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东擒“贼”
一个储蓄所的两届正副所长和2个储蓄员共同制造了这起挪用3710多万元储蓄款的特大犯罪案件。
当初那封匿名信举报的内容是:工商银行肇东支行第八储蓄所(简称第八所)所长赵铁霞挪用700多万元在大连等地买房买车,储户稍大点的款项在该所都难以取出……
举报很快得到了印证——2005年4月15日上午,黑龙江省肇东市检察院反贪局常务副局长邵玉斌到某单位办事时,偶然听说刘某拿着3张存单到第八所取不出款的事。职业的敏感使邵玉斌联想到了举报信的内容。第二天,3张存单的真伪在工商银行肇东支行得到了印证:50万的存单账上有,但储蓄所的微机上没有记载,另两张各5万的存单账上和微机上都没有记载。
很快,经办、复核这3张存单的第八所副主任孙长军和储蓄员王立国被叫到了市银行的招待所,等着两人的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车殿富等5人。
突然而至的打击使孙、王二人的思想防线顷刻崩溃,他们交代:3笔款都没有入微机,钱让原第八所主任赵铁霞拿走了。孙还交代:赵在储蓄所拿走的钱还不止这些,经他之手拿走的就有五六百万。
在调查中,办案人员还了解到,几年前,赵铁霞同前夫离婚后,在大连、哈尔滨等地都买了房,长期同一个叫“三小儿”的姘居。3月,因有人反映她的“经济问题”,行里将其调到第一储蓄所任客户经理,那之后,赵干脆不上班,长住在哈尔滨。4月15日下午,有人看见赵铁霞从哈尔滨回肇东在顺风酒店请储蓄所的同事吃饭,晚上8点30分左右接一个电话后匆匆离开酒店,此后去向不明。
经过紧张的侦查,办案人员在肇东福和酒店将赵铁霞抓获。随后,涉案的原第八所副所长王敬东和社会闲散人员姜云鹏也被抓获归案。
2007年1月,绥化市中级法院以挪用罪对赵铁霞等5人作出了无期徒刑至5年的有罪判决。赵铁霞等人没有上诉。
贼窝第八所
赵铁霞的人生之路走得不是很顺。1991年在肇东师范毕业后,她在肇东市工商银行谋得了打字员的职业。此后7年,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伴她度过了一段枯燥的青春时光。而经历婚姻的七年之痒后,第一任丈夫又同她打起了离婚大战。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挫折都大大刺激了赵铁霞,她决心要改变生存环境和出人投地。凭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凭着女人的魅力及男人一样的胆量,赵铁霞终于得到了行领导的青睐。1998年至2004年,她先后被安排到第五所、第八所当起了储蓄员,2004年,又因“能力出众”被直接从储蓄员提拔为第八所主任。
地位的变化也引起了赵铁霞思想的变化。离婚后,前夫留下女儿走了,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白,赵铁霞频频出现在歌舞厅、赌场、美容院,后来,又养了一个叫三小儿的无业人员并生了一女。不高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四口本不轻松,更要命的是赵铁霞又心高气傲。她对三小儿说:别人有车有房我们也应有,别人的孩子上得贵族学校,我们的孩子也得上。三小儿附和说:对、对,别人有的我们也应有,但这钱……
钱的事赵铁霞自有办法。2000年12月的一天,还是储蓄员的赵铁霞到好友孙小霞的美容院做美容,对孙说:行里的政策很优惠,除正常利息外,每万元每年再给800元的好处费。孙第二天就提着15万元到了第八所。赵铁霞分三笔将钱存入并当场给其1.2万元的好处费。过了几天,赵铁霞用挂失的办法将15万元取出。不料,第一次作案便被时任第八所主任的王敬东和柜员王立国发现,问她是怎么回事。赵铁霞却说:把钱拿到典当行融资挣利息差价去了,你们愿不愿一起干挣点钱?
