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孩子”谁之过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有许多孩子在家里、学校之间玩“变脸”,具体表现为:在家里是“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在学校却是得了小红花的“劳动标兵”;有的在家里是个多嘴的“小八哥”,在学校却是个闷嘴“小葫芦”……也许你要问,为何孩子在学校与在家里的表现大相径庭呢?不妨先看看以下这个很典型的案例。
  
  “好儿子,大人不用你操心,你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
  (胡轩:四年级学生,11岁)
  
  在学校里,我很努力表现自己,大家都很喜欢我,这也是我愿意为同学做事的动力。我先后在学校被评为“能干小明星”、“助人小天使”,还坐上班长的位置。平时我头脑特别灵光,成绩在全年级数一数二,曾获得奥数比赛全国二等奖,作文也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同学面前朗读。同学们羡慕我出众的成绩,纷纷向我讨教学习“法宝”。我也非常热心,卖力地告诉同学怎样提高效率,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实,我知道,我的学习好都是爸爸妈妈“压”出来的。他们对我教育极严,每到暑假、寒假就会给我制定学习计划。早上六点半起床背英语,上午、下午各学习3个小时,天天如此。有时我到客厅喝水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扫我一眼;在家中有找我的电话,一律都是母亲先接听……我感到一点隐私都没有,烦不胜烦!
  不过,这一切也得到了回报。除了我的成绩提高了以外,平日里爸爸妈妈看到我在学校常受到班主任表扬,也越来越溺爱我,替我穿衣叠被,甚至端茶送水,总之,为我的生活安排好了一切。在家里我被父母宠爱着,在学校里我感到学习累、劳动累,所以,回到家就不想做事。慢慢地,我在家里越来越懒惰,不管什么都扔给父母做,连苹果皮我都不削。
  当然,我也不是不知道需要疼爸爸妈妈,只是每当我要关心他们时,他们都说:“好儿子,大人不用你操心,你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
  也许正是爸妈长期不让我在家做事,使我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可在学校里,能获得很多同学的拥护,使我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小脾气上来可不得了,常‘威胁’着不吃饭、不上学。”
  (王莉洁:胡轩之母,36岁)
  
  儿子在学校成绩优秀,是区十佳少年,老师心中的优等生,同学眼中爱助人为乐的“活雷锋”,这些都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欣慰。当然,这也离不开我们在他假期中为他精心安排的学习计划。
  见儿子在学校口碑极好,读书又很辛苦,所以我们很多事就惯着他。可没想到的是,在学校积极关爱他人的儿子在家竟不懂得体谅我们的辛苦。他在家里一点都不积极,干啥事都爱拖拖拉拉。每天早上我急着赶去上班,但他就是不着急,六点半我准时把他叫醒,可是直到七点半,他才穿好衣服起来刷牙洗脸,看到好玩好吃的,就非要不可,否则,小脾气上来可不得了,常“威胁”着不吃饭、不上学。
  做家务事就别提了,吃完饭,碗筷一扔,便跑去看电视或打游戏。有一次,我买米回家,正和小伙伴玩的儿子却装作视而不见,小伙伴提醒他帮一下妈妈,他才不情愿地勉强接了。他吃水果也从来不自己动手,都是大人弄好送到他嘴边,连吃葡萄也要我剥皮。更伤心的是:一次周末,他爸爸加班,我重感冒在家,儿子只顾自己玩,丝毫不理会我。我吃药让他倒一下水,他竟然宣称自己正在看课外书,没时间。我的心一下子就寒了。
  其实,老师本来有一个“家长联系本”:每周儿子带回来让我们写上他在家的表现情况。虽然儿子在家表现不好,但看老师同学那么喜欢他,就怕写了实情破坏他在学校的良好形象,我们每次都在本子上一个劲儿地夸他……我知道这样做不好,所以在一次家长会后,我私底下与他的班主任何老师交流了此事,何老师听后也大吃一惊。
  
  “双面孩子”谁之过
  (何曼:老师,28岁)
  
