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 1996 年和 2001 年两个时期的 Landsat TM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选取斑块密度、斑块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指标,对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研究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1 年间,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面积减小,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景观分布趋于均匀。
其他文献
1.草粉:监区猪场的灰灰草,粉碎成长度1~2厘米的草粉。2.好氧微贮菌种:规格:250克/袋,可处理干草粉1000千克。3.生石灰。4.食盐。5.其他:塑料布、水等。
江南地处卑湿,外感湿邪为患,多有夹杂证。"绍派伤寒"以六经融三焦,寒温一统;辨证重湿,施治主化论治。湿的停滞,皆因气的不运,运气的方法,临床以辛苦淡并用,上中下同治。即为"宣
“绍派伤寒”作为一个学派自立于医林,有着她学术上的特色,本文就其主要学术思想之特色浅述一二。
针对目前四川藏区免费教育的电力人才实践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核心,以继电保护专业为例,构建了‘‘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三层次实训体系。该实
疾病治疗与调护为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关键,这是已故徐荣斋先生在《重订通俗伤寒论》调理诸法中提出,并充实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今天读来仍感实用。徐荣斋先生治学严谨,专精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