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抚恤机构初探

来源 :抗日战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da_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初期,随着战场伤亡的迅速扩大,国民政府陆军抚恤机构急需健全。为此,国民政府从中央、军队、地方三个层面,对抚恤机构进行了充实与纽建。伴随机构的逐步健全,抚恤比例明显上升,激励了官兵和民众的抗战斗志;抚恤观念相应发生转变,带动了积极抚恤业务的开展;与地方的业务联系也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抚恤事务的重视,为抗战的坚持和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不过,因各种因素的交错作用,至抗战后期起,军人抚恤运行的不良征兆亦已开始显现,这表明国民政府的政权运作出现了严重问题。
其他文献
根据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将颈椎病分为4型:风寒湿型、邪郁少阳型、肝肾亏虚型、痰湿中阻型。风寒湿型采用葛根汤解热发汗,消炎止痛;邪郁少阳型采用小柴胡汤解表和中,和解少阳;肝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组2004年10月至2007年3月收治并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1例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均为男性斜疝患者,采用无张力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1)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126例;(2)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4例;(3)缺损处直接补片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