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缘分

来源 :孔子学院(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ngl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不知所措的情况:怎么办,说什么,应该等一等还是赶紧去做。做好选择不容易,我们总是害怕做错,因为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但我们总是思考:究竟是什么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不是遇到一个人、经历一件事,靠的都是缘分?
  我想讲讲我来中国的故事,看看是不是缘分。我从小热爱异国文化。可是,我的兴趣通常是短暂的,就像在石滩上一颗接一颗捡石头寻找珍珠一样,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就结束了。
  2008年,刚18岁的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虽然之前去过很多国家,但亚洲对我来说一直是未知领域。刚来北京我很吃惊:我没法看懂中文写的标牌和广告,没法跟别人聊天,中国文化和历史对我来说也是一片空白。作为一个性格开朗、喜欢交各国朋友的人,我感觉到非常不自在。当然,后来我去了中国很多地方,了解了文化,交了中国朋友,也体验了中国非常先进的交通,吃到不少美味的菜,但是这第一印象我是永远忘不了的。当时,我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属于我的“珍珠”。
  这算不算缘分?
  很遗憾,作为喜欢中国的我,我的人生却一直跟中国无关:我身边没有朋友学汉语或研究中国,我的专业也不会涉及到中国,没人能分享学汉语的经验,没人能给我指导或提出建议去哪学习、怎么学习、怎么来中国等等。这种情况持续到有一天我去朋友家里参加元旦晚会,当时我认识了一个正在学中文准备去上海留学的女生。她帮我解决很多困惑,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去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学汉语。就这一个小建议决定了我之后所有的选择,也就这样我第一次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这算不算缘分?
  参加了孔子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的夏令营之后,我又回到莫斯科,但我的心却留在了北京。回去之后,我沒有一天不想中国。那种思念的感觉甚至让我改变了我的日常习惯,疏远了父母和朋友,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我感觉到一周上两天汉语课己经无法满足我,于是我决定额外报名俄罗斯东方大学开设的中国学专业。谁知道,这所学校因俄罗斯教育改革很快就被关了。我最终决定申请中国奖学金来中国留学。申请过程也不是很顺利,获得奖学金之前我经历了因各种原因的四次拒绝。但我的坚持和决心帮助我最后取得成功。
  这算不算缘分?
  来中国后,我不仅走遍了北京还去了不少地方:内蒙古、香港、澳门等。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提高了听力、写作和阅读能力,不再害怕汉字。这两个月我学到的东西比在莫斯科的一年里学的还要多。
  有人说我为了来中国留学放弃了这么多太不理智,甚至任性。但我想,中俄关系发展趋势良好,了解两国国情和两国语言的人才绝对有前景。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优秀,绝对不担心找不到好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为两国友好关系做出一定的贡献。虽然,我眼前的目标是顺利拿下HSK5级,但我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有一个开始,就像我的中国留学梦从一个元旦晚会开始一样,需要坚持和努力,还有……缘分。
  我在去少林寺旅游的路上,一边向往着这片从小梦想到达的地方,一边写下这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缘分,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是好是坏,都不用失望。只要有理想牵着你走上梦想之路,什么困难都是小事。
其他文献
我是2009年第一次来北京的。那时候,为了提高汉语水平,我参加了短期暑假班的学习。虽然只待了短短的三个星期,但是我深深地爱上了北京。当时,我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再到北京学习或者旅行。2015年,一个令我喜出望外的机会终于来了,我可以再次来到北京,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研究生。  来北京之前,想到自己总算能使用在印尼学习的汉语跟中国人打交道让我很兴奋。但是来北京后,我发现虽然在印尼学了那么长时间,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