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地转变,已经开始对泡沼的开发利用愈来愈重视。本文作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国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先对我省西部的泡沼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我省西部的泡沼开发利用的措施,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推动我省西部泡沼开发利用进程的加快。
关键词:泡沼;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106-01
我省西部有著丰富的泡沼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甚至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把泡沼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迅速的放到台面上来,迅速的投入到开发、利用工作中,并且顺应我省水利开发的情况,解决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
一、我省西部泡沼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一)我省西部泡沼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省西部共有泡沼共1000余处,他们的面积总和达到了惊人地10万多h㎡。但是由于缺水的原因,造成了绝大多数的泡沼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最后导致了土地沙化严重、湿地枯萎,继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沙漠化的土地面积达到20万h㎡,盐碱化土地面积达到80万h㎡,占据了原有草原面积的50%多,致使现在的草原产草粮已经下滑到了原有的1/3到1/5,甚至有的草场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二)我省西部泡沼综合开发的现实需求和有利条件
对泡沼进行应有的综合利用开发,不仅可以改善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保证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健康发展,促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1.确保粮食产量
为了保证我省粮食由原有的“十一五”期间粮食增产100亿斤到现在的再增产100亿斤,最终达到总产量600亿斤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西部的潜在能力,通过我省的水利工程开发约500万亩的盐碱地,充分灌溉400万亩的土地,使近1000万亩的土地得到增产,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泡沼的综合利用开发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其重视,加快进程。
2.加速西部经济的脱贫致富
由于我省西部地区一直是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的泡沼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目前大多数的经济效益都是依靠传统的生产、天然收获,极度缺少科技含量,完全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这种现状必须得到改善,一旦得到合理的调整,整个西部的人们都将受益。
3.改变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省西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湿地萎缩现象。为了遏制这个现象,必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并通过相应的水利设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泡沼综合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立足于生态和环境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按照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开发芦苇、草业、水产等产业。这些产业对生态建设既具有保护作用,且经济效益又远远好于粮食作物。因此,在重大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以后,地方政府对泡沼开展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首先要立足生态和环境改善,尽可能少发展或不发展粮食作物面积,要更多地规划研究设计高效益的苇业、草业、鱼业等产业,通过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退粮还苇、还草、还鱼的积极性,使水利工程资源充分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明晰产权
目前,西部境内的泡沼大部分产权不清,县、乡、村、水利部门都各自管理一部分,边界也不十分清楚,个人承包的泡塘义务和责任不清,多数不上缴管理费或象征性地上缴一部分,当地干部群众反响很大。在过去长期没有固定供水来源之前,经济效益不明显时,矛盾并不突出,一旦大型水利工程有效运行,水源供给充足,很多矛盾就会显现出来。特别是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面积产业规划,将出现很多棘手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沼泽和沼泽湿地纳入重点生态保护对象,确定边界,委托相关部门统一管理。根据泡塘大小和应用的性质重新进行产权确定,明确产权归属,由产权管理者向社会进行招投标运行。
(三)依靠科技恢复和发展苇、草、渔业
目前,西部的苇业、草业、渔业等产业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议对这些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新品种、研究加工技术、研究包装技术、研究机械化生产技术,使其形成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四)引进和应用节水新技术
西部虽然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但近些年,周边的江河水域流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过境水资源量分配给我省的总量有一定限制,总体上水资源还是紧张的。因此,要珍惜每一滴水资源,要研究节水新方式和有效的应用技术。建议对草原和农田都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泡沼灌水采用地下管道输送方式,减少地上明渠,这样既可增加土地使用面积,又可减少水资源蒸发量。稻田推广应用前郭灌区农场职工探索的季节性晒田技术,既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又不影响产量和质量。
(五)加大工程建设投入
目前,西部泡沼95%以上没有水利工程。应通过科学论证,使相邻较近的泡塘连接到一起成为小型水库或湖泊,进行连片开发,发挥蓄水和供水的双向工程作用。同时对泡塘四周种苇植树,起到涵养水源固沙防风的综合作用。
(六)建立生态水发展基金制度
水是生态之基,西部水利工程的重要目的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需要长期连续性投入,投入的来源应是全方位的,政府、企业、社会、个人都有责任,生态用水谁埋单将成为现实的大问题。政府应建立西部生态水使用发展基金制度,基金来源可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企业征缴一部分,通过生态建设发展立项向国内外争取一部分,通过生态宣传由社会和个人志愿交纳一部分,实行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筹措生态水使用发展基金。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泡沼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才能尽量的获取利益、避免资源浪费以及保护环境成为了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面对着问题,只有我们仅仅团结在一起、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合理规划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西部的落后状况,继而推动我省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我省水资源.张德新主编.长春:我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2]我省水利发展重大水资源工程布局.我省水利厅2006年3月.
