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来源 :致富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作用
  (一)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城镇建设和市场的形成给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充分发挥了吸纳劳动力的优势。
  (二)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工业工艺和环保措施落后且分布分散,环境污染大大高于城市。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解决或者缓解这些矛盾。
  (三)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引导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速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具有比农村齐全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技术力量、方便的运输条件、快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等优势。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使农村市场从彼此封闭、分割的格局逐渐转变为开放、统一的市场,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壮大,
  (四)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保护人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民族地区城镇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结构。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2%,东部地区为46.11%,中部地区为32.97%,西部地区为30.82%,西部民族地区为19.21%。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起步晚,发展慢。城镇缺乏现代工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落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低。经济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西部民族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发育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从满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发育尚不发达。一是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偏小。二是城镇体系发育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城镇体系中大中城市少,城镇规模小,城镇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三是城镇体系发育受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制约,布局结构比较复杂。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体制与政策仍不完善。
  推进城镇化建设本质上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经济共融。近年来尽管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有所打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正在削弱,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并未彻底根除。对农民进城就业仍有—些限制性规定、城乡劳动者就业以及其它社会福利等并未平等。体制与政策上的障碍仍在相当大程度上阻挠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规划工作与基础设施滞后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滞后,现有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
  (一)深化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进一步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切实解决城镇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结合退耕还林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积极实行转包、租赁、作价入股、互换、拍卖和抵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办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发挥各地优势,从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增加值和保护环境着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自然基础,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在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同时,要加强其环境生态价值的建设和保护,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四)加大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
  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财力扶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保证支持资金专项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法律保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游涛.浅谈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3]张克俊.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的对策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5,(7).
  (编辑:WYQ)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不仅为实现财务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也将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资本配置能充分体现
3月的川西高原,湛蓝天空下,山巅上皑皑白雪闪耀着金光。沿蜿蜒的318国道一路西行,翻过高耸的折多山,路边不远处一幢幢红顶白墙的房屋映入眼帘,这就是“木雅圣地”俄达门巴村
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在变革的大时代,教育总处在改革之中。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不只是被人们热情地谈及,而且业已成为教育部门及学校周期性工作计划的“新常态”。“新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依靠若干基础设施,而公路在其中的表现犹为重要,它在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方面的作用巨大,同时在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该文对我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承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的。基于此,该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并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
日喀则地区作为“后藏”的政治文化中心,该文分析日喀则地区所拥有的宗教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存储情况,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和西藏的经济社会形势,提出打造“
与其他人一样,从小在李白诗句“床前明月光”的诵读中长大的余秀华,为什么却在那个叫“横店”的小村庄感到月光“越来越白”呢?让我们走进她的诗歌世界:
对高校人力资源会计进行概述,并提出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实现思路。
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企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利用温、光、水、气、热、土地资源,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尽最 大可能实现增产、增收.2013年在荣县度佳镇阴咀村二组,进行了稻-稻-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