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改革人人有责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丙奇,
  上海,
  教育工作者
  推进教育改革,每个人都有责任,而不能把这都视为教育部门的责任。对于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老是想到行政监管,而不是想到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实际行动来扭转教育问题,这让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走不出行政思维,也就无法打破行政治校的框架。
  目前,各地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此,社会上存在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他们认为,在监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慎重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推进教育改革,当然需要完善监管机制——所谓管办评分离,不是不需要“管”,而是政府、学校、社会专业机构在教育发展中各司其职,但如果把深化改革的希望全部寄希望于强化行政监管,管办评分离的新体系将难以建立。相对于强化行政监管,推进教育改革,更需要参与机制。强化行政监管的思路,本质上还是行政治理的思路,而我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行政力量过于强大。在推进行政放权的过程中,学校、专业机构可能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但这不能通过“强化行政监管”来解决。“强化”的结果,会使权力重新回到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借治理学校、教育机构的问题,而进一步增加行政权。而应该通过与教育相关的各方积极参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从行政那里争得教育权、学术权、评价权、选择权。教育和评价领域的问题,要通过教育自主、学术自治和行业自治加以完善。
  行政部门要对学校、教育机构进行监管,但监管必须依据法律法规,不得越权干涉。动辄呼吁强化行政监管,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公众还是认为办好学校、教育,是政府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主动放弃自己的教育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甚至受教育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也要求监管部门监管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培训质量,这完全超过监管部门监管职责的范畴。如果监管机构顺势“监管”,这不就把办学权也交给了行政部门吗?以监管之名干涉学校教育、专业评价,导致我国学校办学缺乏个性,行政评价泛滥,弄虚作假严重。在放权给学校和专业机构时,行政部门要监管学校、教育机构依法办学、开展活动,而不能再介入干预办学活动、评价过程。防止办学活动、评价活动出问题,关键在扩大受教育者(消费者)的选择权,以选择权落实监督权,同时建立学术共同体,形成新的教育标准和学术标准。在这过程中,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要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学会选择、评价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所有办学者和教育者应从自身思考解决问题,从教育和学术角度建立规范和制度,而不是等行政出面。二是行政部门在放权改革中,有的故意制造障碍,让学校、教育机构自主办学,难以顺利进行。比如,在科研立项时,要求明确各项预算支出;在进行研究时,必须按预算支出。这表面上看,是让每一笔钱的使用都得到监控,可是,这却是违背基本科研规律的。学者在研究时,无法充分预计究竟在哪方面支付多少钱。
  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履行各自的责任十分重要。比如,针对校长公选,有专家认为这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如果大家都认为这是走过场,不把其当回事,结果确实可能就是走过场,而如果教授们不愿意让其走形式,是完全可以有作为的。在目前推行的校长公选中,有教师、学生参与的民意测评环节,公选组织者称,这一环节的民意测评结果,将影响公选人选,但测评意见并不当场公布。对此,大家怀疑测评究竟起不起作用,既然怀疑,那么为何不要求测评环节的意见当场公开?如果所有(或者大多数)参与的师生都有此要求,组织部门如果拒绝公开,就将承担很大的压力。如果当场公开,这不就促进校长公选前进一步吗?
  再比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只是摆设,学校乱收费屡禁不止,培训机构侵犯消费者权益频频发生等问题,如果仅仅依靠行政部门,是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的。而只有每个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并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利,才能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办学者、经营者形成制约。这比健全监管机制,其实更为现实。如果消费者认为培训机构质量低、收费高,就不选择,靠市场生存的培训机构怎么能继续生存下去呢?