就这样,二王轻易上了贼船——在挪用15万元存款被发现的第二天,赵铁霞把8000元和7000元分别给王立国、王敬东,说:典当行提前付利息了,这是你应得的好处费。二王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钱。此后,二王便和赵铁霞一起,采取对存款挂失、将储户存款不入微机账、给存户假存单等手段截留储户的存款。到案发,共参与截留存款50户279笔3300余万元,王敬东从中得到的“好处”是50多万,而王立国分得30多万元。
王敬东调离后,赵铁霞被任命为第八所主任,新来的孙长军是副主任。孙也很快被赵铁霞拉下了水,伙同赵铁霞、王立国一起截留储户存款1000多万元。
案发后,赵铁霞承认:在挪用款的去向问题上,自己骗过了所有同伙。当初,拉同伙下水时,她都说的是把钱拿到典当行融资去了。但在那份长达81页的交代中,赵说:2002年,我投资140万元买了哈尔滨至肇源县三站镇的客运线路搞联运,半年后全亏了进去;后来又借给省里某人400万元搞基建,不想那人出了事;在大连买了四套楼房准备倒卖,却被检察院扣押了;此外,有1100多万元被我在5年间花掉了……
“好处费吸引了我”
50名储户走进第八所时都是绝对放心的。
这些人中,有10人是赵铁霞的表亲、干妈、干妈的小姑子之类的亲戚,20余人是邻居、朋友、“麻友”、老乡之类的关系,有10余人是熟人或熟人介绍来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关系都不信任还有谁可以信任?更重要的是,储户们都认准了一个理:管他储蓄所里的是什么人,反正国家的银行决不会坑人。
亲情、轻信加赵铁霞“做思想工作”的热情、周到,同第八所打交道的储户们都被“吸引”了。案后,不少储户都说到了相同的“吸引”经过。只要知道你有钱,赵铁霞会愁容满面地告诉你,所里的储蓄任务完不成,几个月都被扣工资扣奖金。接着,她不厌其烦地动员你说服你帮帮忙,把钱存到她所里,告诉你他们行里政策很优惠,除正常利息,还有好处费,并热情地给你算利息、算好处费,直算得你动心算得你同意存款为止。
也有储户说到第八所存款是因为“赵铁霞说话算数”——在第八所存款,赵从来都是见钱就把利息、好处费付给你,不管多少都从不赖账。存款到期,她会主动给储户打电话,让你到储蓄所去,愿意继续存,她就给你办好续存手续,不愿续存,她会热情地给你结账付款。这种“信誉”产生的名气开始在储户中不胫而走,使赵铁霞和第八所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只要是存钱,人们都会首先想到:走,到第八所找赵铁霞!
当然,“吸引”人们纷纷提着钱袋涌向第八所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一笔笔丰厚的好处费。
第八所的好处费的确诱人——2000年左右,赵铁霞对外实行的“好处费”是5万元以下每年每万元8%,钱存得越多时间越长“好处”越多;到2001年以后,存款10万元以上她的“好处费”“执行”到了15%至20%;2004年之后,她竟把“好处费”涨到了25%。据办案人员介绍:案发时,第八所已付给50名储户好处费1200多万,存款利息100余万元。储户们在第八所这个陷阱里以虚幻的意境去感受赵铁霞给予的“甜头”,以期在那里得到一块天上掉下的馅饼。为此,50名储户少的被骗储几万元,多的达800多万元。
“内鬼”难治?
赵铁霞案发生后,用人不当之责使肇东支行的有关领导难辞其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行长和一副处长被撤职,另一副行长和人事科长及事后监督的有关人员全被开除。受到处罚的官员们并不真正服气,他们中有人说:赵铁霞当初表现的确不错我们才用的她嘛!
