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其对于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均能够形成有效的带动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并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认知体系,所以在处理应用题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学习障碍。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应用题教学、强化教学效率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教学对策
  总体来说,数学是一门应用性以及生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也均能够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与这一类问题相关的知识就叫做应用题。在小学阶段,应用题是很多小学生都会产生较强抵触性、甚至是恐惧意识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由于生活经验较少,个人认知能力较差,小学生在思考应用题的时候很难掌握所有的信息点,从而无法解答出正确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予以调整。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若想要有效的加强整体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一定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合理的进行创新。总体来说,在此期间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生授受”的教学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以及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探索,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尝试与猜测”这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出如下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解答。
  例题1:一班的班长在周末的时候带了270元班费去为班级学生买一些体育用具。他带的钱如果只买篮球的话,恰好能买两个,如果只买足球的话,恰好能买三个。那么请问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分别为多少?
  综合来看,这道题目可以应用尝试与猜测的解决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新鲜感,并且由于其与学生生活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容易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对问题内容进行解答,并列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接下来,教师可以随机的要求学生进行思路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散意识;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相互交流分享,比如有的学生会使用创新的方式,有的学生会用常规的问题解决法。在思维碰撞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中,由于教学难度并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导入,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画图软件为学生随机画出一些长方形,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求取长方形的面积。之后,当学生遇到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应用题时,就能够自主的形成解题思路,对其进行处理,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制作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应用题处理。例如,针对于计算题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坐标系进行问题解决。
  例题2:赵阿姨和王阿姨约好在周日下午一起逛街。两名阿姨从家到商场的距离相等均为10千米。已知,赵阿姨每小时能走4千米,王阿姨每小时能走4.5千米,那么请问在什么时候两名阿姨能够相遇?
  在解决这道问题时,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角坐标。假设,原点(0,0)为商场,(10,0)和(-10,0)分别为赵阿姨和王阿姨的家。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这一坐标为模型,按照题干内容进行分析,以此缓解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知识内涵。
  三、调整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会为了维护教学秩序,而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当学生产生错误时,也会严厉地对其批评。在这一环境中,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压力,并且会对教师产生惧怕心理。在学习时,即便有问题也不敢问,从而形成学习障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与学生构成和谐的关系,逐步缓解学生的学习紧张感,使之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自己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对一道应用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的想法。即便学生的思路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应进行责罚,而是可以合理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强化学生学习信心。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速度进行评价,两者相互协调,强化教学质量。
  四、结论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引导小学生开展应用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毕竟所有的学生都不是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习惯。同样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全部学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貫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加强其自身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玉梅.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119.
  [2]吴东莺.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48.
其他文献
意境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带动学生们进入到音乐教学课程之中,从不同角度来领略音乐的魅力。在中专学校音乐课的意境教育之中,教师需要对所教的教材的内容有一个详细的
摘 要:目前学生阅读量相对于之前的比较有所下降,就现在的形势,更需要重视阅读,而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更应该从小学开始,重视阅读,鼓励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监督学生阅读教学文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将语文阅读提上教育征程。接下来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思维,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写作能力可以带给学生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到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想改善当前的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伴随着
摘 要: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语言的魅力是推动学生进行知识点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教师开展作文教学和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重要基础。面对日益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掉学习兴趣,不但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会严重危害学生的素质发展。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教学趣味性作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趣味性提升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动力,也是學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