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应追求调解率——对调解率节节攀升的反思与批判

来源 :研究生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诉讼调解率节节攀升与法院对调解率的追求紧密相关。一些法院所发起的"零判决"竞赛活动,充分地说明了法院对调解率的极度追求。法院追求高调解率,易引发强制调解、违法调解等恶果。同时要求二审、再审的高调解率也是不符合司法规律的。除此之外,法院追求调解率,亦歪曲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本质。在大调解运动下,调解的政治逻辑遮蔽了其司法的逻辑。因此,科学看待调解率,褪去调解率的政治光环,取消对法官调解率的考核,严格限制调解在二审与再审中的适用,是我国调解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作为转型期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面临各国反补贴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与中国经济改革息息相关的国企改制中补贴问题上,补贴利益传递分析中的“市场标准”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
物之瑕疵责任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市政官告示,它在德国债法改革之前属于民法典债法分则买卖合同中的特殊规则,作为独立于债法总则部分的一般给付障碍法而存在。这一构建在理论和实
经济法当前的理论建构本身无法从法学逻辑上论证自身,逻辑论证的原命题多是经济学的而非法学的。本文立足于黑格尔有关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辩证法,从法哲学上追寻经
机票超售规则有其市场基础,不仅能够降低航空公司空座率而且能够在不提高票价的基础上赋予乘客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这一国际惯例在国内市场却面临困境。比较国内外航空客运市
罪刑法定与刑事政策有着不同的目标导向,但二者不应是分离的。对罪刑法定中“罪”的理解必须纳入政策性的考量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灵活性需求。构成要件作为罪刑法定的最重要体
职业公民代理是伴随公民诉讼代理制度而来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转型期矛盾的多发性,职业公民代理人在劳动、土地等纠纷中的不断涌现,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威胁着社会的
历经25年的耕耘与劳作、积累与锤炼,《研究生法学》终于迎来了百期华诞的日子。1986年,当《研究生法学》在小月河西、蓟门桥南破土而出时,今天在中国法学界叱咤风云的一些翘
期刊
我国少年司法政策之完善应遵循独立化路径,并运用政治系统和政策科学的方法。独立化路径是展开系统与科学方法的基本前提,而成熟学科中系统性、科学化的方法则是对学科独立发展
中止行为双重效力的认定对定罪量刑具有重大意义。拟从中止行为双重效力的构造特点出发,重点探讨先前实行行为的既遂标准以及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态度。在上述两个理论探讨
关于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要件证明责任的分配有多种学说,在实务操作上也不尽一致。对各个学说的比较分析,"统一说"中的"请求原因说"不失为一个恰当的选择。对于由此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