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料产品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020年完成的641个批次肥料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目前水溶肥料产品的质量现状和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染色体滴片制片法对收集自贵州的一种地方栽培大豆材料和一种野生绿豆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威宁大豆的核型公式为2 n=2 x=40=34 m+6 sm,平均臂比为1.31,染色体长度比为1.56;核型不对称指数为55.97%;核型类型为2 A型;贵州野生绿豆核型公式为2 n=2 x=20 m(2 sat),平均臂比1.3,染色体长度比为2.43;核型不对称指数为56.83%;核型类型为1 B型.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对珠子参种子质量进行测定,为珠子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珠子参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40 g;采用外观形态观察鉴定法鉴定种子真实性,千粒法测定种子重量;130℃下烘3 h测定种子含水量,采用浓度为0.1%的TTC溶液15~25℃条件下染色16 h测定种子生活力;种子沙藏后20℃下光暗交替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床为沙上.本规程适用于珠子参种子质量检验.
利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效应对大花海棠芽诱导的作用.以出芽率、出芽天数和膨大率为测量指标,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互作效应推测出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S+1.03 mg/L TDZ+1.95 mg/L 6-BA+0.26 mg/L 2,4-D为大花海棠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2.6%.组合MS+1.01 mg/L 6-BA+0.32 mg/L NAA对大花海棠不定芽增殖效果最佳,经验证,该配方的增殖系数为5.31,且误差仅为0.18%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黄丝郁金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以检验该种姜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结果表明,黄丝郁金种姜以种姜粗、种姜重、发芽率为主要分级指标划分三个等级:一级种姜种姜粗≥16 mm,种姜重≥10 g,发芽率≥99.00%,含水量≥70.00%,净度≥96.00%;二级种姜种姜粗≥12 mm,种姜重≥6
为了更好地利用具有紫色标记性状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紫红10 S,对其育性特征及制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转换起点温度低,符合水稻两系不育系的标准要求;其生育特征易于异交结实,制种易实现高产.通过大田繁种和制种实践表明,紫红10 S易于繁殖且具有较优的配合力.
以贵州原生的30种秋海棠为材料,对其可观赏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原生秋海棠观赏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花叶秋海棠(Begonia.cathayana)、秋海棠(B.grandis)、罗甸秋海棠(B.por-teri)、裂叶秋海棠(B.palmata)、歪叶秋海棠(B.augustinei)、蕺叶秋海棠(B.limprichtii)、紫背天葵(B.fimbristipu-la)、掌裂叶秋海棠(B.pedatifida)等8种秋海棠观赏价值最高,视觉美感甚强,园林园艺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建议重
本实验以房山紫堇种子为材料,对种子外部形态进行描述,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种子内部结构,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种子萌发率低的原因.使用不同发芽温度与不同GA3浓度设计正交试验,以筛选房山紫堇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房山紫堇种子自然发芽率低主要是由于外壳坚硬与自然环境温度较低导致,发芽温度为30℃且GA3浓度为1800 mg/L组合的发芽率最高,平均为28.3%.
为建立垂丝海棠组培快繁体系,对垂丝海棠最适外植体、外植体消毒方法、腋芽萌发、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驯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春梢嫩枝茎段为外植体,70%乙醇消毒30 s+2%有效氯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处理12 min,外植体污染率仅1.11%,死亡率仅2.22%,存活率高达96.67%;腋芽萌发与生长最适培养基为WPM+10 mg/L GA3;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0.5 mg/L IAA,有效增殖系数为4.5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0.25 mg/L NAA,生根率可达92.22%,平均根条数5.
以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为材料,进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行株距分别为30 cm×30 cm、27 cm×27 cm、30 cm×20 cm、27 cm×20 cm、23 cm×20 cm和20 cm×20 cm 6个处理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行距20 cm的产量高于27和30 cm行距,株距则以23~27 cm为佳.
采用SHMM模型分析了2020年浙江省早籼稻联合品种比较试验参试新品系的稳产性、 适应性和各试点的辨别能力.对嘉兴试点各参试早籼品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1938属于高产稳定性材料,台早19-114、 绍籼1905和甬籼811属于低产低稳定性材料.试点中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辨别力最强,其次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辨别力较低的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