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调整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挑战
  
  有人将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总结为大学生活的四个“自由”,即时间安排的自由,学习方法的自由,信息获得的自由和金钱使用的自由。这些方面的自由对大学新生来说:一方面是机遇,因为他们在中学时深感自己在诸多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非常渴望得到主动和自由;另一方面又是挑战,因为缺乏经验,突然没有了具体的约束和指导,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由。他们向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愿意受到任何限制,对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也持反感态度。认为这些规定堵塞了言路,局限了范围,捆住了手脚,限制了自由,但一旦没有了这些又有些不知何去何从。
  1.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我们许多大学正在发展中,无论软、硬件都存在一定不足。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社会对大学的美化,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同学对现实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不了解,只是凭着想象,把大学生活描绘的过于完美,对上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期望。而一旦进入大学,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便产生失望感,情绪极低落。
  “有时候,一个人所能改变的只有风度。”很多时候,你无法改变环境,无法改变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态度。大学生要准备进入社会,就必须认清现实,面对现实,不要总是考虑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主动学到什么?从归因理论看,一个人能不能发展,关键不在于你今天的环境如何,而在于你自身的努力程度。
  2.只想得到,付出甚少
  大学生处于竞争的角逐中,在步入大学的征途中虽然是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但是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有的人却隐患了一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气。在高中苦心攻读的日子里,他们的父母亲人全力以赴,照顾得细致入微,享受得心安理得。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虽然在保证他们集中精力学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在培养他们的勤劳品质、奉献精神方面种下了劣种,使他们在安逸的生活中滋生一种不顾他人,不顾父母劳累,只知个人享受、索取,不思奉献的坏毛病。他们尽管进入了文明的殿堂,踏进了高等学府,理应养成更高尚的人格风貌,然而那种红榜及第的优越感却使得他们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更加强化了他们的索取意识,放大了他们的索取范围,吊高了他们的索取胃口。
  3.人际交往障碍
  入校几个月后,同学之间也基本了解,各自的性格完全暴露出来,特别是同寝室之间的矛盾冲突开始明显。如有的同学只知接受别人的服务,而从不为他人服务,如寝室的公共卫生,有人只知享受却从来不知清扫;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借钱不还;用他人的电脑玩起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不下线,这些看似都是微小问题,但处理不妥就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新生以往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机会较少,相对缺乏经验,而进入大学后,面临重新结识新人,确定人际关系的过程。事实上,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得多。特别是与周围同学的交往中,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担心别人轻视自己而不愿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敢交往者,大有人在。由此造成与他人沟通困难,感到非常沉闷、抑郁,被孤独所困扰。
  4.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多数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学习尖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同学羡慕,因而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了优势地位。进入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不少人学习上的优势会削弱或消失,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庸”之辈,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心理落差越大,因而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一些学生心灰意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大学新生的自我心理调整
  
  1.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高中时代的衣食住行都得自于父母周到的安排。进入大学后,一切要靠自己从头开始。如打扫卫生,盥洗衣物,上街购物是必备的基本技能,男生有时还必须学会缝衣钉扣;还要学会理财。不要月初当富翁,月底做乞丐。
  2.掌握沟通技巧,学会主动
  新生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的真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此外还要把握交往的时机,学会沟通技巧,主动交往。首先,要处理好与室友之间的关系。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选择一些个性开朗、乐观的人做朋友。面对来自各地性格习惯各异的同学,应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多理解别人。其次,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大学的教师被形容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些不善于与老师交往的同学,由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感到大学教师缺乏亲切感,在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任课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有机会和同学一起交流,同学们应主动与教师交往,一方面请教学习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最后,要学会与学校内各部门工作人员交往。大学是浓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各种机构,有各种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都是应被尊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做到对人的尊重,自然也会被他人尊重和信任。
  3.确立新的价值目标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追求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价值目标,他就会感到无所作为,感到人生淡而无味。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就会具有活力和动力,内心充实而有信念,就会自觉地为价值目标去追求和奋斗,价值目标的实现无不伴随着艰苦和某种牺牲。但只有朝人生价值目标不断地艰难跋涉,去创造、为别人、为社會、为自己,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体味到自己的创造所带来的幸福。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就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因此,尽快确立新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走向新生活,适应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4.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接受任课教师的指导与辅导员的帮助;二是自身要根据大学的学习特点,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四是学会科学管理支配时间。
  5.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重新估价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主动接纳使自己逐步提高。提倡“同自己比,同自己竞争”。有意识的自我心理调整,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持不懈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学会心理自助。
  综上所述,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他们在政治上缺乏辨别能力,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能力,在感情上缺乏自控能力,在行为上缺乏自主能力,在心理上缺乏调节能力,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在学习上缺乏自学能力。我们必须认识他们的不足,摸准他们的脉络,引导他们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成长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实施素质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球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模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模式是完成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 网球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5-023-02    一、前言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针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落实以德治国方略,高校应走在前列,主要体现在以德治校,以德育人。而以德治校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青年教师是重点。他们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具备
一、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认识,确立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
摘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的情感发展。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和渗透情感教育,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首先是要有一个情感教育目标评价体系。本文试从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理论依据、内容、原则、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和探析,使学科教学更赋予情感性,从而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力求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新的突破。  关键词:学科教学 情感目标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强调,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高校建设良好的学风,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和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国人才战略的一项重大工程。    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21世纪是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愈
法国著名启蒙学者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墨子认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十分强调“染”——即教育与环境的习染作用)。就目前我国教育来看,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班级则是教育的最小环境。能否营造一个对学生十分优良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作用、工作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治辅导员工作辛苦而又神圣,所以学校总是选择那些政
摘要:“学案”教学是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自主创新教授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从学案的定义入手,总结出英语学案的5个特点及在实际教学中所采取的4类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了几个英语学案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学案英语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28-02    上世纪末,许多学者为了深入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