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秀山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主要表现为:迁入偏迟,但迁入峰次多、蛾量大;田间蛾量高,蛾峰期持续时间长,峰期蛾量大;世代重叠严重,危害期长;发生面广,危害重。发生原因有地理位置特殊、虫源充足、食料条件适宜、气候条件有利、自然控制力差、防治不力等方面。稻纵卷叶螟防治应以保护水稻三片功能叶为重点,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同时注重选用抗(耐)虫品种、搞好肥水管理和保护天敌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压迁入代、控主害代,低龄幼虫期施药”的化学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