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环境条件下,结皮层和0~20 cm土层中的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芽孢型细菌、有芽孢型细菌和细菌总数量为:原生环境区>生态恢复治理区>水土流失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为:原生环境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水土流失区;在生态恢复治理区中有些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接近或超过原生环境区;原生环境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反映出草地的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高于水土流失区;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
其他文献
冬水田生态系统在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长期淹水,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中国温室效应有重要贡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地区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获得冬水田休闲期CH4、CO2、N2O的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5.37mg·m-·2h-1、81.88mg·m-·2h-1、0.01μg·m-·2h-1。同时研究发现,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土壤温度和水分
配制不同浓度的猪粪浸提液,自然放置,以观察在猪粪有机污水中适宜生长的浮游藻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污水经过一定时间均有藻类生长,并且形成水华。各浓度适合生长的优势藻类不
阐述了环境中PAHs的来源、性质和分布,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反应器)治理受PAHs污染环境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该技术优先研究的领域
现代标志设计不断演变,在其内容和形式上都注入了新的血液,随着设计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时尚化、民族化、人性化、国际化的新趋势.
采用微库仑法研究了环境水体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02mgCl·L-1,添加标准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9%—103.8%,变异系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