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等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在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网络党建媒介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网络媒介互动性强、辐射广;网络的隐蔽性便于开展监督;高校学生受教育水平高且思想活跃;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着学制短、流动性强的特点适合开展网络党建。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重视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努力提升网络党建平台建设水平;提升对网络党建的机制建设;加强网络党建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
一、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学生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新局面、新形势、新特点,高职院校需要在原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在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也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且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什么是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呢?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就是利用的联网技术对传统党建工作在信息传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是将新媒体等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传统党建领域的新发展。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学生党建媒介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更能吸引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党建工作效率。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是将传统党建的工作内容进行网络信息化,相比较于传统通过会议、交流会等形式的党建活动来说,网络化能拥有更加多元、灵活、丰富的咨询和信息。传统党建拘泥于单一和相对固定的模式,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内容形式呆板,难以吸引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效率可以提升的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而通过网络媒介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利用的平台和信息多元丰富且十分便利,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容易让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生党建活动,更易于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二,网络学生党建互动性强、辐射广,形式更受高职院校学生青睐。在过去常规的党建活动中主要是以学习文件、阅读时政新闻、建设党建宣传窗口、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宣传党的相关路线、方阵、政策等。但这些传统的党建方式却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与度较小,无法涵盖所有的党员同志而且这种传统的宣传形式无法吸引年轻高职院校的学生。网络学生党建的便利性为党员和党组之间建立了一条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桥梁,能够让信息畅通做到无缝对接。上级党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上传相关的党建资料,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信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喜欢自由追求个性的心理,能让学生更易接受。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便于开展网络监督。网络的一个大特点是隐蔽性强,隐蔽性强的特性有利于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互相监督,以及普通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匿名监督可以让广大高职院校更好的行使监督权,让广大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常自省以改正工作中的缺漏和不足。以“90后”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学生崇尚公平,追求平等,实行网络党建监督能够做到信息灵敏、监督渠道畅通,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务信息的公平公开,可以消除高职学生对党务工作的神秘感,拉近党建工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四,高职学生使用网络频率高,需要在网络方面进行思想引领。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务接受速度高,是使用网络的频率高的群体。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群体他们崇尚自由、个性,对纪律的要求与其他群体相比比较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上又容易形成信息的动摇与混淆。高职院校亟需从网络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往积极健康方面发展。
第五,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学制短、流动性强,需要网络党建加强教育管理。普通高职院校基本是三年学制,且第三年大部分院校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从普通学生发展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至少需要两年的培养考察周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校时间较短,学生党员的培养周期短,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等日常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开展学生网络党建就可以克服这一问题,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党性修养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90”后大学生几乎离不开网络,将互联网技术与党建相结合,一定能吸引追求新鲜的大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出比以往传统党建模式更好更强的效果。在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1、网络党建平台建设不足。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都加入到网络党建工作的建设中来,但是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网络党建发展缓慢,效果亟待提升,网络党建较于传统党建的优点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有些院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专职网络党建人员的缺失,导致网络党建平台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第二,有的院校存在黨建网络平台自从建设好后,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是没有更新过。第三,有些院校的党建网站设计粗糙,千篇一律,版面简陋,缺乏吸引力。正是由于党建网站设计方面的缺陷,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党建网站难以“吸粉”。第四,各层级党建网站之间关联性不强,难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对网络学生党建重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第一,有些院校对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不重视,认为它不是一定要开展的党务工作。存在着上级有要求有检查才临时突击建设的情况,并没有将网络学生党建平台建设列为日常党建工作中去,创新更无从谈起。第二,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网络党建工作还停留在网站建设上,还没有充分发掘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第三,没有组织负责网络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没有新思维、新创意的加入。高职院校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学生网络党建工作。 三、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1、重视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第一、领导重视。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最高领导核心学校党委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和重视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并将这一工作理念层层向下传达到每个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部门。第二、经费支持。高职院校要在经费方面给予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专门的支持,没有经费支持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加大对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经费支持,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必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成效。
2、努力提升网络党建平台建设水平。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建设党建网络平台,完善网络党建机制设置是完成网络党建工作的基石,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織作用的必要保证。高职院校党建网络平台建设可以以党建微博、空间、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党建知识宣传。党建网络平台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符合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思想建设和娱乐性相结合以吸引年轻群体。例如《人民网》等国内建设水平较高的网站就是各大高职院校学校的学习榜样。
3、提升对网络党建的机制建设。当前网络党建工作在各个高职院校的运行并不十分顺畅,存在着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这种情况对网络党建工作的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只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的规范性才能提升网络党建的效果,从长远长效的角度出发才能确保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
第一,高职院校需要从党委层面重视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统一全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由学校党务工作部门牵头,统一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建设自上而下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各基层部门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加以创新发挥。这样可以避免各部门各级党组织的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努力实现上下多层级和点面相结合的学生党建网络体系。第二,学生党建网站的内容建设上需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版面设计需简洁大方,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第三,为了让各个高校党组织重视学生网络党建的发展,可以制定网络学生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将网络学生党建开展的情况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计入各个党组织的年度考核中去。
加强网络党建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各项工作成功的保证,没有合适的人才一切工作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实施。各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选拔人才、重用人才,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政治过硬,也需要精通业务技能、熟悉党建工作、愿意为党组织服务。只有将这些专业人才纳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网络党建工作中,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可以在党员群体中成立网络社团,吸收具有一定党务知识和网络技术方面特长的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青年人对网络新事物更为敏感而且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源、教师资源,对网络党建社团成员进行培训,让网络党建社团成员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主干力量。
参考文献:
[1]储志新 王欢.推进网络党建工作科学化高效化的对策[J].人民论坛,2015,02
[2]徐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0
