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隆肛蛙种群分布与密度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综合方法,对隆肛蛙繁殖期及其种群分布和密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隆肛蛙一般在11月底进入冬眠,次年惊蛰前后苏醒,海拔越高进入冬眠时间越早、苏醒时间越迟。隆肛蛙蝌蚪期较长,能以蝌蚪度过越冬期。隆肛蛙栖息地主要为小溪、河流、森林、灌丛和稻田,种群分布海拔区间为500~1 800 m。分布密度为1只/hm2,种群密度很小、数量很少,究其原因为隆肛蛙自身生物学特征限制和人为因素干扰。
  关键词 长青自然保护区;隆肛蛙;种群分布;密度;栖息地;陕西洋县
  中图分类号 Q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26-02
  Abstract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7,field surveys and indoor feeding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reeding period an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Rana quadran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na quadranus generally entered hibernation at the end of November and regained consciousness in the next waking of insects.In the higher altitude,the hibernation time was the earlier and the recovery time was the later.Rana quadranus had a longer tadpole period and could spend the wintering season.The habitats of Rana quadranus were mainly creeks,rivers,forests,shrubs and rice fields,an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range was 500~1 800 m.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was 1 per hectare,the population density was very small and the number was also small.The reason for this was the limit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na quadranus and human factors.
  Key words Changq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Rana quadranus;population distribution;density;habitat;Yangxian Shaanxi
  洋县位于秦岭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1′~108°30′、北纬33°12′~33°22′。洋县北部为长青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5′~107°55′、北纬33°17′~33°39′。洋县海拔500~3 071 m,处于北亚热带北缘,季节性变化明显,具有雨热同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汉江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水系分布较密,存在农业灌溉系统污染问题。年均温、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3.8~15.1 ℃、813.9 mm。
  隆肛蛙(Rana quadranus)属无尾目蛙科蛙属,是我国著名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等于1960年鉴定发表的新种,其名源于肛部周围皮肤膨胀呈方形囊状泡隆起这一性征。汉江水系、稻田、湿地、灌丛和森林是隆肛蛙产卵、蝌蚪发育变态、幼蛙活动的重要场所。隆肛蛙体形壮大,瞳孔略方形,趾端球状和趾间满蹼等特点与棘胸蛙类极相似。与其伴生的蛙类有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黑斑侧褶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u)、合征姬蛙(Microhyla mixtura)、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u)。隆肛蛙肉质肥美,天敌种类众多。近50年来,由于其種群数量较少、分布区较小,蝌蚪生长、发育、变态期长,面临的自身特征、人为和自然威胁限制因素较多。以往对隆肛蛙的研究虽有报道[1-2],但洋县区域关于其越冬期、种群分布和密度的研究尚属空白。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笔者在洋县进行了隆肛蛙野外调查和人工饲养观察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总结如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和抽样
  调查范围和抽样涵盖了隆肛蛙所有生境类型、地理分布区间。包括洋县党河(海拔500~600 m)5 km小溪两岸、茅坪镇至九池(海拔700~1 400 m)河流两岸、华阳镇至长青自然保护区柏杨坪(海拔1 000~1 800 m)区间森林环境以及华阳镇至长青自然保护区杨家沟(海拔1 000~1 400 m)草地、灌丛和森林环境。社区调查面积为300 hm2,长青自然保护区调查面积为300 hm2。繁殖期每月调查1次,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进行不定期观察。另外,辅助以饲养观察。
  1.2 全面记录
  全面记录野外和人工养殖环境下隆肛蛙生活史数据资料,包括繁殖期抱对、产卵、孵化,蝌蚪生长、发育、变态、上岸;栖息地水深、测量水流以及暴雨山洪;水质清澈程度和有无污染源(目测)[3];食物丰富程度(根据水生动物数量确定);海拔、天敌和人为干扰(公路、挖沙、放牧、捞鱼等);气象因子;每间隔3 d调查1次水潭水深、面积、水质、补水状况及水生动植物情况[4-5];汉江两岸蛙类栖息地状况。   1.3 人工养殖观察
  野外捞取卵、蝌蚪养在水坑内,日夜观察孵化、生长、发育、变态等过程及其时间[5-6],注意体色与体长变化,并与野外情况进行对比。
  1.4 调查因子和记录方法
  受气候和海拔的影响,每年蛙产卵时间有些变化,调查因子选择海拔高度、小生境、繁殖时间、孵化时间、生长发育表态时间、体色特征栖息地概况、天敌状况、极端气象因子、水文特征、水质状况和特殊状况。记录方法采用访谈、样线调查、样方调查和记录表等。
  1.5 调查数据和因子的处理方法
