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出版”改变出版物鉴定模式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区块链” 出版生态 非法出版物 出版物鉴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将运用到出版行业。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1]。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所以,对区块链技术的合理利用,将会是出版业未来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诚实与安全”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发展于物联网,是基于物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领域,一方面物联网拥有共享数据库,另一方面,因其技术赋予互联网内部足够的安全性,“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征赋予它应用于现实领域的更现实的含义——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使之具有了“可信任”的禀赋和基础,所以丰富的应用场景里,区块链基本上都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与传统的分布式存储有所不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二是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更新数据。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也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因为从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2]
  二、从出版物鉴定的视角看区块链下的出版生态
  三要素如果把区块链技术与出版活动的三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分别结合起来,就是:“区块链+编辑”“区块链+复制”“区块链+发行”,并由此构成“区块链+出版”。区块链与出版的深度融合,能够打造出版行业全流程健康生态。在这种健康诚实的生态环境下,一切“违规”“非法”的痕迹都会成为白纸上的污渍暴露无遗。当我们为出版物鉴定中的诸多定性问题而徘徊难决的时候,区块链生态为出版物的合法性判定提供了异常的便利条件。
  区块链技术在出版活动的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运用了,如在著作权保护和出版物印刷方面都已有所尝试。
  (一)区块链技术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运用
  区块链技术在版权方面应用于数字版权领域,可以对作品进行鉴权,证明文字、视频、音频等作品的存在,保证权属的真实、唯一性。作品在区块链上被确权后,后续交易都会进行实时记录,实现数字版权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为司法取证中的技术性保障。例如,美国纽约一家创业公司Mine Labs开发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元数据协议,这个名为Mediachain的系统利用IPFS文件系统,实现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主要是面向数字图片的版权保护应用[3]。
  如果区块链技术能运用在出版物出版选题、三审三校等各个环节,那么这个区块链技术的延伸即可以验证搜索各链条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合法性与非合法性,为侵权盗版“验明正身”。
  (二)區块链技术在印刷方面的运用
  区块链在印刷方面的运用,目前主要用于包装印刷上的防伪溯源。如印包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伪溯源平台或者智能包装云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将商品原材料情况、商品生产过程、仓储与流通过程、营销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写入区块链,且每一条信息都拥有独立的区块链ID,附有数字签名和时间戳,这样包括原产地、生产商、渠道商、零食商、品牌商和消费者整个商品流通环节的第一个参与者的信息在区块链中均可被记录和查看,且不可篡改[4]。物联技术将产品原材料情况、商品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通过扫描二维码整合呈现,“区块链+”使之具有产业链内全流程可追溯的真实性。印刷用纸情况、印刷油墨重金属情况、印制企业情况、印刷开机时间……利用“区块链+印刷”进行出版物的合法性溯源和鉴定较之前的人工调查、查询,效率无法比拟。
  (三)区块链技术在发行方面的运用
  “区块链+发行”主要掌握出版物印制后的流向。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也可以天然结合。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并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该领域被认为是区块链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方向[5]。
  区块链通过结点连接的散状网络分层结构,能够在整个网络中实现信息的全面传递,并能够检验信息的准确程度。这种特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联网交易的便利性和智能化。区块链+大数据的解决方案就利用了大数据的自动筛选过滤模式,在区块链中建立信用资源,可双重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并提高物联网交易便利程度,为智能物流模式应用节约时间成本。区块链结点可独立参与或离开区块链体系,不对整个区块链体系有任何干扰。区块链+大数据解决方案就利用了大数据的整合能力,促使物联网基础用户拓展更具有方向性,便于在智能物流的分散用户之间实现用户拓展[5]。如出版单位印刷了多少册出版物,共发行了多少册,最后到书店又有多少册。一方面通过智能分析掌握各类出版物销售情况,进行出版物选题的市场引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印制发行的总量解决盗版盗印的鉴定问题,查找非法盗印出版物及其销售途径。
  三、从非法出版物的主要形式探索“区块链+”的应用
  “区块链+出版”运用在出版物鉴定方面,会给出版物鉴定带来深刻变化,大大提高出版物鉴定的效率和效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产品的迅猛发展,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消费市场。一些不法书商正是看中了文化产品的大市场,采取盗版、盗印正式出版物, 假冒、伪称出版单位, 批发、零售非法出版物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还损害了人们的利益。有些出版单位由于盗版侵权的比较多,几家出版单位建立侵权盗版联盟,有的出版单位有专门部门常年在外处理侵权盗版的工作。但当前出版法律、法规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也给监管和维权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出版行业的推广和发展,“区块链+出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实现出版的可追溯管理,动态监管。   (一)非法出版物的主要形式
  非法出版物的形式主要有: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名义印制的出版物;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并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在社会上公开发行而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承印者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出版物;其他非出版单位印制和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以“买卖书号、刊号,违反协作出版、代印、代发规定从事出版投机活动”印制的出版物;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编辑出版的“内参”或内部信息资料;擅自公开发表、出版、发行内部涉密信息或境外媒体的报道、文章,以及互联网上未经证实的信息出版物;出版单位以外的单位、个人出版的“名录类”出版物;除国家批准进口的印制成品外,凡在市场上销售的没有来源识别码的激光数码储存片;未经批准擅自印刷或者复制的境外出版物。
