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并实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体系,分析浙江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现状。

方法

设计并开发质量指标网络平台,统一向473家实验室发放电子调查表,要求1个月内在线回报结果。统计分析采用开发的软件结合SPSS13.0,以率表示的13项指标再用西格玛度量评价。采用各质量指标总体分布的P75、P50和P25探索最佳、适当和最低质量规范。

结果

444家实验室回报结果。10/13项指标其总体σ水平>3σ,但其中室内质控项目CV不合格率和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3σ的实验室比例仍有15.8%和9.2%。不同等级医院实验室和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常规检验前TAT生化和免疫平均约50 min,三大常规和凝血试验为30 min,急诊检验前TAT均为10~15 min。实验室内TAT免疫最长,常规和急诊检验分别为154 min和40 min。8/13项指标的最佳质量规范要求达到6σ水平,而4/13项指标的最低质量规范都小于1σ。

结论

浙江省临床实验室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检验中和检验后阶段,实验室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保证可靠的数据采集和长期监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23-2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DWI的ADC值诊断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穿刺Gleason评分(GS)≤3+3=6,并进行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资料。患者均行前列腺DWI检查。以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标本为参照,选择T2WI上相应部位的低信号区,放置ROI,测定病灶ADC值。根据前列腺癌根治术标本GS,将穿刺GS≤3+3=6患者分为中、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含4
目的探讨卵巢碰撞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8例卵巢碰撞瘤患者资料。7例行盆腔CT扫描,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扫描,其中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妊娠患者仅行MRI平扫;2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不同类型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构成成分的密度(信号),并将肿瘤影像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8例均由2种不同卵巢组织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儿童颈部CT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尤其是甲状腺区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比ASIR技术(A组)和滤波反投影(FBP)技术(B组)的颈椎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2组各70例患儿,年龄、性别分布匹配。A组采用Discovery CT750 HD (GE Healthcare)进行颈椎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14 HU,B组采用VCT 64(64 Lig
目的采用静、动态MRI观察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盆腔器官位置和肛提肌的形态和功能,探讨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的初产妇51例作为产妇组,未孕、未产的35名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静态及动态盆底MRI检查。参照MRI诊断POP的标准将产妇组分为产妇POP组及产妇正常组。在静态MRI上行肛提肌损伤评分,根据双侧肛提肌总分判断损伤程度(无损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对牙齿种植位点线距测量的精确性与可靠性,为CBCT在种植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0具不同的无牙牙合下颌骨模型进行研究,模型中混入10%的硫酸钡。所有下颌骨模型均用牙胶尖标记,确定测量截面及测量线距,拍摄CBCT并应用设备自带的DCTViewer软件测量标记线距,并与游标卡尺直接测量的线距长度相对比。对CBCT测量值与体外直接测量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
期刊
检验前过程是临床实验室检验全过程中关键性的第一步,检验标本的可接受性是衡量检验前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和监测标本相关的质量指标以识别检验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可有效控制降低检验标本质量的风险,提高临床标本的可接受性,促进实验室检验前质量不断完善,从而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目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