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走,拾起美好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旅行,迷恋旅途中的风景,享受在路上的感觉。旅行,两个人一起挥霍青春,让浮躁的心得到平静。
  初中,在一次聚会中我认识了她。当我们闲聊时,我告诉她我爱大海,也爱旅行,没想到我们一拍即合,许下“十年”之约。
  第一站 鼓浪屿——深深海洋
  有时,我在想,大学毕业后的某天,你突然来到我家楼下,大喊我的名字,对我说:“我们一起去完成‘十年’之约吧!”然后,睡眼惺忪的我拖着行李箱和你踏上旅程。
  我见过一次大海——幽蓝、干净、壮阔、从容……宛如倒过来的天空。
  我想,鼓浪屿的海亦是如此吧!
  清晨,蔚蓝的大海被朝阳披上一层薄薄的金纱;几只海鸥穿过云霞,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海面上涌起层层浪波,汹涌的海水冲击岩石,像在演奏一首雄浑的赞歌……
  “大海,我们终于来啦!”我们一起在海边振臂高呼,赤脚奔跑,累了就坐在海滩边拿起相机拍照,将欢乐的瞬间定格成永恒。
  离开时,我们在海滩上留下字迹。虽然海水会带走它们,但至少我们记得曾来过这儿——“十年”之约的第一站,鼓浪屿。
  第二站 丽江——幽幽古城
  你说,你这辈子最爱的地方是丽江。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段很美的文字:“丽江,是梦——人们离天堂最近的梦,一个隐隐浮现的梦,一个华而不实的梦。有人在这里邂逅,有人在这里疗伤,有人会来这里,选择遗忘,或者被遗忘,然后从这里开始流浪,又或许终止流浪。”
  幽幽古城,安静美好。清清河水穿过一座座小桥,空气中飘荡着悠扬的乐声,垂柳倒映在湖中,交错纵横……仿佛走入人间仙境。小巷深处,缕缕炊烟伴着金色阳光缓缓升起,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妇女正在河边拍打衣服……我们也融入这温暖的情境中,回望十年间走过的路程,即使曾有过失望,但一想到身旁有彼此陪伴,便释然了。
  幽幽古城,欢快和乐。夜幕降临时,我们换上姐妹装,走在青石板路上,来到河边,在河中放上河灯,让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驶向远方。前方,篝火燃起,我们与纳西族人载歌载舞。
  时光荏苒,陪伴依旧。年华终将流逝,但我们会好好铭记这段美好旅程——我们的“十年”之约的第二站,丽江。
  第三站 布达拉宫——虔诚信仰
  站在中国西北的红山上,仰望布达拉宫,鲜明的藏式风格同山体融合,壮观巍峨。我们终于来了,用虔诚的生命向你膜拜。
  布达拉宫,我们旅程的最后一站。
  等时间过去,慢慢回想,那些流逝的青春如同一幅幅美好的图画。
  尽管现在离我们的“十年”之约还有五年,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和你背上行囊,去看没有看过的山,走没有走过的水……
  时光未逝,美好未拾,“十年”亦在,我们一同等待出发的那天。
  指导老师:卿国庆
其他文献
巴金先生在《家》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身体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却不可以。  这本书中,觉新被囚禁在家中,跟外界联系不上,眼巴巴地拿着报纸看窗外人头攒动。巴金先生这么形容这位热血青年:觉新的心灵是从未被禁锢过的,他年轻、热烈、直率、莽撞。若说有人将他禁锢在家内,他也是决不妥协的。他会走出这个“家”,走出这个对于他来说没有丝毫意义的、由冰冷的砖头砌成的建筑物,愤怒地走到那些呼唤时代良知的人群当中去。这不
秋日的一个傍晚,我坐在大学校园操场高高的看台上,静静地看着落日挂上树梢,远方的天空中燃烧着片片晚霞。白天,操场上,轰轰烈烈地举行过运动会,同学们兴奋的尖叫声仿佛还回荡在空气里,此刻几个稀稀拉拉的背影却把操场的空旷一下子放大许多。  夜色坐在飞鸟的翅膀上,悄无声息地慢慢包围过来,操场东边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里传来肯尼·基演奏的萨克斯名曲《回家》,渐渐抚平我的情绪。  台阶上散落着枯黄的树叶,飒飒秋风吹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跟外婆一起度过的。  我喜欢跟在系着花布围裙的外婆身后,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外婆并不高,但足以给予小小的我极大的安全感,她就是我的守护神。  我对贤惠能干的认知全来自于外婆。外婆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爱穿素净的衣服,脸上常常挂着微笑,让人想起她年轻时文静的模样——嘿,要不怎么会被我那帅气的外公惦念着呢?外婆总是在厨房里忙碌,我则喜欢蹦蹦跳跳地去厨房,抬头问她:“外婆,今天吃什么
