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植物种类考证与植物配置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fc561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是一种特殊的皇家园林类型,以建筑围合的花园布局突显了植物景观对山林空间营造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历史典籍为研究依据,开展以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为核心的植物造景研究,并结合内廷花园的空间布局、活动形式等进行综合的植物景观环境搭建,希望能够揭示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方法]以4处内廷花园为研究对象,对古树活本、御制诗文、图档、图像4类历史典籍进行梳理,并结合3种考据资料以“二重证据法”治史理念为引导对植物文献名、图画与图像进行学名考证,进而结合植物文化寓意进行种类应用特征分析.在结合历史典籍绘制植物配置图的基础上,对各庭院空间的种植形式、种植位置、种植空间布局结合植物种类考证结果进行频次统计与比较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总结得到3类代表性的植物配置类型.[结果](1)考证得到内廷花园栽植有19种次植物,涉及13个科、16个属.(2)内廷花园的植物种植形式有散植、对植、孤植、丛植、列植5种,其中散植应用最多,列植应用最少.(3)内廷花园的植物种植位置有平地、山石、花台3种,其中平地栽植最多,花台栽植最少.(4)内廷花园的植物空间布局有平行型、U字型、口字型、L字型、一字型5种,其中平行型最多,L字型和一字型最少.(5)结合花园的活动形式可总结得到庭院四面观赏型、庭院中心游乐型、庭院中轴引导型3种代表性植物配置类型.[结论]本研究对植物种类与植物配置进行了图示化研究与数据化统计,综合搭建了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35处庭院空间的植物景观环境,可为内廷花园及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优化建立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定红芪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考察差示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波长、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分别对差示苯酚-硫酸法和DN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差示苯酚-硫酸法测得的红芪样品中以葡萄糖计的总糖含量平均值为72.49%,DNS法测得样品中以葡萄糖计的还原性单糖含量平均值为8.13%,以葡萄糖计的多糖含量平均为64.36%,RSD均小于4%.[结论]该研究采用所建立的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将涉农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析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在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性给出了发展的建议.
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农科类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和导向的农业生态学教育理念,以期为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服务.该理念以最终学习目标为起点,进行逆向课程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提前展示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通过该模式,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目的]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幼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花发育、孢子发生、叶片和根发育、逆境响应等多个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白桦中BpSPL6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该启动子在正常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可为进一步研究BpSPL6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也可为了解白桦的抗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本实验室组培白桦的总DNA为模板,经PCR克隆了BpSPL6基
捐赠收入是当前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扩大捐赠收入规模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实困境,以4Cs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捐赠主体需求、额外支付成本、捐赠便利以及组织与捐赠者的沟通4个方面对影响捐赠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政府及高校捐赠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信息披露等应然策略,以期扩大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为农林类高等教育的资金供给提供内源动力.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湖州地区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耦合机制,探索其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结构组织、耦合机理及机制规律,为欠发展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研究发现:①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呈现多样性、组织性、创新性耦合的机制特征;②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是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但耦合协调度指数反映更客观;③2010—2019年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趋势进展明显,两者的发展指数、耦合度指数及协
互联网对当今我国各行各业都有深远的影响,它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宏观市场和微观市场的巨大变化,并对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和地理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舟山水仙花产业链分离产生的影响,产业链分离的原因及分离带来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以湖北省为例,从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虾稻连作”模式对提升粮食质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虾稻连作”对粮食生产的有利影响和其面临的困境,并就“虾稻连作”的进一步推广以维护粮食安全提出对策建议.
自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改变.通过梳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与农业税的历史演进,发现每个时期农业税的征收方式和制度特征都影响着乡村治理模式,因此基于农业税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实行税改后乡村治理的应然模式.在此过程中,发现税改带来一些正效应的同时也凸显了乡村治理的一些新问题:乡村自治进程很难得到有效推进、农村债务问题化解困难、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财政问题凸显、乡镇基层政权弱化,并在自治、债务、经济、政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村“册外地”治理不仅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平衡群众利益关系、做好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吉林延边州为例,探讨其“册外地”治理行为的合法性、实施现状及成效,剖析延边州农村“册外地”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册外地”治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册外地”治理工作提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