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有意识的培养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生物的科学发展和未来生活中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生物教学发展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实践思考 策略
   一、引言
   随着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也越来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在潜移默化当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使得学生既能完善生物知识,又能不断发展生物学科各方面的运用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全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来培养高中学生在生物学习上的核心素养。
   二、如何构建新型生物教学体系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生物是一门富有生命力的自然学科,在生物教学当中,应该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正确观念,对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重视生物教学当中探究式观察式的学习,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自主开展生物学习,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来获得生物知识与技能,在此期间,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布鲁姆曾说过:“孩子们在教室的所为和科学家在实验室所为只有程度不同,没有本质不同。”所以,在生物课堂中开展实践探究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举措。
   2.确立学科培养目标
   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一方面,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要有计划的去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提前准备好课堂内容,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举个例子,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内容时,要从课本知识当中引申出学习这一内容的意义,比如学习细胞组成可以间接促进医学的发展、通过对细胞的研究,可以治疗曾经无法治疗的疾病等等。在学习以及教学当中都有明确的学科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当中基本都围绕着课本进行背写熟记,但是随着新型教育方式的普及,学生也要改变自己学习生物学科的方法,同时端正自己学习生物的态度,注重在生物学科当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此外,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采集,运用生物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等等,这些灵活的上课方式会使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效果。
   三、培养生物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学习生物学科操作技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科的学习当中,会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操作,达到能够观察体验生物学科魅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时,要求学生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当中注意实验的细节。教师在一旁指导观察时,可以适当提醒,也可以提出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注意什么?”“观察时光线应该如何调节?”“高倍物镜和低倍物镜的区别?”等在实際操作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再学习去观察细胞的结构,使得学生对细胞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如此,在学习观察期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2.渗透STS教育内容
   学习生物学科不仅要学会探究和观察,还要将生物学科与科学、社会(STS)相互联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STS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当中渗透STS教育,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生物学科与STS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的社会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关注我们所在的社会发展,以此可以提高学生在社会中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3.创造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進行课堂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当中创造更多的学习情境可以为生活和生物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需求,因此,更加接近生活的教学能够有效传达生物知识,使得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生活当中的具体情境和生活实践,因此教师要在设置课堂生活情境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摸索和研究,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实验学习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利用高中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生物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蓓.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9.
   [2]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4):68-69.
   [3]林海燕,严晓松.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09):25-27.
  汪多平 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浙江省 宁波市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灵活开展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课堂上面,这样可以给学生扎实学习数学知识带来可靠的基础。教师达到这一目的后,也需要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解题能力,极大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加强学生对于学过知识总结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总结;教授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职信息技术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重视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巧妙运用慕课,加强学生学习热情”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职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关键字:互联网+;高职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巩固练习;慕课  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技
期刊
摘要:幼儿舞蹈教育具有启蒙性质,因此我们不能用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幼儿,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放在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上来。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舞蹈教学游戏化进行了实践探讨,为幼儿学习舞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使舞蹈理论与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符合幼儿学习舞蹈的规律,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本文对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
期刊
摘要:学生在小学课程的学习的时候,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很难跟随教师的脚步完成上课的任务,这些都是不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以学生的情绪为主,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融入课堂,提高自己进行课堂内容的积极性,然后能够在欢乐的气氛下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以情景教学的方法来丰富课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过程。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动作和语言的模仿行为尤其是同伴间的模仿行为很常见。而幼儿的模仿活动通常反映着他对周围生活、人物的浓厚兴趣。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角色游戏,通过扮演角色来与其他幼儿进行社会性交流。  关键字: 幼儿园角色游戏模仿行为  本文主要对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体现的模仿行为的类型及成因进行了解,再对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觉得应用题难度大,同时,教师也认为应用题难教,这似乎是难以攻破的堡垒。而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为应用题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师如何将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应用题教学,这便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便以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探究能力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要想使得自身的教学能够更为高效,就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的教育形式,多多了解当下比较新兴的教学策略,将比较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教育中。情感教学法就是当下比较流行且新兴的教学法,主要重视的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采用以情促教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为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情促教;教学策略  在教育的
期刊
摘要:身处于当代社会的大学生,都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可能是就业、生活、学业、情感和周围的环境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笼罩在这些压力阴影下,心理负担逐渐加重,会逐渐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受到一些影响。现如今,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相关困惑之处,进而针对性地
期刊
摘要:初中开放实验室不但延伸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仪器利用率,提升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改实施中,实验教学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相国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要手段。初中课改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验室改革还相对滞后,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做好实验员和科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是新课程下
期刊
摘要:积极的推进学科融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指引,也是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必然选择。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进行的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起来,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希望本文的教学思想可以促进高中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