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24周前后HBsAg及HBVDNA定量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医疗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α- 干扰素治疗24 周 HBsAg及HBVDNA定量变化,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2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HBeAg阳性、阴性分为2 组,均使用干扰素坚持治疗24 周,分别检测并记录0、4、8、12、16、20、24 周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结果 使用干扰素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均下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组及阴性组中HBsAg与HBVDNA定量(lg copies/ml)水平均成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58、0.298,P <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α-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均下降,且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成正相关,两者均可较好的反映HBV病毒的复制,便于开展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山城重庆的特殊地貌导致其交通空间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进而使得大量高架桥出现.本文就如何利用这些随山势起伏跌宕的高架桥桥下空间、适当发挥其价值、避免其沦为城市中的消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依那普利后处理
期刊
根据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