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当前中职校学生特点和体现为学生服务的职教理念,从实践教学引领和推动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及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阐述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中职校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是中职化工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程应用观念很强的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热量传递过程及设备、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等。在《化工原理》教学环节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讨论比较重要又比较常用的一些单元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如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离心分离、搅拌、固体流态化等;热量传递如加热、冷却、蒸发等;质量传递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结晶、膜分离等。化学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设计与操作,即探索最佳的流程与设备,定出最佳的操作条件;规定设备应具有的性能,选出合适的形式并确定其主要尺寸;对日常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对现行的生产过程与设备作改进,提高效率。所有工作都要求对各个单元操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容易造成教学形式枯燥单调,学生不易产生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化工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单元操作,达到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原理,而且掌握设备的有关知识,树立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的目的,是本课程改革的关键。
  1.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联系实际不断提出问题。
  改革教学方法要贯彻培养能力、启迪悟性、挖掘潜能的原则,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及课程的兴趣,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上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提出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牵动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流体流动”一章中,提问为什么一般液体在管内的流动速度范围是“0.5~3m/s”?为什么液体在长距离输送时要设中间增压泵?等等。通过提出问题和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定期安排讨论课。
  那种试图通过课堂上讲细讲透“帮助”学生学习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不能扩大课堂信息量,反而会助长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主张把习题课改为讨论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因为只有那些在课后查阅资料、反复推敲、充分准备的教师,才能在讨论课上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颇有新意的议题,给予学生满意的答复。
  3.重视实验课。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实验内容按专业功能分为四个层次:演示实验、一般综合性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通过实验理论课、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课考核等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4.完成课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及能力放在首位,就要让学生养成用“工艺头脑”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课程设计不失为良好的培养手段。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二、反思与建议
  传统习惯与当代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存在冲突,阻碍现代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表现在:(1)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体系难以打破。(2)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师并没有完全抛弃注重教的思维习惯,没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过多研究教师教法,较少研究学生学法。(3)职业学校要以培养技能型毕业生为目标。但是,许多课程并没有与职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没有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4)教育教学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教师、媒体的多向交互过程的现代教育过程还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状态。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导思想。修订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体系,用生产实际或教学实验项目带动理论教学,应该成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媒体的多向交互过程,应该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综上所述,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解教学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手段调整学生学习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學生顺利学好化工原理课程,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2]王志魁,林义英,李云倩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3]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宋国利,盖功琪.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
  [6]王振芳,张长桥,任晓红.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工程特色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02).
  [7]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04).
其他文献
The PPP, corporation mode ventured b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which comes from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financing mechanism, is based on the project. PPP is primarily applicable to the gove
期刊
【Abstract】Through communication we can maintain ou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cause communication can be involved in all things we do. While under the changeable and hyper-competitive society, effe
This essay will critically review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Breitling timepieces in the global market; It will begi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Breit
摘 要: 新课程下,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思维更活跃,教学效果更显著。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新课改理念,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的注意点等方面阐释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情境创设 创设方法 新课改理念  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背景中,学生会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
摘 要: 美术课可以实现从小美术到大教育的质的飞跃,只要美术老师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潜心研究美术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就能让学生学有所获,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美术教学 教学改革  一、苏北美术课教育现状  (一)苏北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苏北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现在虽然有改观,但一些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s of membership model and how it effect on the companies. And this paper also discuss the membership model offer a method to help th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