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乘》与拳技世相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4.陈继夏,精太极拳,艺出师右。陈继夏之师是谁?惜语焉不详。陈鑫在老病时,写下一篇短文插入陈沟文修堂拳械谱中。短文说“蒋把拾乾隆年间人”。(按:应为“蒋疤是乾隆年间人”。)有《陈长兴序》说蒋发字元龙,乾隆初年夏月在庙会得识王宗岳与甘凤池,从而拜王宗岳为师,问得甘凤池指导,刻苦练功十年,终成武侠高人。相传王宗岳晚年更指示其独生女辅导蒋发,以竟其业,同学者有郑州孙某。因为蒋发幼年曾感染天花病毒导致中毒性休克,其家误为死亡,将其遗弃郊野,被狼舔破头皮,一声惊号而复苏,其声甚雄,将狼惊走,适值邻人经过,识为蒋氏子,抱送其家。痊愈后头皮上留下一块大疤痕,故人呼其蒋疤头。蒋发在王宗岳门下技艺成就,回乡探母,路过陈沟,陈氏十四世陈长兴拜师而执弟子礼从之学。陈长兴艺成,于嘉庆元年菊月开门授徒,述作其师之颠末而为序文以勉励门徒。是清朝乾隆年间,蒋发传授粘绵拳技艺于陈家沟。《陈氏家乘》说陈继夏精太极拳,后艺出师右。很显然,其师决非陈沟村之陈氏族人。若为陈沟村之陈氏族人,定然明文表榜。那么,陈继夏之太极拳老师,殆蒋发耶?《家乘》说:“公善丹青,赵堡镇关帝庙显功,皆公画,传神入妙。”陈氏宗祠遗存的那张传为蒋仆、王廷画像,殆陈继夏追忆蒋姓先辈隐匿陈沟之造作耶?姑且存疑,提供研讨。
  陈继夏为十二世,陈长兴为十四世,房头不同,辈分不同,年齿相差,或无大殊。陈继夏以前的陈氏族人所习拳术,是蒋姓先辈在玉岱山教授义军之忠义拳法,蒋氏隐匿后,将此拳种易名为炮捶,外间称为通背拳。蒋氏子蒋发青年时代在庙会操演之拳棒,即忠义拳法,后来在王宗岳先生门下习太极拳。其陈沟授拳,从学者多人,惟陈长兴能统其宗绪。
  5.陈长兴,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说:“余高祖长兴公,字云亭,生于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巳时,终于咸丰三年三月初三日戌时,享寿八十三岁。至道光年间,拳极好,矗立千百人中……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时人称长兴公为牌位大王云。所教名弟子,有广平府杨福魁,字露禅,颇具事迹。”杨露禅说:“陈长兴师乃蒋发先生唯一之弟子。”(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
  6.杨福魁,魁,曾写作“同”。《永年县志·拳艺论》:“杨福同,字露禅,南关人,家贫,性和善。幼失怙恃,慵于太和堂药行为膳夫。行,固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之业也。杨以聪敏勤俭故得主人欢,特荐之于陈家沟。其村有陈长兴者,精太极拳,得王宗岳之秘诀,授徒于家,所谓牌位先生者是也。杨工作之暇辄习之,陈嘉其勤学,益指导之。杨心领神会者十年,返里,贫如故。邑某甲慕其技,多方结纳,遇之甚厚。杨感之,授以技。某固慧,点数年,尽得之。遂遭摈斥。杨愤,重寻牌位习之。三年返,而甲刮目相待,仍厚遇之。二年,又尽其术,鄙弃如前。杨愤甚,又寻牌位,誓必大成而后返。遂日夜兼习。陈怜其苦,尽吐其秘。又三年艺成。陈云:‘余之术已尽此,子可以去矣。’并戒以慎交等语。甲闻杨返,又交之。邀杨至其家,见机上多陈设,及与较技,杨故意将甲跌于机上,陈设尽碎。杨指其面曰:‘汝,小人,不可作耐久朋,慎勿交我,我去矣。’杨之名遂播,而永年之太极拳实基于此。后游燕市为某王府教师。杨之名亦震,因有杨无敌之号。”
  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之流派》日:“蒋发传河南怀庆府陈家沟陈长兴。其人立身常中正不倚,形若木鸡,人因称之为牌位先生……时有杨露禅先生福魁者,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闻其名,因与同里李伯魁共往师焉。初至时,同学者,除二人外皆陈姓,颇异视之。二人因更相结纳,尽心研究,常彻夜不眠。牌位先生见杨之勤学,遂尽传其秘。杨归,传其术遍乡里,俗称为软拳,或日化拳,因其能避制强硬之力也。”
  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拳术源流》曰:“长兴授徒数十人,广平杨先生露禅,名福魁,倾资从学。居数载,与同门诸人较辄负。偶夜起,闻隔垣有呼声,见广厦数间,破窗隙窥之,其师正指示提放之术,大惊,于是每夜必窃往,久之,尽得其奥秘,隐弗言。长兴以露禅诚实,一口召授其意,所言无不领会,长兴异之,谓诸徒曰:‘倾心授尔,尔不能得,杨生殆天授,非汝等所能及也。’厥后,与同门角,无不跌出丈余。”
  7.陈清平,《家乘》记其陈有本门人,传赵堡镇。然而,赵堡太极拳史料,如杜育万《太极拳正宗·武当太极拳溯始》载其学于赵堡镇张宗禹之孙张彦,以至传授其子景阳及本镇其少师张应吕、和兆元、牛发虎、李景颜、李作智、任长春、张敬之等。杜育万之师任长春曾经在陈季摊处打工之余辅学拳术,后从学于陈清平深造(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杜氏参与陈鑫《图说》书稿订补出版工作,因此,《图说》收录《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亦陈氏族人所认同,从而填补了陈鑫讳言蒋发陈沟授拳的历史情结,明白地标示出太极拳由蒋发受山西师传的学术渊源。
  8.陈耕耘,自幼得父亲授,父仙逝,复师事陈有本以竟所学。耕耘子延年、延禧(按:禧,亦写作“熙”)。延年子连科、登科,延禧子发科,均能世其家技。延禧走镖之际,以友谊传许占鳌,许占鳌传汤士林、姚馥春、姜容樵。姚、姜合著《太极拳讲义》,详释功架和清初《王宗岳太极拳谱》,诚所谓“道人所不肯道者”(张占魁序)。其太极拳势图,非陈沟炮捶面目,而与杨澄甫所演示张三丰太极拳势图如出一辙。为何与陈发科、陈照奎父子二人所传世之陈式太极拳一路、二路架式迥然不同?缘由许占鳌得传者为陈长兴太极拳老架,陈发科所传者为陈有本炮捶拳架。性相近而习相远。陈延禧、陈发科,父与子传授各异,又何怪哉!若从流派角度研究太极拳史,则杨露禅乃至杨澄甫所保持的是蒋发一陈长兴继承的张三丰十三势拳、剑、枪艺,姚、姜《太极拳讲义》讲述者,可资佐证;而陈沟炮捶演绎至陈发科、陈照奎传世的拳势形态,后来被称为陈氏太极拳,沈家祯编著《陈式太极拳》述之甚详。如此,十三势拳在传人陈家沟之时,即已支分派别,虽然当时已为业内人上所识,但是未为世间所认知,而杨敞季子直言不讳的诗句也就显得晚出了。杨敞诗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从此,陈氏族人不再传授张三丰十三势拳艺,而只是传授陈沟炮捶。即便如此,又有陈照奎拳架与陈照丕拳架之分别。
