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官制尊右尊左考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汉中央官制中,"尊右卑左"似乎已成定说,一直为谈及这一问题的史家所承认.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二十一,"尚左尚右"条中说:"两汉尊右卑左,久为定制".但事实却不尽如此.东汉姑且不论,尊右尊左的问题,在西汉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帝王的更迭,封建王朝中权力的再分配等诸多因素,而有着或"尊右"或"尊左"的差异.简言之,西汉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朝臣班次的尊卑情况,从时间的前后看,是前朝尊右,后期尊左.一、西汉官制中前期尊右卑左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在丞相一职的变化上.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丞相开始设置二职分右左时,王陵担任右丞相,即正职;陈平担任左丞相,即副职.而当刘邦妻子吕雉"欲立诸吕为王"时,佯装征求诸大臣的意见,右丞相王陵一味死守刘邦生前所订立的"非
其他文献
文艺复兴史对我国史学界来说,似乎已是一个"老化"的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和简单化倾向.例如,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多层次性认识不足,对人文主义者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探讨甚少,对西欧各国文艺复兴的特点、差异及相互关系和封建统治阶级在文艺复兴中的作用研究不够.本文只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粗浅考察,以期从一个侧面揭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论题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史范围,为避免与西欧其它国家的文艺复兴史发生混淆,文中所用的"文艺复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不仅与其各自对日作战的战略需要,而且与其各自对待国内问题的立场、对中国前途的看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两党不同的立场和政策导致了对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完全不同的构想.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影响中国内部的政治发展,以配合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美国所提出的关于解决中国内部政治斗争的方案,实际不可能被国共两党中的任何一党所接受.因此,要理解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就需要弄清中国方面的情况,深入研究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
中国近代军事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学科体系,但这方面的研究却起步甚早.鸦片战争甫告结束,就出现了一批研究战争失败原因和探讨御敌方策的著述.1842年9月林则徐在兰州致友人姚春木、王冬寿的信,是近代最早从军事上总结清军失败原因的文献之一,信中提出的"剿夷八字要言"是近代反侵略军事思想的最初表述.同月刊刻的魏源《圣武记》,是近代最早一部研究清军军史、战史的著作,次年一月刊印的《海国图志》,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主张改革清王朝军队和清军调遣成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事业,曾希望与美国实行合作.但令人失望的事实使它逐渐认识到,美国政府为了其自身利益所制定的对华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不相容的,从而由争取与美国合作转为与之斗争.在这一斗争中,毛泽东提出并发展了两大阵营对峙,争夺中间地带的理论,并从国家安全与建设的民族利益出发,作出了"一边倒"的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华的影响已在列强中独家称雄.仅以中国海关关册的统计,1946年美国在中国的进口贸易中已占57.16%,为各国对华贸易之冠.此外,美国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将势力渗入到中国的领海、领空与内河.当时,美国挟华以遏苏,蒋介石靠美以反共,双方利益出现了某些交叉点.然而,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全中国范围内的胜利已成定局.在对华政策上,华盛顿面对着一个新局面.
1945年至1955年的中美关系史是中美两国史学界都十分重视的课题.然而长期以来,两国学者却没有机会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这样的时机终于成熟了.1986年10月20目至25日,由北京大学和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两国学者的对话促进中美关系史的研究.会议引起了中美两国各有关方面的瞩目.
东夷及其史前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古文明中究竟占有何等地位?这个问题,从西周以来在"万世一系皆源于黄帝"的思想影响下,人们总认为只有中原的民族和他们创造的文化才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而其它地区,如东夷人和东夷人居住的山东地区,则是落后的.东夷人来自中原,东夷人的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才发生发展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西周、特别是春秋以来的文献资料对东夷人的历史文化的记载很少,并夹杂着许多贬抑的内容.就这样,东夷及其文化"落后论"的帽子一直戴了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它只是由中正品评本地人士,并以其品状作为吏部授官的重要依据,以保证士族有作官的资格和特权.而对于士人由何种道路进入仕途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些也不属其管辖范围.因此,要对魏晋南北朝的选举制度作全面了解,就必须研究入仕道路.
《宋史·龟兹传》和宋代以前各正史的龟兹等传有很大的不同.从《后汉书·班梁列传》开始,记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班超废龟兹王尤利多,立白霸为王,此后龟兹王室大多以白为氏:如同上书列传所载,东汉延光三年(124年)龟兹王名白英;《晋书·龟兹传》载,秦苻坚时(337-385年在位)王名白纯;《梁书·龟兹传》载,"太元七年(382年),秦主苻坚遣将吕光伐西域,至龟兹,龟兹王帛(白)纯载宝出奔,光入其城,立帛纯弟震为王而归";《魏书·龟兹传》载,"龟兹国,其王姓白,即后凉吕光所立白震之后";只有《北史》所
1906年5月9日,清政府外务部突然发给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一个札文,内称:"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六日,奉上谕:户部尚书铁良著派充督办税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著派充会办税务大臣.所有海关所用华洋人员统归节制.钦此.相应札行总税务司查照钦遵,并转饬各关税务司一体遵照可也."这是个晴天霹雳.根据这个文件,四十多年来一向由总理衙门大臣统辖的海关改归税务大臣统辖了.这个变化引起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波动,各国商人以及与海关洋税有关的债券持有者都极度不安,而海关洋员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显然,海关隶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