在肇东工商银行的档案里,赵铁霞真有一段表现“的确不错”的表现:“黑龙江省揽储能手”、“优秀揽储员”之类的奖励得了好几次,对肇东行“先进”、“标兵”这样的荣誉,赵铁霞向人炫耀说:我都当烦了!更重要的是,赵铁霞同单位的领导和职工的关系都处得极融洽,一般同事都能与她和睦相处,大小领导也极力对其抬举,于是,“把先进当烦了”的赵铁霞连副职都没当过一天便被提拔成了第八所的所长。
案发后,人们也曾质疑肇东工行的规章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该行上至《中国工商银行财务管理制度》,下到肇东工行财务管理、监督制约等规章制度样样齐全,依法办事、规范财务行为的教育时常在进行,执行制度也是有模有样——行里对第八所常进行着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的工作,财务检查在全行也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对储蓄的事后监督,第八所基本也是天天都在进行着。但所有的制度、教育和监督对赵铁霞都形同虚设。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该行一知情者说:原因很简单,整个第八所都被赵铁霞拉下水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破坏制度、拒绝监督和对付检查,“一富俱富,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使得第八所的所有人员成了一个共同作案的犯罪团伙,他们共同做假账开假存单并订立攻守同盟,使第八所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堡垒。被开除的事后监督们也叫苦不迭:他们挪用的款根本就没上账,我们怎么去监督呀?
有人却认为:第八所挪用并非无法监督,而是没有真正监督。要想在第八所发现什么问题,除非有人撕破脸皮去执行制度去查问题,但赵铁霞与行里的管理者们关系过分的“融洽”,却使得所有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都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形式。
这些完全流于形式的规章制度中的有一条对第八所是致命的——肇东工商银行有规定:行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半年一轮换岗位。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一规定在肇东成了一纸形同虚设的空文。王敬东、王立国等人在第八所的同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數年,赵铁霞2000年就到第八所工作,到2005年案发,岗位一直未轮换过,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赵才被调出。6年的时间给赵铁霞团伙的犯罪“创造”了无数的机会和作案环境。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和环境,用谎言编织出一张大网将50户储户的3710多万存款全都打捞进了自己的腰包……
一个储蓄所的两届正副所长和2个储蓄员共同制造了这起挪用3710多万元储蓄款的特大犯罪案件。
当初那封匿名信举报的内容是:工商银行肇东支行第八储蓄所(简称第八所)所长赵铁霞挪用700多万元在大连等地买房买车,储户稍大点的款项在该所都难以取出……
举报很快得到了印证——2005年4月15日上午,黑龙江省肇东市检察院反贪局常务副局长邵玉斌到某单位办事时,偶然听说刘某拿着3张存单到第八所取不出款的事。职业的敏感使邵玉斌联想到了举报信的内容。第二天,3张存单的真伪在工商银行肇东支行得到了印证:50万的存单账上有,但储蓄所的微机上没有记载,另两张各5万的存单账上和微机上都没有记载。
很快,经办、复核这3张存单的第八所副主任孙长军和储蓄员王立国被叫到了市银行的招待所,等着两人的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车殿富等5人。
突然而至的打击使孙、王二人的思想防线顷刻崩溃,他们交代:3笔款都没有入微机,钱让原第八所主任赵铁霞拿走了。孙还交代:赵在储蓄所拿走的钱还不止这些,经他之手拿走的就有五六百万。
在调查中,办案人员还了解到,几年前,赵铁霞同前夫离婚后,在大连、哈尔滨等地都买了房,长期同一个叫“三小儿”的姘居。3月,因有人反映她的“经济问题”,行里将其调到第一储蓄所任客户经理,那之后,赵干脆不上班,长住在哈尔滨。4月15日下午,有人看见赵铁霞从哈尔滨回肇东在顺风酒店请储蓄所的同事吃饭,晚上8点30分左右接一个电话后匆匆离开酒店,此后去向不明。