  (二)利用“区块链+出版”鉴定出版物
  从非法出版物的主要形式来看,利用“区块链+出版”鉴定出版物,给鉴定工作带来更丰富的鉴定渠道、更开阔的工作空间,可以选择从最科学的角度进行鉴定,可以解决长期以來鉴定工作在某些环节很难解决的被动局面。如区块链技术可以保存出版单位什么时候报的选题、作者,责任编辑,三审三校;印刷主管部门的书刊印刷的三联单,哪个印制企业印制的,印刷时间和开机人,装订情况,印刷了多少册,运出去了多少册,发行出去多少册,书店进货和销售了多少,区块链在各个环节都记录着证据,就是想修改也会留下痕迹,而且要修改链条上的所有环节,给伪造者增加了难度,区块链上每一个信息都可以成为鉴定的依据,也给执法机构留下可追溯的证据。如总发行的出版物数量超出印刷批准的量,多出的部分应属于擅自印刷;还有,书商跟出版单位合作出版的,如果出版单位放弃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放弃了审读环节,那鉴定机构就可以判断其做法是否为违规行为,并给出相应的鉴定意见。另外,对出版单位出具的出版情况证明,鉴定机构也可以根据链条上的信息来判定出版单位出具的证明是否情况属实,并把情况反馈给行政管理部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鉴定效率,也解决了一些鉴定机构跨区域核实出版情况无法得到回复和推诿的问题。
  “区块链+”将为出版业生态净化带来全新技术支撑,为每一个出版物发一个“身份证”。这必将对扰乱正常出版秩序的不法商人给以沉重打击,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文化权益,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当然涉及商业秘密的问题,应当在技术上做好处理,如控制信息发布圈层,普通消费者扫描只能看到部分出版情况信息;为鉴定机构、文化执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能识别二维码内特殊图形的终端设备扫描器,通过外加权限码就能了解出版全链条上的高圈层信息等,防止发生泄密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上线的通告[EB/OL].(2019-01-28)http//www.cac.gov.cn/2019-01/28/c_1124053347.htm.
  [2]阿迪瓦特·德什潘德, 凯瑟琳·斯图尔特,路易斯·列皮特,等.理解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挑战、机遇和未来标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12).
  [3]吴健,高力,朱静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J].广播电视信息,2016(7).
  [4]樊凡.从探索到落地 “区块链+印刷”爆发在路上[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6-24.
  [5]徐艺娜.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产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分析[J].数码世界,2018(4).
  (作者单位系中宣部质检中心)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伴生菌诱导的云南松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基于HS-SPME-GC/MS前期的分析结果,用8种云南松主要挥发性成分作为气味源,用多臂嗅觉仪测定云南切梢
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挖掘的方式首次从重寄生拟盘多毛孢cr013菌株中获得了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并利用NCBI、CDD、Clustal W、MEGA 7.0等生物信息软件对获得
区块链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安全可信等特点,可为解决出版业面临的难题提供突破路径。本文以去中心化出版平台Scriptarnica为例,分析其去中介
近1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持续鼓励、推动和支持下,各出版单位出版了一大批回应历史、讴歌时代、解析主题的图书。这些图书,在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发表或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与战略规划出台之后推出,为党和群众提供了学习指南、政策解答和行为遵循;在党、军队和国家若干重大纪念日或庆典日时推出,烘托了气氛、回顾了历史、激励了后人。  主题读物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丰富了图书市场,形成我国出版工作一个鲜明的
关键词:医学译著 医学学科 选题策划  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中,译著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医学图书而言,更是如此。现代医学起源于西方,西方医学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提高至2019年的77岁。但我国医学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初期基础薄弱,目前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因此,在着力出版医学原创图书的同时,引
关键词:图书出版 对外传播 中国故事 人才培养  “讲好中国故事”是培育文化自信、实现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是21世纪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增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主题出版 大众化 实现路径  主题出版早已成为我国出版工作的新常态。自2003年起,新闻出版总署每年确定一个出版主题,实施主题出版工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已于2020年12月1日印发的《关于编制“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和2021—2030年国家古籍规划的通知》中对新时期的主题出版工作做了相关部署。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本文通过梳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十三五"期间的成果、经验,总结出版社的特色发展道路,以往鉴来,为更好地创造下一个五年更加辉煌的成绩打好基础、迈好起步。2021年,是"十四五"开
关键词:中华学术外译 翻译质量 传播效果  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我国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公室(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办,现称国家社科基金工作办)自2009年开始策划并调研外译项目,后于2010年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下简称外译项目)。[1]外译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别之一,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增进国
为了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刊特提出以下要求:1.《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应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文件提出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