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討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 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为20例,良34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 结论 选择外侧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 R274.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09-02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的基底部所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骨质的流失,出现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更高,轻微的外力就会导致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供来源于股骨颈部血管的逆向供应[1],股骨颈发生骨折后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出现骨折愈合不良甚至出现股骨头坏死。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更为重要,常规治疗骨折的方法效果一般,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成为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75~90岁,平均(83.5±5.5)岁;左侧45例,右侧15例;头下型28例,经颈型21例,基底型11例;病程4 h~7 d,平均(4.1±0.5)d。
  1.2?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皮套牵引,减轻患肢疼痛,完善术前准备,并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后排除手术禁忌。备用人工股骨头,直径38~54 mm。
  1.2.1?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患者健侧卧位,取解剖关系较为简单的髋外侧切口,在患肢伸直状态下,平行与股骨纵轴,在股骨粗隆隆起最高点处作直切口,长度约为7 cm,切开阔筋膜,与臀中肌粗隆止点中线处切开,近端顺着肌纤维的走形分开;于臀中肌止点处将臀小肌近端切断,并绕向前下方劈开小段股外侧肌,将关节囊纵行切开,剥离粗隆处的关节囊附着;于髋臼缘处“T”字切开关节囊后,充分显露股骨头,于股骨颈处截骨后取出股骨头,测量取出股骨头大小,按照宁小勿大的原则选择合适股骨头;用髓腔锉扩髓后,正确安装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骨质疏松明显者使用骨水泥柄);被动活动患肢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良好后逐层缝合切口;放置负压管引流48 h后拔除,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根据恢复情况在术后3~5 d开始行患髋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拆除缝线,2~4周后可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动,逐渐恢复负重。
  1.2.2?中医治疗?术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分期治疗。术后早期为活血期,主要以止痛活血治疗为主,处方:桃仁、赤芍、田七(先煎)红花、元胡各12 g,栀子18 g,丹参20 g,生地15 g,防风10 g;术后患肢肿胀明显者加泽泻1 g,茯苓20 g,车前子15 g,以利水消肿;中后期为恢复期,应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疗为主;中期处方:当归12 g,续断12 g,生薏苡仁30 g,骨碎补12 g,芍药10 g,威灵仙12 g,桑寄生30 g,五加皮12 g;后期处方:当归12 g,续断10 g,威灵仙12 g,天花粉10 g,熟地黄15 g,土鳖虫10 g,白芍10 g,骨碎补12 g,川木香10 g,黄芪15 g,自然铜10 g,每期疗程为15 d。中后期配合通经活络的中药外敷,并局部针灸理疗促进恢复。
  1.3?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1.4?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2],总分100分,疼痛占44分,畸形占4分,临近关节活动占5分,功能占47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
  2?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3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其中优20例,良34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手术时间(45±6)min,出血量(206±48)mL,所有患者人工股骨头位置良好,无假体脱位,其中3例出现骶部压疮,经换药后痊愈,5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不易愈合及股骨头易出现坏死是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3]。所以寻找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够使老年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尽量恢复其自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是必要的,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手术方法的一种,其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的发生[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入路有许多种,而采用髋外侧切口,有着独到的优势,因为此切口解剖简单,没有重要的血管及神经,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其到达关节及关闭切口的时间较短,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非常有利于术后恢复。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相当于骨折已经复位,在此基础之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5],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恢复,进行功能锻炼,从而使患者保有自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骨折早期因为脉络筋骨受损,血离经脉,气血凝滞,因此早期尤其是在术后两周内,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为主;骨折中期,肿胀消退,故而疼痛减轻,但置入的假体与股骨尚未连接牢靠,故治疗应以接骨续筋为宜;骨折后期,假体与股骨干已连接紧密,此期治疗应壮筋骨,养气血,滋补肝肾[6]。
  本组患者中均采用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术后恢复时间早,行功能锻炼好,优良率更是达到了90%,并发症少,其治疗效果肯定。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进,有着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沙连生,石青岩,杨录魁,等.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173-175.
  [2] 吴小海,陶军,廖学勤,等.改良外侧切口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07,8(3):145-146.
  [3] 马灿泽.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63-64.
  [4] 王福权.关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4):202-204.
  [5] 杨玉辉,高忠礼,王金成,等.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53-154.
  [6] 李海波,刘文全,陈运庆,等.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7(3):186-187.
  (收稿日期:2012-03-1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局部封闭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2011年1~12月采用阿奇霉素前列腺局部封闭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19例,同时给予阿奇霉素1.0g晨间顿服,1次/d,连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宫颈CIN Ⅱ~Ⅲ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方法、病理结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方法、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度与对照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
[摘要] 目的 观察皮下连续镇痛技术在300例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总结皮下连续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及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方法?300例术后患者,均在手术进行到缝皮时三角肌皮下埋置套管针,连接镇痛泵。药液配方:舒芬太尼100~150 μg+托烷司琼5 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延长术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的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