经过紧张的侦查,办案人员在肇东福和酒店将赵铁霞抓获。随后,涉案的原第八所副所长王敬东和社会闲散人员姜云鹏也被抓获归案。
2007年1月,绥化市中级法院以挪用罪对赵铁霞等5人作出了无期徒刑至5年的有罪判决。赵铁霞等人没有上诉。
贼窝第八所
赵铁霞的人生之路走得不是很顺。1991年在肇东师范毕业后,她在肇东市工商银行谋得了打字员的职业。此后7年,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伴她度过了一段枯燥的青春时光。而经历婚姻的七年之痒后,第一任丈夫又同她打起了离婚大战。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挫折都大大刺激了赵铁霞,她决心要改变生存环境和出人投地。凭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凭着女人的魅力及男人一样的胆量,赵铁霞终于得到了行领导的青睐。1998年至2004年,她先后被安排到第五所、第八所当起了储蓄员,2004年,又因“能力出众”被直接从储蓄员提拔为第八所主任。
地位的变化也引起了赵铁霞思想的变化。离婚后,前夫留下女儿走了,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白,赵铁霞频频出现在歌舞厅、赌场、美容院,后来,又养了一个叫三小儿的无业人员并生了一女。不高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四口本不轻松,更要命的是赵铁霞又心高气傲。她对三小儿说:别人有车有房我们也应有,别人的孩子上得贵族学校,我们的孩子也得上。三小儿附和说:对、对,别人有的我们也应有,但这钱……
钱的事赵铁霞自有办法。2000年12月的一天,还是储蓄员的赵铁霞到好友孙小霞的美容院做美容,对孙说:行里的政策很优惠,除正常利息外,每万元每年再给800元的好处费。孙第二天就提着15万元到了第八所。赵铁霞分三笔将钱存入并当场给其1.2万元的好处费。过了几天,赵铁霞用挂失的办法将15万元取出。不料,第一次作案便被时任第八所主任的王敬东和柜员王立国发现,问她是怎么回事。赵铁霞却说:把钱拿到典当行融资挣利息差价去了,你们愿不愿一起干挣点钱?
就这样,二王轻易上了贼船——在挪用15万元存款被发现的第二天,赵铁霞把8000元和7000元分别给王立国、王敬东,说:典当行提前付利息了,这是你应得的好处费。二王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钱。此后,二王便和赵铁霞一起,采取对存款挂失、将储户存款不入微机账、给存户假存单等手段截留储户的存款。到案发,共参与截留存款50户279笔3300余万元,王敬东从中得到的“好处”是50多万,而王立国分得30多万元。
王敬东调离后,赵铁霞被任命为第八所主任,新来的孙长军是副主任。孙也很快被赵铁霞拉下了水,伙同赵铁霞、王立国一起截留储户存款1000多万元。
案发后,赵铁霞承认:在挪用款的去向问题上,自己骗过了所有同伙。当初,拉同伙下水时,她都说的是把钱拿到典当行融资去了。但在那份长达81页的交代中,赵说:2002年,我投资140万元买了哈尔滨至肇源县三站镇的客运线路搞联运,半年后全亏了进去;后来又借给省里某人400万元搞基建,不想那人出了事;在大连买了四套楼房准备倒卖,却被检察院扣押了;此外,有1100多万元被我在5年间花掉了……
“好处费吸引了我”
50名储户走进第八所时都是绝对放心的。
这些人中,有10人是赵铁霞的表亲、干妈、干妈的小姑子之类的亲戚,20余人是邻居、朋友、“麻友”、老乡之类的关系,有10余人是熟人或熟人介绍来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关系都不信任还有谁可以信任?更重要的是,储户们都认准了一个理:管他储蓄所里的是什么人,反正国家的银行决不会坑人。
亲情、轻信加赵铁霞“做思想工作”的热情、周到,同第八所打交道的储户们都被“吸引”了。案后,不少储户都说到了相同的“吸引”经过。只要知道你有钱,赵铁霞会愁容满面地告诉你,所里的储蓄任务完不成,几个月都被扣工资扣奖金。接着,她不厌其烦地动员你说服你帮帮忙,把钱存到她所里,告诉你他们行里政策很优惠,除正常利息,还有好处费,并热情地给你算利息、算好处费,直算得你动心算得你同意存款为止。
也有储户说到第八所存款是因为“赵铁霞说话算数”——在第八所存款,赵从来都是见钱就把利息、好处费付给你,不管多少都从不赖账。存款到期,她会主动给储户打电话,让你到储蓄所去,愿意继续存,她就给你办好续存手续,不愿续存,她会热情地给你结账付款。这种“信誉”产生的名气开始在储户中不胫而走,使赵铁霞和第八所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只要是存钱,人们都会首先想到:走,到第八所找赵铁霞!
