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创新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获得创造成果的能力,是一般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征表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教学等方面谈一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例如,在讲授化肥的有关知识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设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应提高化肥产量;而化肥产量的增加必须消耗更多的能源,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只提高化肥产量不行,必须创新,使学生联系到生物技术和转基因工程、农村的秸杆还田和燃料沼气化以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多个角度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自评,在学生课堂练习之后或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过程中得失和感受,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然后再对自评给予评价,让学生获得满足。对于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要保证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多一把尺子,就会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1.让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学习了制氢气的实验之后,让学生设计实验室制CO2的实验。可首先问学生产生CO2有多少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再让学生选出实验室制CO2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求同思维。最后,让学生运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设计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2.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如为了保护环境,对课本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勇于评判,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探究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善于通过学习的发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我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时,把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行研究质量守恒的探索性实验。
  4.把课内实验向课外延伸。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展实验时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实验空间,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拓展实验内涵,把实验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如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后,让学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自行设计制氧气的装置,甚至可以充分利用家中的器具,设计出类似的装置,让学生开展竞技活动,让他们自行上台演示自己的成果,介绍设计的原理。
  5.重视化学实验史的教育,化学家的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重视课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学生分组绘制一份“化学报”,要求有刊头、有插图、有所学的化学知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形式可以各异,内容可以不尽相同,格式不限。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自己的化学知识系统化,并形成了自己的创见,最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召开化学活动会、表演化学小魔术、竟猜化学谜语等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课外布置作业,教师应把化学习题和作业变成训练和应用。教师要善于留意和学习现代科技和生活知识,并不断充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把作业改为生活小实验,习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作业具有趣味性、合作性、开放性。如学了化学基本仪器后,让学生回家找一些可替代的废旧用品进行改装。学习了空气的污染这段内容后,可让学生分组对身边的环境进行小组调查、分析,甚至写出调查报告,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既在生活中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勇于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载体,积极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摘要:口头表达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如何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 英语教学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 策略     口语交际是指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受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的社会活动。这是衡量语言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多年来一直进行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我们教师一直在加强对学生口头交流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英语
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广大英语教育同仁孜孜不倦地讨论的话题。在当前全面推行“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形势下,教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突破转化学困生这一难关。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尤其是升入初二后,学习任务加重,其错误的情感态度观念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不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得到改正,导致其对英语的厌倦感、恐惧感与日俱深,甚至完全放弃英语。为了对症下药,应该先来分析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