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一起“拆”钢琴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听完我的讲座后急匆匆跑上台来问我:“老师,您说我家孩子现在学钢琴晚不晚?”
  “孩子多大了?”
  “都一岁零一个月了!”
  “啊!”
  我当时特别佩服这位妈妈“下手”那么早,但要让一岁的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钢琴前,我看还不如让他“砸”一会儿钢琴呢。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你带他玩乐高积木、看动画片讲故事,那是他们的最爱。在选择学习乐器上要从“小”人手,一岁多是孩子接触乐器的最佳年龄,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首选“袖珍”乐器,比如小小口琴、袖珍钢琴、竖笛、拇指琴等。这些乐器更接近于玩具,而且可以很神奇地发出乐音。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在3岁之前的乐器“训练”中,一定不能忽略音乐素养的熏陶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启蒙。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钢琴是很好的一种音乐启蒙乐器。现在家长为了让孩子学钢琴,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好像作用都不是特别大。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带着孩子“拆”钢琴的故事。
  有一次,我正在教一个孩子弹琴,弹着弹着突然琴键上有一个键不出声音了,而且这个音正好是这首乐曲的关键音。情急之下我决定把琴盖打开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打开盖以后,这个孩子感叹道:“哇!钢琴里面原来是这样子的!”
  那天,我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把钢琴里边的每一个部件讲了个遍,这期间我观察到这个孩子始终在认真地听我说、看、摸……还拿起这个不发声的琴键仔细地看,自言自语说:“这个东西怎么能发声音呢?”
  自从那次拆钢琴之后,这个孩子对钢琴谱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学习钢琴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
  当然,这种“拆”钢琴的方法不见得对每一个孩子都适用,有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但是转变得特别快,往往弄明白一件事之后馬上就想要弄明白下一件事,所以也不能保证孩子看到钢琴内部之后,就能够对钢琴产生兴趣。但是至少这是一种符合人性的、是一种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先入门。
  从那以后,无论哪个学生来上课,我都会先把钢琴盖打开,孩子首先就会被钢琴里那些敲击键盘的小榔头产生的不规则动作所吸引,之后我再向孩子提一些弹奏的要求,孩子就会欣然接受。后来我观察到,把钢琴盖打开学钢琴和把钢琴盖关上学钢琴,孩子的主动性差别特别大。也就是说,当我把盖打开的时候,很多孩子会一直专注地弹下去。
  简单总结我们“拆”钢琴的目的:能让孩子看到机械部分的原理,知道每一个乐曲的每一个音在什么位置上;最终让孩子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钢琴的持久性。
  李路 跨界音乐启蒙教育家。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素养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不容乐观。操舞类体育课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着艺术、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功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与审美观,培养其体育美学认知等,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创造力,具有较为强大的艺术素养教育功能。但是,操舞类体育课程的开设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其对提升大学生艺术素
摘要:网球比赛是一项观赏性很高的运动,竞赛过程中球员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备全面的技战术水平以及心理自控能力。网球发球是由技战术层面、心理层面以及体能层面构成的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合理的发球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控能力,使心理、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有效的相结合,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  关键词:心理因素;发球;网球;情绪  发球是实行技战术的开端,高质量的发球通常有利于掌控比赛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进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各个中职院校开始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运动就是啦啦操,其不光以时尚、动感、热情等优势吸引学生的目光,还会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向其传达乐观向上的精神,对舒缓学生心理压力、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得到体育老师以及学生的重视和理解。所以说,此文简要的阐述了啦啦操在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开展的现状,并
摘要:2000年初,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各大高校相继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在此种背景下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在足球课程当中实施开来,受国外教学思想的启发,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足球课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高校俱乐部是由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员自行结合为的团体,场地为各个高校的运动场馆,通过一项运动以俱乐部的形式将户外运动与课堂运动相结合在一起。在高校开展的运动组织,通过高校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