当然,“吸引”人们纷纷提着钱袋涌向第八所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一笔笔丰厚的好处费。
第八所的好处费的确诱人——2000年左右,赵铁霞对外实行的“好处费”是5万元以下每年每万元8%,钱存得越多时间越长“好处”越多;到2001年以后,存款10万元以上她的“好处费”“执行”到了15%至20%;2004年之后,她竟把“好处费”涨到了25%。据办案人员介绍:案发时,第八所已付给50名储户好处费1200多万,存款利息100余万元。储户们在第八所这个陷阱里以虚幻的意境去感受赵铁霞给予的“甜头”,以期在那里得到一块天上掉下的馅饼。为此,50名储户少的被骗储几万元,多的达800多万元。
“内鬼”难治?
赵铁霞案发生后,用人不当之责使肇东支行的有关领导难辞其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行长和一副处长被撤职,另一副行长和人事科长及事后监督的有关人员全被开除。受到处罚的官员们并不真正服气,他们中有人说:赵铁霞当初表现的确不错我们才用的她嘛!
在肇东工商银行的档案里,赵铁霞真有一段表现“的确不错”的表现:“黑龙江省揽储能手”、“优秀揽储员”之类的奖励得了好几次,对肇东行“先进”、“标兵”这样的荣誉,赵铁霞向人炫耀说:我都当烦了!更重要的是,赵铁霞同单位的领导和职工的关系都处得极融洽,一般同事都能与她和睦相处,大小领导也极力对其抬举,于是,“把先进当烦了”的赵铁霞连副职都没当过一天便被提拔成了第八所的所长。
案发后,人们也曾质疑肇东工行的规章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该行上至《中国工商银行财务管理制度》,下到肇东工行财务管理、监督制约等规章制度样样齐全,依法办事、规范财务行为的教育时常在进行,执行制度也是有模有样——行里对第八所常进行着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的工作,财务检查在全行也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对储蓄的事后监督,第八所基本也是天天都在进行着。但所有的制度、教育和监督对赵铁霞都形同虚设。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该行一知情者说:原因很简单,整个第八所都被赵铁霞拉下水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破坏制度、拒绝监督和对付检查,“一富俱富,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使得第八所的所有人员成了一个共同作案的犯罪团伙,他们共同做假账开假存单并订立攻守同盟,使第八所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堡垒。被开除的事后监督们也叫苦不迭:他们挪用的款根本就没上账,我们怎么去监督呀?
有人却认为:第八所挪用并非无法监督,而是没有真正监督。要想在第八所发现什么问题,除非有人撕破脸皮去执行制度去查问题,但赵铁霞与行里的管理者们关系过分的“融洽”,却使得所有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都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形式。
这些完全流于形式的规章制度中的有一条对第八所是致命的——肇东工商银行有规定:行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半年一轮换岗位。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一规定在肇东成了一纸形同虚设的空文。王敬东、王立国等人在第八所的同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數年,赵铁霞2000年就到第八所工作,到2005年案发,岗位一直未轮换过,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赵才被调出。6年的时间给赵铁霞团伙的犯罪“创造”了无数的机会和作案环境。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和环境,用谎言编织出一张大网将50户储户的3710多万存款全都打捞进了自己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