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讥后世的“祥瑞”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咱们的好多媒体对“祥瑞”皆有习惯性的青睐。即使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东西,一经渲染,穿凿附会,就成了好事情好年景的兆头或象征。眼看离“奥运”越来越近了,关于“奥运”的“祥瑞”也越来越多了。且说前个时期轰动神州那号称身价五百万的“奥运蓝宝”,它当然得“应运而生”“横空出世”了。出世便出世吧,而有“知情人”偏要说“这枚产自中国的奥运蓝宝本身就是一种天意和奇迹”。
  “天意”,最容易激起集体一致广泛的赞美,反正投鼠忌器,谁都明白,拂了大家的兴致,是最不识趣的鲁莽汉。懂行的都知道,所谓的“知情人”就是耍笔杆炮制新闻的某某而已。我们的媒体上多的就是这种“知情人”。是知“国情”,还是知“民情”?是无意的宣扬“天人感应”,还是存心以讹传讹?十二生肖轮回转,每年似乎都应该有些形不似而神又不似的玩意适时出现。
  古代的有些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祥瑞”表示老天对人们的嘉奖,“祥瑞未著,咎征乃臻”。两者必居其一,所以历代缺乏自信心的帝王亟须这种精神上的仗恃,最渴求这些能标志或预示政治清明百姓乐业的虚假的东西,譬如被剧作家炒得“圣明”得不得了的雍正。
  雍正元年八月,有大学士奏称:“江南、山东出产的麦谷大多双歧、双穗,蜀黍有一本四穗的。这都是皇上圣德之所感召,请宣付史馆。”雍正自然同意了。官员们受到启发,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田文镜奏报河南所产谷子有一茎十五穗的。雍正很高兴,说“这是忠诚任事感召天和”。其他官僚闻风而动,也不甘落后,大幅度多报。一时热闹非凡。就这方面而言,雍正比不上他的老爸,康熙倒一直认为讲求“祥瑞”是“贻讥后世的事情”。而我们的一些同志却比雍正更相信这些无稽之兆。
  大概因为以前民间有语曰:“诬神者殃及三世。”再加上长官很少有不喜欢属下时不时诞生些吉祥物来粉饰“盛世”的,故而种种“祥瑞”得以传宗接代发扬广大。
  在澳门回归之前,曾有媒体报道:“有人于某山中,忽然一组拳头大的奇石,其上‘澳门’二字一气呵成,‘回归’一词上下呈现。”因为“奇石”与全国人民的意志有关,所以它的真实性就不容置疑了,就很少有人大煞风景去追究这块“奇石”是否巧夺天工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斗争的结果,竟然还是“天意”所致!
  2003年,有报道称:在贵州平塘发现了一块“救星石”。巨石的右侧有“中国共产党”五个繁体字,且它们全是天工造就。文章称此为地质石刻奇观。还说“救星石”奇迹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是“表达了群众对党最朴素的爱戴之情”。貌似抬高共产党的身价,却反而给共产党蒙上了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迷信而浅陋而幼稚,好心帮了倒忙。
  社会依靠理性而进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的任务也不该仅仅是挖空心思迎合懒于思考者的胃口。我们的媒体除了满足长官的虚荣心,除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是不是还应该进行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引起我们对“祥瑞”背后更多的思考?■
  图:陆华 编辑:盛汉卿
其他文献
我们是2004年购买的闵行区中春路3455弄的南郊别墅,但自2005年入住后发现,这里群租现象十分猖獗。今年春节后,更是有很多民工拿着大包小包入住。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下,恢复小区的安宁。谢谢!”    2007年2月27日,当记者进入“上海综治”网查看治安投诉时,发现有关“群租”的投诉占了很大的比例,上述内容正是一位自称liangyin789的居民当天给该网站的反映。  同一天的投诉中还有一条是有
“我爸是李刚”一夜间成为网络流行语。人们对一起醉驾引起的车祸案如此高度关注,其蕴涵的社情民意之深刻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    汤啸天上海政法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编审  究竟应该谁怕谁    区区小官的“官二代”李启铭,之所以在肇事之后嚣张地报出父亲的名字,是因为其深知这句话足以“震住”在场的群众。也许有人认为李启铭是酒后失言,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看到,酒后吐真言的神奇作用是用被害人的生命和鲜血,
