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打防疫针的误区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防疫针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人类第一种传染病天花的被消灭,麻疹、乙脑、小儿麻痹等主要传染病的被控制,无一不归功于打防疫针。但是打防疫针必须讲究科学,否则一旦进入误区,便会带来不应有的危害,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打防疫针误区之一 迟打防疫针没关系
  
  有些宝宝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按时接种疫苗,应该在病愈后及时补种,以免影响防病效果。可是有的家长却因为工作忙而将给孩子打疫苗的时间一拖再拖,因为他们认为疫苗早打晚打一样有效。其实这是个误区,孩子生病属于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拖延了接种时间是没有办法的。而正常的孩子是不应该随便延误接种疫苗,因为只有及时打好防疫针,才能取得最好的预防疾病效果
  打防疫针后,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这段时间的长短与疫苗的种类,性质,接种次数、接种方法及接种者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基础免疫产生免疫力所需时间较长,需3~4周或更长,而且其免疫力弱,免疫力维持的时间短。加强免疫产生免疫力所需的时间较短,一般只要1周左右时间就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并且免疫力强,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长些。为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有些疫苗,必须在传染病流行前1个月完成基础免疫。做过基础免疫者,在传染病流行时做加强免疫,可很快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乙型脑炎(即大脑炎)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发生的最多,接种大脑炎疫苗以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最强。所以,每年的5~6月打预防大脑炎的防疫针,效果较好。如果是冬季注射这种疫苗,当大脑炎流行时,体内的免疫力已开始减弱,预防效果就差。脑膜炎的流行一般在2~4月份,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以在12月前后为宜。
  另外,经过化验观察发现,为儿童接种不同的疫苗,儿童体内产生的免疫力的强弱及其在体内保持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因此,每种疫苗的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也不相同。有的疫苗在开始时接种一次即可,而有的疫苗必须连续接种三次,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以后随着儿童体内免疫力的逐渐消失,还需要再次接种,以使免疫力升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儿童多大年龄,什么时间,打什么防疫针,都是严格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中免疫水平状况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接种各种疫苗,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就叫计划免疫。如果不按照这个计划,想什么时候注射什么疫苗随意而行,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打防疫针误区之一 运动可以代替防疫针
  
  体质好的人抵抗力强几乎妇孺皆知。一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对外界环境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这主要是运动增强了人体的贮备、适应和抵抗力,故能较一般人承受严冬、酷暑的变化,不会因此发生感冒和中暑。在参加运动锻炼时,一般都在户外进行。俗话说:冬练三九,下练三伏。经常在这种环境中锻炼,会使身体增强耐寒抗暑能力。皮肤在与冷空气接触及接受日光照射过程中,身体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汗腺或皮下血管产生收缩或扩张,提高对冷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人体运动以后,可以产生内源性致热物质,使体温升高。致热物质能减弱人体对铁的吸收,使嗜铁的细菌难以生存。同时,人体内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增加,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淋巴因子,可以消灭细菌和病毒。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以提高免疫力。
  不过,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对19~29岁平时不常参加运动者进行一项专门研究,让他们每周分别进行3次或5次的40分钟有氧运动,持续12周,然后进行血液化验。发现每周运动5次者,免疫细胞数量减少33%,而每周运动3次者,免疫细胞数量没有改变。可见,运动适度很重要,运动强度太高与密集反而会使免疫力下降。
  另外,体内还有一类免疫力,是在细菌、病毒及它们的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下,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物质形成的。这些免疫物质可与细菌、病毒等结合在一起,使致病细菌和病毒失去致病力,从而达到保护身体的目的。不过,一种细菌只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免疫物质,这种免疫物质也只能与相应的细菌相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保护人免受这一种细菌的感染,特异性特别强,故叫特异性免疫力,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作用特别显著。显然运动不会提高人体这种能预防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运动也就不能代替防疫针。
  