都说冬天来了,春天便不远了,但我还是关注着日历、树木、人们的衣着等一切可以向我提供春之讯息的事物——大概是因为太思念了罢。  人还真是善变,不知满足,每到一个季节便想着下个季节的好。之前,我盼望着冬天降临,想看一场大雪,尝尝雪花的味道,现在却时时想着一觉醒来就到了万物复苏、春风拂面的季节。  说起来,冬天刺骨的寒风逼得我只能缩在房间里,接不上地气,闷得我实在发慌。走在路上,脚掌告诉我这不是地,而是
一  “慢点儿跑,一点儿女生的样子都没有!”  “轻点儿,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用力摔门!”  ……  “哐当”一声,我麻溜地出了门,身后传来妈妈的几声叹息。  我提着手提袋,来到云和家门口,伸手准备按门铃,却又停下来。  一周前,我下楼帮妈妈取快递,在电梯里遇到云和的妈妈。阿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问我云和最近在学校里表现得怎么样。  作为上下楼的邻居兼云和的同桌,我用事实加评价的方式向阿姨描述云和的表
小编心语:如果说,前两期“大赛专栏·新星”你还没有看过瘾,那么本期集中放送的来自不同参赛试题下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一定会令你大饱眼福。你想不想与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竞高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在本刊与广大溪迷见面呢?快快拿起笔,参加“百变魔方”二O一四年度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吧!  我渴望去远方,不需要太远,珠江畔的一座城市就好。  在那里,生活着我的爸爸妈妈。  我有多久没有看见他们了?一本日历翻了又翻
从小,我胆子就小。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是上我最擅长的英语课,我也很少举手。看着身边同学高高举起的小手,还有回答问题之后骄傲的笑脸,我既羡慕又自卑。  后来,爸爸得知我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在回家的路上和我谈心。了解了原因后,爸爸并没有责备我。这时正好有一只在草地上觅食的小鸟,不知被谁惊起,“簌”的一声腾空而起,扑楞着翅膀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爸爸说:“你看那只鸟儿,遇到
我们  再不会回到  那个撕心裂肺的时刻  但  中国的辞海里  永远也抹不去“天灾”、“人祸”等字眼  我们  已挺起抗击6.5级地震的不屈脊梁  用13亿同胞的铁骨钢筋  撑起不安摇晃中的鲁甸  我们再不想回首  8月3日16时30分的一幕又一幕  民族家园一瞬间少了活生生的同胞  我们已奋战一个又一个昼夜  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怀抱  把你拥抱  尽管  一次又一次不测的风云将危险重蹈  
奶奶已到耄耋之年。好在,她除了耳朵不太灵光,身体倒没什么病痛,脑子也很清楚。自从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一直住在衡阳姑姑家里,每年我只有在放长假时,才能跟随爸爸回衡阳看望奶奶。爸爸对我说,老人健康是做儿孙的福气,应多回家看看。  按理说,儿孙满堂,且个个孝顺有出息,没什么烦心事,奶奶何来无奈呢?  以我为例,一年寥寥几次看望奶奶,由于她耳背,我们更多时候只能互相观望,努力猜度对方的想法。有好几次,奶奶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是我觉得《逍遥游》中与这部影片最贴合的语句,因为导演在发布会上曾这么说:“有一棵大树它8000年是春天,8000年是秋天,生命是一件很长的事情,你不要着急。”  而这部影片中的世界,就是神祇与人类共存,天的尽头是苍茫的海,车马缓缓,人声稀少。我们作为看客,在银幕外看着椿和湫长大,抉择,去面对责任、痛苦甚至是灾难,寻求生命的真谛,最后陷入生死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