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结合——西欧的“极右民众主义”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众主义'一词在欧美本来主要是指俄国19世纪的民粹主义,但近年来常被用于称呼第三世界国家中利用迎合一部分民众心态的主张和口号来进行煽动的右翼党派,最近又被用来指西欧的右派。1992年7月出版的联邦德国《新社会》杂志刊登了汉斯.格奥尔
其他文献
过去10多年来伊朗妇女在伊斯兰教政府统治下的经历使人们深信不疑:妇女是1979年革命的最大受害者。伊朗妇女的合法权利和个人及社会自由日渐被巴列维王朝之后的僧侣政府所剥夺。通过大规模的非世俗化政策,国家从妇女生活中剥夺了自由选择
从1990年6月俄罗斯宣告其主权到1991年8月政变,苏联政府、俄罗斯政府和地方政权竞相进行蛊惑人心的竞争,逐步降低收入比重,造成大规模预算赤字。而预算赤字预先决定了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选择。叶利钦和盖达尔政府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把宏观经济稳定,尤其是金融稳定摆在优先地位,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当
名存实亡的体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自1950年设立至今已经42年了。以美国为首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目的在于阻止战略物资和技术向苏联、东欧等国家转移,以免加强这些国家的军事能力,继续保持西方世界在军事技术方面的优势。
阿尔温·托夫勒是世界公认的著名未来学家,他曾任美国《幸福》杂志副主编、罗素·赛奇基金会特约研究员、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及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未来研究所顾问。他所著的《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和《权力的转移》在美国和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文根据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1991年第12期)刊载的托夫勒与乔夫·马尔根(《交流与控制》一书的作者)的谈话中涉及的目前存在的几种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据省会和中心城市的信息网络在不久前对上海、广州、北京、天津、武汉、西安、重庆、沈阳、哈尔滨九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陆各大城市的收入相差悬殊,消费投向大相径庭,一个'吃在广州,玩在上海、穿在哈尔滨'的格局已经形成。据调查,上述各城市消费水准高低不一。广州、上海人均年生活费支
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曾是改革时代苏共中央领导层中居于戈尔巴乔夫之后的最显要的人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他为保守派人物。然而,时间会改变人,尤其是当生活自身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人们对利加乔夫的近况极感兴趣。借他的《戈尔巴乔夫之
原苏共中央委员、著名历史学家、现任俄罗斯社会主义劳动人民党主席麦德维杰夫来华访问期间,于1992年9月28日同我国学者就原苏联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其谈话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前苏联领土上的200万德意志人称作'苏联德意志人'。目前,他们不再是苏联人,究竟是不是德国人尚不得而知。最近3年,人们比以往47年更多地谈起苏联德意志人,俄罗斯'复兴'协会副主席H·沃尔姆斯贝歇如是说。半个世纪的历史历程阐明了赋予这个协会的任务:在俄罗
一、前言去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社会的普遍意识发生了变化。迄今为止,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企业社会'、'日本式经营'即'效率主义'、'企业利益优先主义',受到批判和反省。一些从事工会活动的人认为,人'应当象人那样劳动,象人那样生活',而政府和财界人士则提倡今后的社会应
近年来,国际舞台上风云突变。二战以来国家间的关系、活动,以及国际组织的原有格局也因之而彻底改变了。冷战的结束,德国的统一,华约的解体和东欧、中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使人们不得不另求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