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彩绘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in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体彩绘、汽车彩绘的不断升温,“彩绘”一词也开始席卷于我们的校园。幼儿本身就具有爱画的天性,而彩绘教学能让他们在最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借最佳的绘画形式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情感;同時,也能获得教育意义上的功效。因此,笔者对此开展了研究,探索彩绘教学方法、丰富材料内容、建立评价体系等,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彩绘活动质量。
  一、明确过程性评价意义
  在研究初期,笔者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了解了过程性评价的意义。通过查阅了解到: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而通过一阶段的实施下来,笔者更深刻地明确了其意义的所在,并深刻地体会到: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幼儿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幼儿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幼儿的绘画水平做出判断,是帮助幼儿找出问题的根源、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还原过程性评价实例
  一次,在进行《螃蟹》的水墨画活动中,因为是初次接触水墨画,所以笔者以齐白石老先生的《螃蟹》导入,请孩子们对作品进行评价,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评价以及观察过程中了解了水墨画和其他绘画的不同。因为是初次接触水墨画,所以为了帮助幼儿更加明确水墨画的绘画方法,笔者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并没有采用单一的老师边说边画的形式,而是让孩子参与到老师的讲解示范中来,让孩子反客为主,对老师的握笔方法、下笔力度、绘画顺序等进行评价。让孩子在观察、评价中发现绘画要领,帮助孩子加深难点的记忆。
  在孩子们绘画的过程中,笔者也有意识进行评价。虽然有了示范讲解的直观经验,但当孩子们真正操作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如:螃蟹的身体画得太大了,没有表现出浓、淡墨的变化;螃蟹的脚比例不协调,多画了少画了等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在巡回观察和指导中一旦发现就及时进行了评价,对于个别孩子的个别情况,笔者就采用个别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孩子纠正;对于大部分孩子的普遍问题,那就采用集体的语言提示和指导,这其实也是一种评价,让孩子在这样的评价中改进绘画方式,也带给孩子新的绘画灵感。另外,笔者发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也能进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这多数发生于同桌的孩子之间。如在绘画过程中,笔者就听到小馨对他旁边的冬冬说:“你的螃蟹画得太小了”“你还可以画些水草”在伙伴的评价下,冬冬马上进行了改正,最终呈现了较好的作品。在以往,可能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会作为一种不专心的表现,会让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绘画,但在开展研究后,笔者会比较提倡这样的方式,但会在最后的评价中让孩子把握好这个度。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之间的这种互评,更多的时候能使孩子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让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再相互学习。
  当然,在孩子们完成作品后,笔者也会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或对整个活动过程以及孩子们完成作品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或是孩子之间进行作品的互相评价和欣赏。因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一个整体,不能单一分裂开来。只有将评价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才能真正提高、真正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
  三、展现过程性评价盲区
  当然,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盲区。如在笔者组织的课题观摩活动中,笔者进行了《青花瓷》的展示。在保证好这一活动完整性的同时,笔者更注重孩子们操作中的过程性评价。如:在孩子们绘画过程中,笔者表扬了“XX画得花纹很漂亮,谁用了“爱心”、“回纹”等进行了装饰;谁在花盆的盆身上画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等。有老师指出: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可能会打断孩子们的思维,可能有些孩子本来有自己的想法,但当老师一讲,他就会直接照搬和借鉴,从而扼杀了他们独立创作的机会;同时,孩子们之间的相互评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认真操作和独立完成等。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当然在活动之后以及根据长期以来的观察我也进行了反思。笔者发现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是来自老师还是来自于孩子之间的过程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作画水平。因为对相对薄弱的孩子而言,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丰富他们的素材,是帮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而对于那些能力强、有想法的孩子而言,老师的评价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就如在《青花瓷》的活动中,笔者的过程性评价让原本素材贫乏的孩子能进行借鉴,而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而言还是保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像小坡根据他自己的喜好绘画了一条龙,小馨画了一只凤凰等。可见,老师集体性的评价并未影响他们。当然,笔者自己也有一个疑问,就是对于中间段的孩子而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他们自我的想象力,这也是本课题研实施研究至今的一个盲区。
  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将评价存在于孩子的彩绘活动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能在多种方式的评价中进行一个相互的比较、自我的反思和提升,促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因腹部手术行全麻气管插管后出现持续性声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3例患者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