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跳绳社团课程化的实践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跳绳结合了民族舞蹈、体操、爵士舞、传统武术、杂技、歌曲等当代元素的精髓,对开发小学生的大脑和提高身体素质帮助很大,已引起了众多体育教师的重视,许多学校已经针对课程化开展了实践研究。在本文中,我们丰富了体育社团活动的内容,尝试在小学开展课外活动,探索课程化实践活动中遭逢问题的解决举措,为社团后续发展课程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绳社团;课程化
  课后长期练习跳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胃肠功能,还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能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而且能不断创新课程内容,紧跟全球健身运动时尚潮流,提高办学质量,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社团课程化活动获得长足的发展。
  一、课程构建和课程目标
  跳绳项目低起点、多样式、大小难度均可,学生上手容易,其观赏性和挑战性较强,在校园推广和应用的价值较高。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班组跳绳、社团活动跳绳和校跳绳训练组成。学年的第一学期,将冬季锻炼集体跳绳和跳绳要求分配到比赛中,比赛内容挂钩教学内容。班级跳绳课为每个班级分配每周一次的跳绳,同一班级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同时,体育館被专门分配为跳绳班的专用场地;每周三下午安排跳绳社团课,跳绳社团课由具有专业技术的跳绳教师负责,在社团活动中协助孩子们学习很多跳绳姿势;学校对跳绳训练课每周培训2小时,对跳绳表演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整合,承担我校集体跳绳和表演的日常任务,跳绳运动的宣传策划和推广。
  教学目标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级:运动能力差、灵活性差、自学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本学段的学生而言,关键是利用跳绳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学段规定85%的学生有两种基本的跳绳方法能够掌握跳绳运动的特征。
  2级: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身体的运动能力也有所提高,注意力相对集中。本学段规定,80%的学生要掌握跳绳6种以上方法。对十人一组跳的动作和方法要了解。
  3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展的“黄金期”。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和运动能力。本学段强调多样性的跳绳内容。本学段80%的学生基本掌握了6种跳绳姿势,“8”字形跳绳和车轮跳由85%的学生掌握。跳绳创编法被75%的学生掌握,塑造了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情
  跳绳姿势的关键在于:
  个人跳绳、朋友跳、交互绳、车轮跳、长绳类。各班级的内容分布如下:
  一年级:一分钟双脚跳,30秒单摆,前后左右跳。
  二年级:摆腰跳、前提后踢、开并跳、交叉跳、朋友跳:一带一跳。
  三年级:摆式跳、前踢、天鹅、点足、点骑,芭蕾车轮花式:车轮绳基本跳、跳圈,长绳花式:十跳组(冬锻新项目)。
  四年级:踩绳、横敲、抬开、欢快、敬礼跳跃、车轮绳花式,长绳索花式:十人组跳(冬季锻炼跳绳项目)。
  五年级:左一脚、右一脚,滑步跳,大闸蟹车轮绳花式:换脚连锁,长绳花式:“8”字形跳(冬锻跳绳项目)。
  六年级:基本交叉式、侧交叉式、绕绳背交叉式、车轮绳长绳样式:“8”字形跳(冬锻跳绳项目) 。
  三、教学策略要恰当合理
  在教学跳绳的课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辅助跳绳课程化的合理途径。
  1~2年级学生只有弱小的运动能力,柔韧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它们适用于示范法和游戏法的教学策略。例如,在二年级的跳绳课上,在开并起跳学习时,首先根据视频向学生展示详细的姿势,这与通常的教师示范不同,我们可在一体机上观看学校学长们的示范动作,学生会有更高更细心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会更用心。在训练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时,可以将一次跳绳游戏引进课堂,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让学生对跳绳姿势更好地掌握。
  3~4年级适合基于竞争与合作的课堂教学。教师选择竞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跳绳学习。在学习集体长绳跳绳时,按顺序组织小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训练意识,取得意想不到的优异成绩。
  5~6年级难度较高的跳绳姿势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持续训练,降低了学生的兴趣。这时,采用创编自由合作法,让学生编排和创造一组已经学过的表演和技巧,通过班组表演、比赛或各种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合作研究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例如,在要求好歌曲和表演时间后,给学生1~2节课来开发和创作,然后用1~2节课来评价和改进他们的创作。学生的训练主动性大大提高,哪怕是很简单的姿势,也要练出来再说。展示、表演等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塑造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标准和组织协调能力,特别适合高段学生。
  总而言之,在小学,跳绳这一课外活动课程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一个总体目标,教师有教学方法,让跳绳课程的内容丰富和操作性强,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恭礼,林金龙.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9):12-13.
  [2]王冰,赵长泉,熊宗生.促进我校花样跳绳特色品牌建设的四个途径[J].体育教学,2018,38(05):29-30.
  [3]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我国由精准扶贫时期转入解决相对贫困的\"后扶贫时代\",教育发展目标发生相应转变,主要聚焦教育防止返贫以夯实乡村振兴,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赋能,落实\"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立的要求。教师质量提升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形象塑造是教师质量提升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步骤。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村一幼\"辅导员为考察个案,从情境视角切入,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24位村幼教师及13位重要他人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归纳,旨在塑造后扶贫时代乡村幼儿教师的
参考欧洲教师数字能力框架和国内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设计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205位在职中文教师进行调查,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考察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现状。结果显示:(1)研究参与者对数字能力的态度是正向的、积极的;(2)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呈现各维度发展不均衡态势,创新数字化内容、数据分析软件应用、解决数字化教学设备常见问题、基础编程知识、创作内容抄袭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待提升;(3)是否参加过相关课程培训对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年龄和学历对数字能力的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