  隆肛蛙产卵在水面下部,形状近似片状的单层。根据正方形面积推算产卵量。以2 cm×2 cm的卵数推算整个卵带的数量;用称重法计算蝌蚪数量,全部蝌蚪的数量通过30 只蝌蚪的重量推算;利用幼蛙刚上岸聚集在水潭边的生态习性,依据1 m×1 m小样方幼蛙数推算整体活动区数量[5,7];成活率(蝌蚪变态为幼蛙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隆肛蛙冬眠期和繁殖期观察
  隆肛蛙一般在11月底进入冬眠,次年惊蛰前后苏醒。4—8月抱对繁殖,产卵量为200粒左右,卵质较其他蛙类坚硬。由于其种群数量稀少,一般喜欢在较大的湿地、河流产卵,观察统计的样本较少,对其产卵量的调查结果尚不明确。
  2.2 隆肛蛙蝌蚪生长发育期调查
  隆肛蛙蝌蚪呈褐黑色,体长,尾巴长(其他蛙类蝌蚪体长一般<5 cm,隆肛蛙蝌蚪体长在7 cm左右),头部尖,一般在水面中部活动,能在一般流速的河流中游动。隆肛蛙蝌蚪生长发育期长,能以蝌蚪状态越冬。隆肛蛙蝌蚪变态前体形瘦长似鱼状,颜色变浅。由于隆肛蛙喜爱在较大的湿地、小溪和河流产卵,蝌蚪易被流水冲散,蝌蚪活动生长区域较大、较分散。这也给统计蝌蚪数量、成活率带来困难。
  2.3 隆肛蛙蝌蚪变态期观察
  野外调查发现,隆肛蛙蝌蚪变态前期体色变浅,脊部呈现淡绿色带,两侧淡白色。冬季测量蝌蚪体长约7 cm,未见出现前后肢,相比其他蛙类变态期前后肢出现时间较晚。由于冬季水温低,蝌蚪不活跃,易被其他水生昆虫如水螳螂、水鳖捕食。加之隆肛蛙肉质肥美,鱼类天敌众多,因而成功完成变态的隆肛蛙蝌蚪数量极少。
  2.4 隆肛蛙种群分布和密度调查
  隆肛蛙种群分布和密度调查结果包括亚成体和成体2 个部分。野外调查样带样方汇总统计分析发现,隆肛蛙栖息地主要为小溪、河流、森林、灌丛和稻田,种群分布海拔区间为500~1 800 m,分布密度为1只/hm2,种群密度很小、數量很少。究其原因,一是隆肛蛙肉质鲜美,是很多蛇类、鸟类和昆虫的食物;二是隆肛蛙蝌蚪生长发育变态期长,相对需要更稳定的生长环境,对生态环境要求更严格;三是隆肛蛙更偏爱流速不大的小溪和河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拦河坝和水库导致水流变化较大,影响其繁殖成活率;四是天然的小溪和河流由于降雨极易导致洪水泛滥,影响其繁殖进程。
  3 结论与讨论
  隆肛蛙一般在11月底进入冬眠,次年惊蛰前后苏醒,海拔越高进入冬眠时间越早,苏醒时间越迟。隆肛蛙蝌蚪期较长,可以以蝌蚪度过越冬期。隆肛蛙栖息地主要为小溪、河流、森林、灌丛和稻田,种群分布海拔区间为500~1 800 m。分布密度为1只/hm2,种群密度很小、数量很少,究其原因为隆肛蛙自身生物学特征限制和人为因素干扰。
  4 参考文献
  [1] 费梁.中国两栖动物图鉴[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0-247.
  [2] 潘涛,周文良,史文博,等.大别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4,49(2):195-206.
  [3] 夏坤,吴民耀,周凤,等.五种蝌蚪口器及舌鳃骨的结构比较[J].四川动物,2012,31(4):593-597.
  [4] 王静,杨东,袁朝晖.合征姬蛙体色特征及其环境指示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247-248.
  [5] 师杜鹃,麻友立,袁朝晖.泽陆蛙蝌蚪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8):270.
  [6] 杜小如,孙亚群,袁朝晖.两栖动物资源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5(9):274-275.
  [7] 马伟锋,刘伟,袁朝晖.洋县饰纹姬蛙种群分布与密度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15):234.
其他文献
“60多万亩地全部受灾,其中81%重旱,19%轻旱;县内134座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到了‘死水位’状态,约有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前不久,媒体报道湖北红安旱情时如是说。
摘要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实验教学改革是在原来的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以期使学生全面感受生猪生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畜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动物科学;猪生产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背景氧化应激(OS)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OS损伤在IHD防治中至关重要。花旗松素(Tax)具有抗炎、抗肿瘤、抗OS作用,但其抗OS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的探讨Tax
目的从伊朗农村居民的角度探讨社区参与农村健康教育的障碍。设计其是一项定性研究,采用传统的内容分析方法,于2016年3—10月进行。设置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数据记录、
测量“两线一地”工作接地电阻的正确方法王培松吉林省农电局(130021)近年来我省相当一部分试验单位中,存在着测量工作接地电阻误差大,甚至所采用的测量线本身就不正确,测出的数值是个“
乞,即讨也,丐,本有给予、施舍之义。至于八仙中的铁拐李,金庸笔下的洪七公等神丐,自然就另当别论。前者是一次元神出游,回来寻不着肉身,见林子中有一具饿殍,便饥不择“身”,从此成了乞丐模样,实在是误打误撞。至于后者,用时髦一点的话,只能说是一种扮酷了。  话说丐帮,也是种武林帮派,跟其他黑社会组织相去不远。今天又见丐帮。不同以往,这次同一节车厢居然来了两拨,他们的分工显然出现问题。我坐在蓝色的软椅上,
看完贵刊在今年第6期(上)刊发的专题策划《成都城乡统筹中的民本语境》,我仿佛看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情景在成都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背景原发性肝癌为致死率高的肝脏恶性肿瘤,肝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而常规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超声造影操作复杂且有创,因此探寻新型的检查方法是大势所趋
全世界的卫生系统正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卫生系统的改革包括内容和过程,内容涉及卫生系统结构的变化,过程则指制订变革的策略。本文反思了澳大利亚医疗保健系统的发展,并从其
为充分发挥浦优22大穗型杂粳新组合的高产潜力,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模式,从而为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不同施氮总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基蘖肥与穗肥的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