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连-黄芩药对治疗脑缺血大鼠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黄连-黄芩药对对脑缺血模型大鼠代谢的作用机制。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模型(MCAO)。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方法、Markerlynx软件、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正常大鼠、脑缺血模型大鼠以及分别给予黄连(HL)、黄芩(HQ)和黄连-黄芩药对(LQ)干预后大鼠尿液样本中的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结合内源性代谢物的一级及二级碎片离子的精确信息,检索并鉴定可能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在MetPA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结果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尿液中发现并鉴定出了20种生物标志物,并对其相对含量及代谢途径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神经递质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这些代谢通路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体内发生紊乱,主成分分析表明,正常与脑缺血模型得到明显区分,而给予HL,HQ,LQ后可以使之向着正常状态转变。此研究对脑缺血大鼠代谢组及黄连-黄芩药对干预的作用机制进行阐释,体现代谢组学可反映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能较好地体现药对是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具有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以及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观以及多成分协同或拮抗作用的特点。
其他文献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4月25日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3日签署第66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决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