  陈照丕,延年之孙,采入陈鑫旧稿,著作《陈氏太极拳汇宗》。是书列有《陈长兴太极拳歌诀》、《陈长兴太极长拳总歌》、《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用武要言》等篇。其中,《陈长兴太极拳歌诀》云:“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与唐豪、顾留馨著作《太极拳研究》所说“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一句”完全一致。陈照丕为陈氏后裔,唐豪、顾留馨为门外炒作,当以陈照丕原著中所言《陈长兴太极拳歌诀》之全称为是。然而,所谓《拳经总歌》,在山西洪洞通背拳亦有之。洪洞通背拳,原名忠义拳。1936年,洪洞西乡高公村樊一魁编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荣仪堂),记述“此拳乃河南郭永福所传”,“郭在少林寺曾受艺”,“郭于乾隆年间来洪,传予资家庄贺怀璧”。忠义拳经总歌、108势图和歌诀,与陈沟炮捶长拳(或称陈氏太极长拳)契合。据此,陈氏太极拳是以忠义拳架为底本,参照无极养生功和通背拳理法编排演绎而形成的。在陈家沟,直到乾隆年间,陈长兴继承张三丰八门五步十三势拳、剑、刀、枪技艺,于嘉庆元年菊月开门授徒。其讲述蒋发老师幼年之颠末,话及王宗岳先师传授之情节,彰明武技门户乃张三丰太极武道嫡系延绵,从而与所谓十三势即十三折泾渭分明,启迪着近代太极拳学派的发展。
  (全文完)
  (编辑:小舟)
其他文献
<正>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经常协助领导办文、办会、办事。在此过程中,如果能从某种意义上做到让人"忘记",则既是秘书人员品行修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不失为秘书工作的一种
期刊
于2013年9月宣布退休的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在1978年以《未来少年柯南》出道,迄今为止共导演了从《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1979)到《起风了》(2013)为止的共计11部长篇动
广播事业发展到今天,除了电视、报纸和电脑的夹击外,在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广播事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面对这种状况,广播业自身应该及时转变角度,
目前,随着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械加工的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工业的发展的提高。本文通
高职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案导学符合新课改核心教学理念,契合学习状态,揭示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避免被动接受及记忆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
对于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BVR)、索引、浏览等系统来说,镜头检测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系统的研究价值、镜头检测的分类,以及镜头检测算法的一般步骤。然后对两种镜头检测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一种是比较复杂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另一种是较为简单的基于颜色直方图的算法,按照这两种算法在MATLAB里面用不同风格的视频片段做算法仿真,再用此类算法常用的评价准则去衡量仿真结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无线定位的各种服务与应用(LBS)得以迅速普及推广。无线定位成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蜂窝网络、无线局域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快速、大范围的传播,网络和多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丰富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数字信息很容易被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信号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提高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通信信号的强度,本文对通信信号的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2012年3月27-29日,由知名行业杂志《环球表计》举办的2012年中国国际表计大会在杭州举办。会议主要吸引了来自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公用事业公司、表计生产及制造企业、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