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中国品牌形象仍待提升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品牌走向东盟的步伐日益加快。
  5月23日,首批《向东盟推荐的中国知名品牌目录》(下称《目录》)在京发布。该评选活动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发起。
  首批列入目录的企业有60家,其品牌产品有食品、医药保健品等消费类产品和仪器仪表、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等生产类产品,包括面粉、硬度计、超声清洗器、电能表、防水材料、人造石材、刹车片、玻璃钢管道、辊压机、水泥等。
  推荐的目录中的品牌均由双方全国性行业商(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推荐,其中,中国名牌均为已获国内有关机构评审认可的知名品牌。
  仪器仪表方面,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介绍,中国仪器仪表的制造规模在国际上也居领先地位。获得推荐的仪器仪表类知名品牌主要是围绕东盟国家市场的需求,从智能电表到电力控制设备,从实验室生物显微镜到材料力学试验机,以及气体分析和水质分析系统,都是国内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其中华立仪表、浙江正泰、宁波永新、聚光科技等企业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知名企业,多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影响力,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售后服务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批发布的还有《向中国推荐的东盟知名品牌目录》。记者了解到,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将从今年起定期发布双向推荐名牌目录,并将适时地组织这些知名品牌的企业前往对方国家开展推介活动,以促进双方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中共赢发展。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开展双向推荐知名品牌活动旨在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消费者了解对方的知名品牌产品,促进双方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健康发展,优化双方贸易结构;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品牌建设合作,提升区域内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与中国和东盟面临的品牌困境是分不开的。中国和东盟十国同属新兴经济体,较之发达国家,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各国缺少国际级的自身品牌,而为区域外发达国家加工知名品牌产品的工厂则不少,如电子产品、汽车等。
  “当这些产品一遇国际市场不景气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产业也会随之受影响。对此,自贸区内各国企业十分有必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合作,以提升自贸区内各国的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许宁宁说。
  2010年1月1日,拥有19亿消费者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双方93%的贸易产品实施了“零关税”政策,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入了新阶段。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389.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1%,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同比增长30.6%,中国从东盟进口同比增长6.5%。
  不过,中国品牌在东盟的发展仍需时日,其中品牌的认可度、影响力仍是主要问题。许宁宁举例说,去年他在越南胡志明市考察时,在当地市场上看到许多中国产品,然而当地一些民众反映一些中国产品质量不好,假冒伪劣。这些以次充好的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形象,使得那些真正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出口到东盟市场时遭遇了困难。
  “一方面,中国品牌在东盟需要长期可持续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品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许宁宁告诉《中国对外贸易》记者。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人肺间质成纤维细胞HEL299纤维化增殖过程中肺上皮细胞的重要作用及其调节的信号机制。方法应用体外人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共培养系统,MTT法
9月2日,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2013年7月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简报》,《简报》以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的动态数据为基础,以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为平台,结合轻工业运行基本情况,对轻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加以分析研究。  《简报》称,7月份中轻景气指数为93.35,比上月下降0.31,位于“稳定”区域(参见图1-1)。  中轻景气指数整体依然位于“绿区”中心线以下,呈现逐月下降走势(参见图1-
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持续高增引发关注,这暗示其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海外“热钱”。外管局等主管部门近期连发新规,以限制通过虚假贸易夹带资金入境,或依托跨境结算平台的“出口转内销”资金。笔者认为,这对防范资本流入当然会有效果,但只是从银行外币融资端进行了规范,难以全面堵住资本流动的渠道。  当前的问题是,这些热钱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又会在什么情况下撤出?  对热钱进行精密监测是不现实的,能够精密监测的资金就难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血糖状态时血小板的变化及与相关生化指标、GRACE(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诊断为不稳定型
由中国日本商会组织编撰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3年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白皮书指出,2012年日本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6.3%,达到了73.8亿美元,刷新了历史纪录。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整体吸引外资却同比下降3.7%。日企对华投资逆势增长引人关注。  制造业投资仍为重点  从日本对华投资的行业动向来看,2012年投资重点仍然是制造业,这一点与全球对华投资五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