的是,一些带头搬迁的庙堂乡人用他们的新生活说明了一切。
  干部入村宣传整乡搬迁时,黄玉宝最先签下搬迁协议。黄玉宝祖居海拔1600多米的庙堂乡黄金村。五年前,妻子患病离开人世,一场暴雨又冲垮了房屋,他带着两个小孩艰难度日。整体搬迁的契机,使黄玉宝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在干部带领下来到骡坪镇,花4万元买下一楼一底的砖混房,外搭两亩多土地。当时虽然欠了1万多元的债,但他铆足了劲。请人种地,自己在附近的煤厂、石场务工,他每天可挣六七十元。不到几个月,他已经还了几千元的欠账。
  2008年4月,庙堂村七组村民姚世才和另外8户人家举家外迁至巫溪县上磺镇安家落户。“新家交通方便,出门走的是平路,远了随时有车坐;不再烧柴,用上了煤炭,听说不久还要用天然气;不用再走几里山路去挑水,用水只需要拧一下自来水龙头……就连痛了多年的关节炎也没有再发了。”说起新家的好处,姚世才年过七旬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几个月过去了,村民纷纷搬出大山。
  听着隔三岔五传回的喜讯,李德龙坐不住了,4月中旬他和老婆、女儿商量后,筹资10万元到离县城不到20公里的两坪乡石龙村买下了230平米的砖混楼房,承包了2亩上等土地。
  截至6月中旬,庙堂乡已有140户522人完善了搬迁手续,其中99户349人已经通过插花式安置,搬到了新家,过上了新生活。
其他文献
弟子问:“什么是人生的大幸?”   智者说:“人生的大幸是:该生时生,该死时死。”   弟子问:“死亡,是人最大的不幸?”   智者说:“不!该死之时死不了,才是最大的不幸。”   对于生死问题,道家的观点是:该生时生,该死时死,天福也。该生时不生,该死时不死,天罚也。生死由命,不刻意强求。   有钱人最关心的是生病死亡,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穷乡僻壤的穷苦人家反而比较像道家,将生死看
编辑同志:  我是库区的一名乡干部。多年来,我尽心尽职地干好本职工作,自认为是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前段时间,我们开会组织学习了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书记汪洋说,库区干部要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以开拓的勇气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听到这些话语,我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萌生了一种干事创业的冲动。可是,散会后,当我回到现实生活中,坐在办公室里面对枯燥的工作,却又感觉一筹莫展,不知道该
机器人军团现在不加思索地执行我们的指示。我们如何确保这些生物,始终以我们的利益行事呢?我们应该教他们学会思考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教他们辨认对错?  传说400年前,在现在被称为捷克共和国的布拉格,有位犹太教的拉比跪在伏尔塔瓦河河畔。他从水中捞出粘土,小心翼翼地拍打捏出人的形状。原来,布拉格的犹太人被诬告在他们举行的宗教仪式中使用基督徒的鲜血,因此遭到袭击。所以拉比犹大·洛伊乌·本·比扎莱尔(J
鞣酸铁墨水是从中世纪(宽泛定义为5 - 15世纪)一直到19世纪的手抄本书籍中最常使用的墨水。最早的以树瘿为原料的鞣酸铁墨水配方可见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许多重要的传世的手抄本书籍都是使用鞣酸铁墨水书写的,其中包括4世纪以安色尔字体写成的迄今为止最早最完整的《圣经》手抄本《西乃山抄本》(一系列以通用希腊语写作的《圣经》抄本,19世纪至20世纪陆续在埃及西乃山山脚的圣凯瑟琳修道院被发现,大部分现存
每個人都会犯错,只是犯错的后果各不相同。总体来看,人类之所以会犯错,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当事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当下所做的事会对未来造成怎样的后果,自己将会承担怎样的责任;另一个是,由于人类大脑进化的“有限精密性”。人类大脑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步进化到今天这种形态,其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人类大脑在维持心跳、呼吸、排泄,以及母爱、恋爱和繁衍等方面,基本上不
认真是种可怕的力量  1944年冬,盟军完成对德国的合围。整个德国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已食不果腹。  然而更糟糕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燃料,老百姓根本无法挨过酷寒冬天。政府只得允许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  先由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搜索,找到老弱病残之树,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做记号的树,将受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个规定简直是个笑话:国家都快
千年飘摇的罗马角斗场  这里的文明从公元前9世纪初的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从此以后,“罗马”这个词就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历史、宗教、艺术都汇集于此。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座历经千年的不朽之城,向世人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都说春夏是舞动的季节,这里却宁谧得像画中的风景:阳光暖暖地并友好地抚着沙滩,把光亮分子溶进拍打到岸上的浪花中,让大海和陆地就这样晶莹剔透地划分着界线。只有零零散散踩水的游人,
推行强硬改革,郭树清高调烧起三把火    “我年轻时学医,后弃医从政,立誓颠覆满清,造福国人……”这是孙中山先生回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自述。时至今日,55岁的郭树清对此深有体会。作为新任证监会主席,他要面对的是一个“病魔缠身”的中国股市。  目前,A股市场早已沦为股民“割肉机”和高管“提款机”。截至2011年11月20日,上市大股东累计减持资金高达830亿元。中小板和创业板更是乱象丛生,圈钱、套现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大变化,而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也对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省自2008年秋季开始推进高中新课改,到2011年,实施新课程的首届毕业生将参加新高考。新高考需要结合我省新课改实验的实际,对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进行改革。在充分调研、分析、比较、论证的基础上,
【专家支招】    提高消费能力是建设生产与消费兼具型大都市的关键。提高消费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城乡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必须把扩大就业作为增强消费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抓紧研究制订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失业管理等一系列与《就业促进法》密切相关的配套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大力支持全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