  简单地说,即便政府部门不愿意动真格放权推进改革,但所有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动真格的态度,落实国家已确定的改革措施,这不是可倒逼改革动真格吗?如果大家都觉得政府不会放权,也不愿在政府放权后做出自己的改革努力,一遇到问题,就叫行政来管理,而不是通过自主、自治解决,改革是难以推进的。
其他文献
6月7日上午7时左右,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小蒋就要步入高考考場,却发现准考证不见了,找遍寝室也没找到,急得眼泪直流。无奈之下,小蒋找到班主任请求帮助。她冷静下来,仔细回忆,才想起准考证可能落在了前几天去过的一家服装店里。时间尚早,服装店还未开门,一时之间无法联系上店主。情急之下,班主任拨打了119报警电话,万州消防支队红光中队官兵接警后,立即赶赴店铺,利用切割机破门进入服装店内,将小蒋的准
今年,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重点将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多措并举防止学生伤亡事故。按照部署,中小学公共安全课堂教育的时间保障、师资落实、读本使用等情况将纳入年终考核,河北省教育厅将制定《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推动所有学校落实“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度总结”的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并利用“全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省学校安全隐患信息化管理。今后,在日常检查之外,将不定期开展不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都通过其人格魅力影响着全校师生,决定着学校发展,所以校长要做航行的舵手,心中有大海,手中有方向,脚下有航船。随着做校长时间的增加,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并且意识到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校长,任重而道远。  率先垂范:为学校和谐发展引路  带头塑造良好的教育形象 我每天早晚迎、送学生上学、放学;主动在校园内
◆ 1903年3月1日 上海震旦学院开学。  ◆ 1919年3月17日,我国第一批有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共89人,于上海乘日本邮轮起程。第二批26人于3月31日启程的。  ◆ 1920年3月31日,由李大钊组织发起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  ◆ 1922年3月1日,民国教育部设立“退款(庚子赔款)兴学委员会”。  ◆ 1922年3月18日,中国共产党人参与创办的上海大学成立。  ◆ 194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发出通知,就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做好教育管理、家校配合、联防联控工作,切实降低溺水事故发生率,减少学生溺亡人数。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入开展预防溺水主题教育。要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私自下水游泳玩耍的极端危险性,掌握预防溺水知识和遇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要让学生知晓上下学路上的溺水隐患,主动远离危险水域。要确保防溺水教育尤其落实到农
科技教育是小学开设的必修课,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门课程已经实现了在小学阶段的普及。科技教育需从娃娃抓起。为了铸就品牌特色校,我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改革。  确立科技教育理念与文化  教育思想融入理念和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我校树立了“为明天培养主人”的教育理念,校园主题文化为主人文化,其主要内涵为:学习文化,责任文化,创造文化。我们给创造文化的明确诠释是:唯有创造最快乐。创造是科技的
书是体察历史与现实的“晴雨表”,正如万圣书园的刘苏里所言:人群(国民)中种种现实心理、火焰、激情、期望、欲求……在图书出版与售卖上,会留下深深的刻度。2012年的书人书事,笼统地说,是热闹与孤独并存,喧嚣与寂寞齐飞。电影《1942》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无态度“饥饿”,而这一年的书人书事,却呈现着一种“有目的”的中国式饥饿。莫言热,是因为国民对“诺奖”的饥饿;历史热,是因为我们对真相的饥饿;思想热,是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短短几年时间里,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访谈、微小说等许多新鲜事物,因为其短小精悍、能快速发布和分享的特点而迅速发散,当下的中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界也紧跟潮流,衍生出一个崭新的概念:微课。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同时,也为教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搭建起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为规范职业院校学生暑期实习管理、确保学生实习安全,河南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学生加班,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通知要求,为确保学生实习安全,职业院校不得安排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和无安全保障的顶岗实习岗位,坚决杜绝推荐有可能危害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的任何顶岗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在风险较大、非本专业对口行业或者其他不适宜学
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肖明华认为,真正培养国际人才必须具备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语言交流。学习两门以上的语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是基本要求。二是要通识教育。要学习人家的文化、艺术、宗教、社会等板块的知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并重,这样才能够融入广阔的社会。  (摘自2014年12月8日《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