  胡轩在学校是一个可爱大方的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因此他的人缘特别好。他也是个“效率王”,做什么事情都比其他小朋友快。比如午餐时,老师规定小朋友们三十分钟内吃完饭,他吃得比其他小朋友既快又干净。作为班长,他得过不少小红旗,自理能力强,还帮助老师倒垃圾,上课举手发言特积极。学习上的困难,很多同学都喜欢请教他,他所表现出的耐心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中少有的。
  在我眼里,胡轩是个热心助人的好榜样。同学小李在课堂上呕吐不止,搞得整个教室难闻异常,没等我开口,他立马拿起拖把开始清理;800米考试,小刘体力不支,他立即将他送到医务室;小朱家庭贫困,胡轩主动出钱帮他买新文具……胡轩的“活雷锋”形象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喜爱和拥护。而在我们老师的眼中,他更是一个德能兼备的完美学生。
  要不是一次家长会后与胡轩妈妈王女士的深谈,我还不知道他在家还有另一副面孔。那天,王女士感触颇深地对我说起了儿子在家里的不良表现,并向我坦白了在胡轩的那个“家长联系本”上写的都是一些夸他的假话。听王女士这么一说,我不禁感到一惊,实在没想到胡轩是个“双面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之间玩“变脸”。
  我觉得,这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教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很重要,以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会“变脸”的孩子不在少数。
  
  过于溺爱是直接原因
  (康舟:心理医生,40岁)
  
  我觉得,胡轩在家、学校之间“变脸”并不奇怪,因为人具有多面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有意或者无意地表现出个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学校,孩子为了在老师面前争宠,赢得同学的喜爱,会克制管理自己,而在家里,由于是独生子女,怎样表现都不会有比较的对象,也就没有了动力。其次,老师很注意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表扬,而父母可能会注意不到,而且,老师也都比较注意为人师表,时刻注意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也不会去做,而在家里父母长辈可能会忽略这点。再次,家长只看重成绩,缺乏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父母在对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大多谈的都是他成绩有多好,而很少说孩子在家有多勤快。最后,在学校里,老师要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爸爸妈妈在家里却什么都替孩子做;在学校孩子不敢坐在地上耍赖撒泼,在家里他敢,因为他知道你舍不得责罚他,还会因此心疼他。过于溺爱也是让孩子“变脸”的原因。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我建议做家长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爸爸妈妈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事事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果只因为害怕让孩子自己做事会惹出麻烦,而事事包办,就会滋长孩子的依赖性,也使孩子缺乏进取心。
  2.榜样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孩子模仿性强,家长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标。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3.注意赏识,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表扬,加以鼓励。最好能运用“看得见”的精神鼓励,因为对于小小孩子而言,在墙上为他粘贴小红花,是非常有效的正面鼓励,尤其对形成一个长久的好习惯而言,它起到的是比较和推动的作用。
  4.家、校沟通,要求一致。孩子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不断的强化巩固,家庭、学校或者长辈之间教育方式和要求的不统一,往往会成为孩子不合理要求或坏习惯的“防空洞”,因此保持家庭教育的连续性、统一性很重要。
  5.不要走极端,视“两面派”为洪水猛兽。事实上只要孩子在家和在外反差不是特别大,有一定的错位是正常的。集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在这种约束力的压迫下,孩子会收敛他的本性。回到家中,孩子松弛下来,享受一点“丢盔卸甲”的放松状态,也符合孩子的本性。
  
  据《自我保健》
  编辑 / 张秀阳
  E-mail:zzzxy2002@163.com
其他文献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伟大的机器,它充满液体,奋力运转,各器官彼此协调,精确地对体内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移动和混合,于是就有了从缥缈的记忆到实实在在的黏液这种种东西。现在我们就来探寻关于我们的身体的一些复杂、美妙或者平常的秘密。  一、胃壁黏液包容胃酸  任何机场的安检设施都不能检测出你身上所含的一种危险液体:它就在你的胃里!胃部细胞分泌盐酸,这是一种腐蚀性化合物,通常在工业生产中被用于浸洗金属。盐酸可以
“砰!”随着一声巨响,爆米花的香气便飘散开来。爆米花个大粒圆,酥脆芳香,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膨化食品。大米经过爆米机一加工,体积陡然胀大好多倍,人们风趣地把爆米机称作“粮
杨康·穆念慈·雪糕穆念慈已经记不得自己认识杨康多少年了,有时候她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从娘胎里出来就认识杨康,不过她又确实记得第一次看见杨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