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小剂量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

来源 :贵州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wf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小剂量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PANSS评分、认知功能及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观察组(同时服用小剂量喹硫平)各4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认知功能评分、血清BDNF水平变化、肝功能指标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NS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小剂量喹硫平能够有效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助于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可提升患者体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同时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药物治疗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功能变化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生殖中心就诊病例共48例,根据病史及生殖中心流产原因筛查结果分为A组(n=10)、B组(n=16)、C组(n=12)、D组(n=10)四组.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于室温下梯度离心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特异性丝裂原(葡萄球菌蛋白A)及细胞因子(IL-2)共培养,刺激B淋巴细胞增值及分泌功能.细胞悬液培养5d后,一部分细胞悬液用MTT法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于96孔板中加样200 μL,每个样品设置3个复孔,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日益明显.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地延长有效药物的使用期,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