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践行《弟子规》 良好习惯早养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是我们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事情,因此我园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建设之中,让中华文学在诵读中浸润幼儿的心灵,在亲近国学、感受经典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弟子规》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世和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好教材。我们发现该课程的许多特点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有着传统教材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弟子规》包含孩子日常生活应遵守的各种规则,教育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起居饮食、穿着打扮,如何读书学习,如何做事、与人相处,如何面对不良环境等。这些,对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园在各班开设《弟子规》诵读课,带领孩子潜心诵读,指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熏陶,使孩子在诵读过程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创造氛围,将诵读活动穿插在孩子一日活动中进行
  每天早晨十分钟,让学生诵读《弟子规》。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教幼儿朗读,诵读时,只需要眼睛看,耳朵听,身心放松嘴里跟着念就行。这种直觉的学习方式,能让脑的压力得到舒解,身心达到安定和平衡。同时,反复诵读一篇文章,能训练幼儿的注意力,提高识字能力。
  每天午餐前,让孩子们诵读“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并告诉小朋友,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独特的营养成分,是我们成长所必须的,虽然有些食物我们不喜欢,可是我们要想聪明、健康,就要吃了它,你们想变得健康,更聪明吗?孩子们都齐声说想。
  每天午睡起床后,教室里播放《弟子规》歌曲。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规范行为。音乐听完后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离园前十分钟诵读,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自己反省:“今天早上你是否自己起床,上学来的时候和老师同学打招呼了吗,早读你认真了吗?吃饭时你是否安静就餐,等等”好的方面学生自己给自己得一颗星,做得不好不能得。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表现好的孩子贴上奖章,并请孩子自己说说获奖的原因,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自己的每天变化。
  二、采用多种诵读模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设计一系列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的活动方法,如:故事导入、情境表演、动画播放等多种教学模式,采用“跟读法”、“吟唱法”等诵读方法,使用开火车,小指挥、接龙、对诵、赛读、角色表演读等丰富的诵读形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诵读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诵读,获得发展,接受经典的熏陶。
  三、贵在落实,重点突出
  每周确定一个主题,选取弟子规中的一句话,理解含义,学习落实;该主题成为该周的幼儿行为规范。如:
  第一周内容是整理书籍。源于《弟子规》中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一年级小朋友还没有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往往是书本随手放,找书一团糟,经过培养,看课外书的同学也知道把书整齐的放回书架上了。
  第二周内容是培养孝敬父母。源自《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结合一些孝顺故事来学习,要求学生要把它落实在行动中,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能和父母顶嘴发脾气等,来到学校后互相说一说自己在家中做了一些什么事。
  第三周内容是学会读书。落实《弟子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在教孩子们诵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告诉孩子们,读书有三个要领,也就是读书时眼睛要看着书本,嘴巴要读出声来,心还要专注在课本上。如果心不专注,想着其他的事情,那么就会妨碍我们读书的效果。又比如:在诵读“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时,我教育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定要坚信自己通过努力,定会成功。
  第四周内容是整理物品。落实《弟子规》“几案洁,笔砚正”。要求幼儿每次上课前和下课时都要把桌面上的书摆放整齐,并由小组长检查,根据各组摆放情况为各组加分。
  四、让榜样引导,让坚持促进
  为了激励幼儿好习惯的培养,我们设计了美德评奖制度,在班级设计一个“美德箱”,今天你在学校受到老师表扬了,那么你就填上你的的学号,在大家的监督下将学号放入美德箱内,表现越好,放的学号次数就越多,抽奖的几率也会越大,抽中的同学,就是本周的“美德之星”。班级设有一棵硕大的德育树,“美德之星”的孩子,可将照片贴在班级的德育树上,这是孩子心目中的最高荣誉。
  总之,我们通过诵读经典的尝试,孩子们受益良多,诵读《弟子规》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让《弟子规》真正对一个人产生影响,那就需要长时熏修。俗话说:“学贵力行”,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学一句,背一句,实践一句。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力行《弟子规》,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继而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行。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下面我结合平时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3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讲话,激趣导入  1、介绍前一段时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深入,校本教研这种学校常规机制备受瞩目,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校本教研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更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特色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我校把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校内广泛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一、营造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  现在,当你走近校园时,便有
经调查发现我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场面热闹了,那种教学形式单调、耗时低效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也存在着片面追求方法翻新而不务实效的现象。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特别明显。究其原因,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摸索太少,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教学结构的不合理等造成的。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标的呼唤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让语
“情趣”,词面看是指情感与兴趣的综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趣”的释义是“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当情趣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词时,这里的“情趣”则是指学生在 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和趣味,包含学习的兴趣、理趣、志趣,以及与学习内容、过程相关的情感。“情趣课堂”是一种使学生感到,是生动活泼、智慧流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笔者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及这样设置的原因,再结合自己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得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有力载体;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数学教科书提供了许多练习题,是课堂练习的主要题目来源,用好这些习题,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在这些练习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精心设计练习的形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活动中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小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徒手体育游戏能满足他们这些特点。  一、徒手体育游戏的优势  徒手体育
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等优势。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满足了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一、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生活是人生经历的自主积累和人性情感的真实体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脱离实际,空话连篇。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迎接社会的挑战,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激发了学生主动追求成功的热情。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关键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素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