关键词:泡沼;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106-01
我省西部有著丰富的泡沼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甚至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把泡沼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迅速的放到台面上来,迅速的投入到开发、利用工作中,并且顺应我省水利开发的情况,解决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
一、我省西部泡沼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一)我省西部泡沼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省西部共有泡沼共1000余处,他们的面积总和达到了惊人地10万多h㎡。但是由于缺水的原因,造成了绝大多数的泡沼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最后导致了土地沙化严重、湿地枯萎,继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沙漠化的土地面积达到20万h㎡,盐碱化土地面积达到80万h㎡,占据了原有草原面积的50%多,致使现在的草原产草粮已经下滑到了原有的1/3到1/5,甚至有的草场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二)我省西部泡沼综合开发的现实需求和有利条件
对泡沼进行应有的综合利用开发,不仅可以改善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保证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健康发展,促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1.确保粮食产量
为了保证我省粮食由原有的“十一五”期间粮食增产100亿斤到现在的再增产100亿斤,最终达到总产量600亿斤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西部的潜在能力,通过我省的水利工程开发约500万亩的盐碱地,充分灌溉400万亩的土地,使近1000万亩的土地得到增产,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泡沼的综合利用开发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其重视,加快进程。
2.加速西部经济的脱贫致富
由于我省西部地区一直是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的泡沼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目前大多数的经济效益都是依靠传统的生产、天然收获,极度缺少科技含量,完全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这种现状必须得到改善,一旦得到合理的调整,整个西部的人们都将受益。
3.改变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省西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湿地萎缩现象。为了遏制这个现象,必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并通过相应的水利设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泡沼综合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立足于生态和环境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按照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开发芦苇、草业、水产等产业。这些产业对生态建设既具有保护作用,且经济效益又远远好于粮食作物。因此,在重大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以后,地方政府对泡沼开展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首先要立足生态和环境改善,尽可能少发展或不发展粮食作物面积,要更多地规划研究设计高效益的苇业、草业、鱼业等产业,通过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退粮还苇、还草、还鱼的积极性,使水利工程资源充分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明晰产权
目前,西部境内的泡沼大部分产权不清,县、乡、村、水利部门都各自管理一部分,边界也不十分清楚,个人承包的泡塘义务和责任不清,多数不上缴管理费或象征性地上缴一部分,当地干部群众反响很大。在过去长期没有固定供水来源之前,经济效益不明显时,矛盾并不突出,一旦大型水利工程有效运行,水源供给充足,很多矛盾就会显现出来。特别是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面积产业规划,将出现很多棘手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沼泽和沼泽湿地纳入重点生态保护对象,确定边界,委托相关部门统一管理。根据泡塘大小和应用的性质重新进行产权确定,明确产权归属,由产权管理者向社会进行招投标运行。
(三)依靠科技恢复和发展苇、草、渔业
目前,西部的苇业、草业、渔业等产业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议对这些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新品种、研究加工技术、研究包装技术、研究机械化生产技术,使其形成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四)引进和应用节水新技术
西部虽然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但近些年,周边的江河水域流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过境水资源量分配给我省的总量有一定限制,总体上水资源还是紧张的。因此,要珍惜每一滴水资源,要研究节水新方式和有效的应用技术。建议对草原和农田都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泡沼灌水采用地下管道输送方式,减少地上明渠,这样既可增加土地使用面积,又可减少水资源蒸发量。稻田推广应用前郭灌区农场职工探索的季节性晒田技术,既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又不影响产量和质量。
(五)加大工程建设投入
目前,西部泡沼95%以上没有水利工程。应通过科学论证,使相邻较近的泡塘连接到一起成为小型水库或湖泊,进行连片开发,发挥蓄水和供水的双向工程作用。同时对泡塘四周种苇植树,起到涵养水源固沙防风的综合作用。
(六)建立生态水发展基金制度
水是生态之基,西部水利工程的重要目的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需要长期连续性投入,投入的来源应是全方位的,政府、企业、社会、个人都有责任,生态用水谁埋单将成为现实的大问题。政府应建立西部生态水使用发展基金制度,基金来源可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企业征缴一部分,通过生态建设发展立项向国内外争取一部分,通过生态宣传由社会和个人志愿交纳一部分,实行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筹措生态水使用发展基金。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泡沼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才能尽量的获取利益、避免资源浪费以及保护环境成为了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面对着问题,只有我们仅仅团结在一起、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合理规划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西部的落后状况,继而推动我省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我省水资源.张德新主编.长春:我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2]我省水利发展重大水资源工程布局.我省水利厅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