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新鲜血液”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宜昌市创新思路,在流动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积极为加强流动人员中党的工作探索新路径。2012年以来,全市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2400余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750余名。
  健全网络安新家
  深入调查摸底,做到“情况明”。利用公安、计生、民政部门工作信息平台,结合流动人员清查管理工作,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流动人员摸底活动,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员信息台帐,做到“户口信息、流动时间、工作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清楚,并实行动态化微机管理,建立优秀分子数据库,拓宽党员发展源头。
  加大组建力度,实现“广覆盖”。在“两新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地、小微企业等党建薄弱领域,采取单设、联合、挂靠等多种方式灵活设立党组织,力求不留空白点,使流动人员中的进步青年能够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全市1194家非公企业、482个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市外建立了流动党组织55个,做到人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哪里。
  构建组织网络,注重“全渗透”。以兴趣相似、行业相同、距离相近等共同点联系凝聚身边党员,分类分片搭建骨干党员发挥作用的“微组织”,推动党组织向新兴领域延伸渗透。以“微组织”为阵地,切实解决流动人员困难,树立先锋榜样形象,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开展“外强组织安新家,内建阵地聚新人”活动,形成组织与流动人员间的良性互动,在服务中发现和凝聚优秀人才,在流动人员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拓展党员发展覆盖面。
  选优训强育新人
  拓宽视野,变“近视眼”为“千里眼”。从外来优秀人员中“培”。充分利用城乡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加强对流动人员网格化管理,在城乡网格中发现能人,把他们培养成党员。从外出务工优秀人员中“育”。依托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外出青年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实行跟踪管理,探索培养农村青年入党、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新路子,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教育引导,变“等上门”为“引进门”。把发展党员工作关口前移,把培养教育工作做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前,从思想源头上开始引导。利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平台,定期向外出务工人员发布家乡发展变化、党的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调动广大中青年流动人员入党的积极性。
  强化服务,变“一头热”为“两厢情”。在流入地成立“流动党员联络服务中心”,以就业帮扶关爱流动人员,以生活解困凝聚流动人员,为流动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促使外出务工优秀人员找到了组织。在流出地开展“把支部会开在群众家”活动,高度关注农村“三留守”问题,推行把机关党组织会议开到困难群众家中,听取意见建议,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了他们加入组织的愿望。
  严把“三关”保质量
  严把入口关。积极推行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采取党员推荐、群众推选、群团组织推优和民主测评等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针对流动人员的特点和实际,明确提出“三个暂不发展 ”,即长期外出的暂不发展、无固定务工单位的暂不发展、工作成效不好的暂不发展,有效保证在流動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质量。
  严把程序关。严格发展党员审批程序,始终坚持“六个不批”,即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不批,未经党委一级集中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批,没有经过政审和政审不清的不批,入党手续不完备、材料不齐全的不批,团员未经团组织推优的不批,没有经过公示的不批,进一步细化党员发展程序和规定。
  严把评议关。重点联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和正式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的接收、转正等重点环节,都采取张贴公告、召开座谈会、上门家访及电话联系、发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在原籍地和务工地广泛征求村民群众及务工单位、同城老乡的意见,最广泛地实现“两地联动”。评议中,两地重点围绕素质、贡献、作风、守法四个方面进行,务工地的接收单位、公安、计生部门还要出具“鉴定”,严防“带病入党”。
  (作者单位:宜昌市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感觉太突然了,一时真的难以接受。”沙洋县滨江新区副职干部黄某被免职后说。  年初,一份特殊的“成绩单”震惊了沙洋官场:在沙洋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5年度综合考评和年度考核中,31名干部被诫勉谈话,其中12名被交流调整,5名镇(区)和县直副职被免职。  “就是要通过‘一状三例两考’,打破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激励干部竞进作为、奋发有为!” 沙洋县委
早春周末的午后。风轻气朗,乍暖还寒,小睡之后,身体仍有倦懒之感。百无聊赖之际,临时决定,出去走走,活动一下身子,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也算是初春郊游吧!  出得家门,略作踟蹰,便奔城南而去。十几分钟,两公里路程,即走出了小小的县城。把县城的喧嚣和嘈杂甩在了身后,融入自然和山水之间,人的精神、心情亦随之放松。溯小溪而进,听,溪水蜿蜒,潺潺有声;看,远山含黛,轮廓飘忽。  经历寒冬的乔木、灌木还在做
一组题为“温州文成寒碜县府大楼”的照片近日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发而走红。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跟近年来当地中学新校区、旅游集散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民生工程的相繼落成形成鲜明对比。  “寒碜”政府楼走红,敬畏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对很多地方来说,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或有不同,但有没有牢牢把握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民生疾苦为先,却是考验其能否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显形剂”和“试金石”
大悟县宣化店镇杏冲村与河南新县苏河镇、卡房乡接壤,是一个“脚踏两省,鸡鸣三县”的边远山村。“山大不长财,四季砍柴卖,贫困却无奈,姑娘嫁不来”,是几年前杏冲村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走进杏冲村,看到一条条水泥路逶迤穿行,如银链般将各个村落相连;一片片果园基地瓜果飘香,迎来了一拨拨观光采摘的游客……呈现出一幅繁荣生动的图画美景。  老山坡成了风水宝地  “你看,我家这土不溜的老山坡,现在成风水宝地了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需要,枝江市开通“枝江党员之家”微信平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互动,搭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交流平台,助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   欄目设置多元化。紧贴工作实际和需求,微信平台开设“权威发布”、“党建动态”、“党务百科”等3个栏目。其中“权威发布”栏目重点围绕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推送党建要闻、重要言论、工作部署和热点问题评析等内容;“党建动态”栏目主要推介基层单位党建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部署,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实践,是推动管党治党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组织部门,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组织部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执行者,要把“学”的内容作为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各级党委中心组
一个人的称谓不过是一种符号,本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较真,但一个时期以来,在党政机关称领导为“同志”的人越来越少,而称“老板”、“大哥”则颇为流行。应该说,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与党内的其他同志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将“老板”、“大哥”这种称谓用在领导干部身上,無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显得格格不入。  称谓折射作风,称谓关乎形象。“老板”、“大哥”等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
“带节奏”作为游戏术语,原指有经验的游戏玩家组织队友进行有攻略、有节奏的“征战”。在这种以合理布局、有序调动所形成新的作战形势下,“士卒”似被带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之中,大有焕然新生之感。这个痛快之辞很快被网友运用到另外的语境,指煽动群众,以使跟风。与原意相通之处是,依然保留其作为某种搏斗所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技术含量”。煽动不满,引发连锁反应等行为的得逞,必是施行者深谙心理节奏,明了诱惑的发生、施
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一代人,80后身上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明显呈现出个性强烈、注重自我感受、思维相对独立等群体性特征。“80后”公务员作为80后的一个特殊群体,或者说80后中的优秀分子,其心理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80后”公务员的心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性别差异、机关层级差异和工作时间长短的差异上。性别差异方面,女性“80后”更追求稳定,而不是工作的变动;更希望在机关工作,而不
孙四维2000年从汉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位退休后,被聘请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汉川年鉴》特约编辑和老年大学电脑班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他既甘当绿叶又主动作为。  上任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伊始,孙四维连续10天深入实际调查走访,与研究员、老战士推心置腹,共商研究会发展大计。2008年春节前夕,正逢连天大雪,他仍然坚持挨家挨户上门给老战士拜年。89岁高龄的秦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