项目基金: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BS1464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丹(1987.9-),女,福州人,汉族,大学本科,助教。目前就职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
一、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学生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新局面、新形势、新特点,高职院校需要在原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在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也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且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什么是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呢?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就是利用的联网技术对传统党建工作在信息传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是将新媒体等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传统党建领域的新发展。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学生党建媒介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更能吸引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党建工作效率。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是将传统党建的工作内容进行网络信息化,相比较于传统通过会议、交流会等形式的党建活动来说,网络化能拥有更加多元、灵活、丰富的咨询和信息。传统党建拘泥于单一和相对固定的模式,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内容形式呆板,难以吸引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效率可以提升的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而通过网络媒介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利用的平台和信息多元丰富且十分便利,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容易让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生党建活动,更易于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二,网络学生党建互动性强、辐射广,形式更受高职院校学生青睐。在过去常规的党建活动中主要是以学习文件、阅读时政新闻、建设党建宣传窗口、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宣传党的相关路线、方阵、政策等。但这些传统的党建方式却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与度较小,无法涵盖所有的党员同志而且这种传统的宣传形式无法吸引年轻高职院校的学生。网络学生党建的便利性为党员和党组之间建立了一条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桥梁,能够让信息畅通做到无缝对接。上级党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上传相关的党建资料,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信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喜欢自由追求个性的心理,能让学生更易接受。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便于开展网络监督。网络的一个大特点是隐蔽性强,隐蔽性强的特性有利于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互相监督,以及普通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匿名监督可以让广大高职院校更好的行使监督权,让广大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常自省以改正工作中的缺漏和不足。以“90后”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学生崇尚公平,追求平等,实行网络党建监督能够做到信息灵敏、监督渠道畅通,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务信息的公平公开,可以消除高职学生对党务工作的神秘感,拉近党建工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四,高职学生使用网络频率高,需要在网络方面进行思想引领。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务接受速度高,是使用网络的频率高的群体。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群体他们崇尚自由、个性,对纪律的要求与其他群体相比比较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上又容易形成信息的动摇与混淆。高职院校亟需从网络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往积极健康方面发展。
第五,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学制短、流动性强,需要网络党建加强教育管理。普通高职院校基本是三年学制,且第三年大部分院校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从普通学生发展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至少需要两年的培养考察周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校时间较短,学生党员的培养周期短,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等日常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开展学生网络党建就可以克服这一问题,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党性修养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90”后大学生几乎离不开网络,将互联网技术与党建相结合,一定能吸引追求新鲜的大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出比以往传统党建模式更好更强的效果。在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开展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1、网络党建平台建设不足。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都加入到网络党建工作的建设中来,但是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网络党建发展缓慢,效果亟待提升,网络党建较于传统党建的优点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有些院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专职网络党建人员的缺失,导致网络党建平台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第二,有的院校存在黨建网络平台自从建设好后,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是没有更新过。第三,有些院校的党建网站设计粗糙,千篇一律,版面简陋,缺乏吸引力。正是由于党建网站设计方面的缺陷,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党建网站难以“吸粉”。第四,各层级党建网站之间关联性不强,难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对网络学生党建重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第一,有些院校对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不重视,认为它不是一定要开展的党务工作。存在着上级有要求有检查才临时突击建设的情况,并没有将网络学生党建平台建设列为日常党建工作中去,创新更无从谈起。第二,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网络党建工作还停留在网站建设上,还没有充分发掘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第三,没有组织负责网络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网络学生党建工作没有新思维、新创意的加入。高职院校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学生网络党建工作。 三、高职院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1、重视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第一、领导重视。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最高领导核心学校党委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和重视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并将这一工作理念层层向下传达到每个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部门。第二、经费支持。高职院校要在经费方面给予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专门的支持,没有经费支持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加大对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经费支持,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必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成效。
2、努力提升网络党建平台建设水平。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建设党建网络平台,完善网络党建机制设置是完成网络党建工作的基石,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織作用的必要保证。高职院校党建网络平台建设可以以党建微博、空间、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党建知识宣传。党建网络平台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符合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思想建设和娱乐性相结合以吸引年轻群体。例如《人民网》等国内建设水平较高的网站就是各大高职院校学校的学习榜样。
3、提升对网络党建的机制建设。当前网络党建工作在各个高职院校的运行并不十分顺畅,存在着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这种情况对网络党建工作的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只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的规范性才能提升网络党建的效果,从长远长效的角度出发才能确保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
第一,高职院校需要从党委层面重视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统一全校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由学校党务工作部门牵头,统一网络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建设自上而下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各基层部门的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加以创新发挥。这样可以避免各部门各级党组织的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努力实现上下多层级和点面相结合的学生党建网络体系。第二,学生党建网站的内容建设上需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版面设计需简洁大方,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第三,为了让各个高校党组织重视学生网络党建的发展,可以制定网络学生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将网络学生党建开展的情况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计入各个党组织的年度考核中去。
加强网络党建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各项工作成功的保证,没有合适的人才一切工作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实施。各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选拔人才、重用人才,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政治过硬,也需要精通业务技能、熟悉党建工作、愿意为党组织服务。只有将这些专业人才纳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网络党建工作中,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可以在党员群体中成立网络社团,吸收具有一定党务知识和网络技术方面特长的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青年人对网络新事物更为敏感而且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源、教师资源,对网络党建社团成员进行培训,让网络党建社团成员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主干力量。
参考文献:
[1]储志新 王欢.推进网络党建工作科学化高效化的对策[J].人民论坛,2015,02
[2]徐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0
项目基金: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BS1464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丹(1987.9-),女,福州人,汉族,大学本科,助教。目前就职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