  打防疫针误区之一 多吃粗粮可以提高免疫力
  
  现如今吃粗粮已成为时尚,有些人认为粗粮营养高,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故餐餐离不开粗粮,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这也是一个生活误区。
  许多研究表明,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纤维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生成和血胰岛素升高的反应,对II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对肠癌的发生有很强的防护作用;大多数富含纤维的食物,会起到减肥作用;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食物的纤维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5%~10%,甚至可达25%;膳食纤维使粪便量增加,并加速肠内容物在肠内的转移而使粪便易于排出,起到预防便秘的效果。
  但是,粗粮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为粗粮中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阻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如果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并且长期食用,会使人体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而使这两种营养素的数量不足,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功能的损害,甚至影响生殖能力。因为具有预防传染病作用的抗体是特殊蛋白质制造的,也会因蛋白质的不足而降低,故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特别是正在长人体的婴幼儿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每天的纤维素摄入不应超过20克。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多吃粗粮会腹胀、消化不良等,每天的纤维素摄入不应超过25~35克。
  
  打防疫针误区之一 打了防疫针就万事大吉
  
  打了各种防疫针以后,儿童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有的家长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一定不会再得传染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打了疫苗也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还需要做好其它预防工作,否则,还会得传染病。
  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打防疫针也不是有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打完防疫针还有可能得传染病。这里边有疫苗质量问题,比如有的疫苗给100个儿童注射后只有80名儿童产生了足够的抗体。有的疫苗某一批次或某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质量不够好。也有由于儿童体质问题,如免疫缺陷的儿童,不会产生免疫力;还有运输、接种技术等问题。不能保证接种疫苗的儿童都能产生足够的抗体,预防这种传染病,换句话说接种了大脑炎疫苗的人还有得大脑炎的。
  其次,目前使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还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还有许多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尚没有疫苗,比如猩红热、疟疾、痢疾等。而这些传染病就靠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比如搞好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预防肠道传染病;再如,接种了大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蚊子传染的大脑炎病,是不是可以不防蚊、灭蚊了呢?不可以,因为蚊子除了传染大脑炎外,还会传染疟疾、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而这些传染病还没有疫苗进行预防。
  同时,搞好其它预防措施,比如,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搞好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总之,即使打好各种防疫针也仍需要加强其它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人对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他文献
冬季天寒,人多喜欢呆在开着暖气的燥热室内,致使鼻腔、咽喉部位发干,导致上火;加之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这些食物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可谓是“热上加热”,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为此,我们特请药师为我们谈谈冬季上火如何用药。    实火、虚火,用药不同     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的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虽然都是上火,但
某公司女经理李娜,喜欢穿吊带装,每天的工作又离不开电脑。这天,李娜在电脑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口渴了,她想端放在身边的茶杯,不经意间抬了一下右膀子,顿时咧嘴“哎哟”了一声。“你怎么啦?”女同事吴霞惊诧地问。“不知咋弄的,刚才一抬膀子猛地一疼,就像被刀割了一下……”李娜苦歪歪地说道。“莫不是得了肩周炎哟!”吴霞老练地问。“肩周炎?那不又叫‘五十肩’吗?可我今年还不到40岁呀……”李娜紧张地说。  后
摘要:蛋白激酶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Caspase3能通过活化或抑制细胞内激酶、磷酸酶和蛋白分子来调节细胞的信号转导。最新研究表明,caspase3的活化能影响周边非凋亡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这种非细胞自主控制的组织再生对维持机体生理平衡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阐述Caspase3的旁分泌功能。  关键词:caspase3;凋亡;旁分泌;肿瘤  【中图分类号】
年过花甲的宋老师血压升高已30年,年轻时毫无症状,他也就没怎么在意控制自己的血压,偶尔服用降压片。近两年,他退休了,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清晨测血压在160~180/90~100毫米汞柱。听常在一块聊天的同伴说,血压太高会引起中风。一年前,他开始每天坚持服降压药,清晨血压可降到120/70毫米汞柱左右。  一个月前,他突然发现自己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差点摔倒,口齿也不清,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测血压为2
本文阐述了化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对象、内容、方式、目标及考核评价标准,旨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理想的培训模式,以促进肿瘤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麻雀,又名家雀,黄雀,宾雀,为乌科动物。中医认为,麻雀性味甘、温,入肾、膀胱经,有壮肾阳,益精髓,暖腰膝,缩小便之功,适用于阳萎,早泄,小便频数,眩晕耳鸣等。《本草纲目》言其“冬三月食之,起阳道,令人有子”。《食疗本草》言“其肉十月之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助阳道,益精髓”。《日华子本草》言其“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血崩带下”。《太平圣惠方》言其“治下元虚损,阳气衰弱,筋骨不健”。《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