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桦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西部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在西南桦木质素合成中的作用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西南桦中克隆得到1个具完整开放阅读框的肉桂酰CoA还原酶基因(BaCCR),该基因全长975 bp,编码324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西南桦CCR蛋白序列与胡桃、欧洲栓皮栎、梅、甜樱桃的蛋白序列相似性均在80%以上。BaCCR拥有CCR蛋白的NADP结合域和底物结合域KNWYCYGK。进化分析表明,BaCCR与梅、甜樱桃、亚洲棉、葡萄聚为一个枝系。转录模式分析表明,BaCCR基因在根和小枝中高量表达。
其他文献
对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93个无性系子代林9年生的测定表明:云南松无性系子代林生长量明显高于对照,无性系子代林的树高、地径、单株材积、冠幅和枝下高平均值分别超过对照9.79%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
基于2012年发表的司马永康-陆树刚系统,本文报道了木兰科植物新组合50个,其中:木莲属(Manglietia Blume)1个,南盖木属(Dugendiodendron Lozano-Contreras)4个,厚朴属(Houpoea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地类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积累状况及差异特征,分析了珠江源头区典型流域占马地不同退化地类(灌木林地、疏林地、耕地及荒草地)恢复治理后土壤剖面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恢复16a后,6种恢复地类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累积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荒草地、云南松疏林地、滇青冈林地、萌生栎类灌丛、板栗林地、坡耕地,剖面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为探讨冷蒿及其根际土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采用5个浓度(0、0.25、0.50、0.75与1.00mg/mL)的冷蒿及其根际土的浸提液对5种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中苜一号、阿尔冈金、新疆
为探讨不同植被模式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建水县小关村石漠化治理区的云南松纯林(疏植、密植)、干香柏纯林(疏植、密植)、云南松-油杉混交林、马尾松-干香
以单叶刺槐母本(A1-1)及5个叶形产生明显变异的半同胞子代无性系(A21-1、B24-3、A15-1、A16-1和C23-1)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测定各无性系样本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