相对而言,研究者、收藏者比较容易辨别银币臆造品。简而言之,所谓臆造品就是历史上从未铸造过的银币,伪造者以某些银币真品作为借鉴,臆造出一些奇诡的样式。例如附图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就是非常典型的臆造品。  光绪丁未年,即光绪三十三(1907)。该年,度支部造币总厂试铸有丁未大清银币银元,各省分厂中仅有吉林省铸有丁未光绪元宝银元,样式均与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臆造品截然不同。伪品面文“光绪银币”,本欲糅合大清银币
成千上百万的外来人员走进大都市打工,或是走进许多城市家庭生活,他们能否适应这个城市发展已成社会关注。当他们生存的观念与法治文明相互冲撞时,尊严、生命和罪恶的搏杀往往显得如此复杂和残酷……    2007年12月的一天,笔者随同电视台摄制组去上海嘉定某村,采访了一个外来媳妇扼死亲生儿子的悲剧。    善良婆婆对媳妇没有一句贬言    二层楼的院落,白墙黑瓦。一楼没有多少摆设的大厅里,坐满了前来安慰的
三国魏末文学家嵇康知名“养生论”,指出:  “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并提出例证云:“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现实生活表明,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类离自然
2009年12月24日:  蔡志强第一印象    得到消息说,今天蔡志强因涉嫌受贿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根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反贪局安排,今天一早我陪同上海电视台的人员摄录宣布逮捕的过程。今天让上海电视台来拍摄,并不是采访,只是为一审判决后播放专题片留下现场资料。  网上炒作他酷似《蜗居》的主角宋思明,甚至猜测宋的原型就是46岁的蔡志强,并将他的照片与担任市长秘书的宋思明对照,两人都低
他叫许反帝,一个曾经制造过惊世大案的17岁少年,因盗窃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8件国宝级文物而被判处死缓。在消逝了26年后,许反帝于2009年10月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此时的身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她叫许瑞凤,原长沙教育学院的法律老师,一个因用溺爱培养出“江洋大盗”而“名扬全国”的知性母亲。她出狱后又着魔似的陷入怪圈,划地为牢,第二次用沉淪的母爱将儿子许反帝送进“心狱”。    法律教师培养
当“医疗”与教育、住房并称为压在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时,医改的呼声便没有停息过。  “看病难、看病贵”。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让中国人走上了从温饱奔小康的道路,然而,医疗却在高、精、坚技术的装备下,变成乏有温暖的全民健康“奢侈品”。高昂的医药费用,紧张的医患关系,不均衡的医疗资源,等等,无不使老百姓对看病心生畏惧。  正因如此,当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并获国务院批准,发出将对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待遇问题
老实说,对于“陪聊”国人想必并不陌生,某种程度上,自从有了“三陪”这一地下色情行当,“陪”这个字也基本算是被彻底糟蹋了,但凡与“陪”有关,即便不是直白露骨的色情活动,至少也和“情色”脱不开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陪聊”这个上不得台面,多少有些打色情“擦边球”的行当,居然堂而皇之地转正,甚至还成了正当职业,不仅令人意外,简直要让人大跌眼镜了。成了正式职业的“陪聊”会否成为“三陪小姐”的“新马甲”,会
好习惯是人生的助力  年轻的时候,沈从文很叛逆,父母给他取名“从文”,可他不爱读书,总打架。父亲只得将他送到部队受约束。  沈从文在部队遇到执掌湘西大权不久的陈渠珍。沈从文读过私塾,识文断字,被陈渠珍留在身边当秘书。陈渠珍不留胡须,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看起来不像带兵打仗的长官。陈渠珍的办公室、军部会议室有很多书,他经常看到夜深人静。沈从文觉得陈渠珍带兵打仗就够了,看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这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