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几点思考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前提下,本文尝试探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可行性和路径。首先,在可行性分析中,从准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职业属性上向幼儿进行思政内容传递的可行性;从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的现状出发,指出对幼儿进行积极的价值观念塑造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目标创设、内容选编和方法设计三个方面探索了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教育 思政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笔者认为,思政教育包含诸多育人因素,不仅仅适用于高校教学,还可以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课程和活动中适当融入思政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一)准幼师角度
  对于如何在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曾春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一文中认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思想引导——(见图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前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见图2),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从职业成长角度讲,要学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学会育人,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但是,对幼儿的培养很难涉及政治理論和哲学思想的引导,那么思政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幼儿进行价值观的塑造,以促进幼儿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也是笔者探索幼儿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着眼点。(见图2)
  (二)幼儿角度
  3-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儿童在这个阶段像海绵一样用他们有吸收力的心智去接触和了解世界、吸收知识、增长经验,但是幼儿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无法甄别吸收到的知识和信息的好坏与正误。因此,此阶段受到的教育和影响的积极和正确与否关乎儿童今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的现状下,整合思政内容中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方面,以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幼儿成长和发展,是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是由准幼儿教师育人的职业属性决定的,这符合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幼儿奠定一生良好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路径分析
  (一)目标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规定的科学领域的目标,在“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指出应注重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的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这些目标恰恰和思政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契合之处——在以上所述《纲要》目标的指导下,有助于把幼儿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友善”要求的良好公民;有助于启蒙幼儿的科学素养,引导幼儿乐于科学探索,崇尚求实创新,尊重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建立起爱家乡、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二)内容选编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包含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了解自然、环境以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是探究身边事物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三是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其对生活的影响。
  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必须符合社会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符合《纲要》中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符合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具体融入和选编思政内容时,还应考虑一系列原则如科学性和启蒙性原则、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时代性和民族性原则等。
  幼儿教师要参照以上要求,选择幼儿熟悉的身边内容融入思政要素,使幼儿在有趣、生动的活动中,体会到人类与环境、科技的关系,萌发科学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的观念和态度。
  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可以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入手挖掘思政内容,遵循内容选编原则,融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
  例如,遵循时代性和民族性原则,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如播放视频、呈现图画或讲故事)向幼儿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于流行性传染病的防预、治疗手段,重点呈现武汉抗击疫情期间祖国所采取的雷厉风行而又高效的应对措施(如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兴建和投入使用、方舱医院的有效防疫),使幼儿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列举抗击疫情期间奔赴武汉的各地志愿者和医生的事迹以及赶赴国外为感染疫情国家伸出援手的动人事迹,激发幼儿对科学家、医生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三)方法设计
  随着《纲要》精神的落实,科学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教师教科学的方法”转变成了“儿童学科学的方法”,强调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通过亲身的自主探究活动获得经验,是思政内容融入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1.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的思政特性,可创设以下情境:
  军军和父母去海边,发现一只海鸥的嘴巴嵌在一个矿泉水瓶里拔不出来了,军军该怎么办?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对此情境的思考中,幼儿体会到环境污染给动物生存带来的危害,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做讲文明的小朋友。
  2.角色扮演体验
  教师创设幼儿身边常见的情境,结合目标“对自己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思政特性,引导幼儿自主分小组讨论和分配角色,同时要求每个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例如:住在17层的明明家里着火了,消防员叔叔赶来救他。
  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发现身边的消防器材的重要性,明白掌握必要的自救技能的重要性,对消防员叔叔的云梯产生了探索兴趣。
  3.实验操作探究
  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保证足够的探索时间,引导幼儿在实验中自主探究,获得切身体验。结合目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设计实验如下:
  模拟给鱼缸换水场景,给幼儿提供一盆水、几段橡皮水管和纸杯若干,要求不能用倒或舀的方式,请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将水盆里的水注入纸杯里。
  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教师的适当引导,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和有趣,从而萌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另外,还可以通过集体实地参观科技馆、海洋馆、植物园等场所,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感受周边动植物和环境;通过网络资源欣赏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我国的高铁技术、桥梁建造技术等,拓展幼儿对祖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感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充分挖掘科学领域乃至其他四大领域课程的思政功能,使得幼儿园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充分实现思政内容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浸入式学习。
  参考文献:
  [1]曾春妹.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J].文教资料,2019(12):181-182+152.
  [2]郦燕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8.
  [3]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1-22+36-43.
  责任编辑:丁 蔚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当防卫的界限游离于“正当”与“过当”之间,缺乏清晰的界定,是法律上存在的一个较大的空白点。刑法理论界对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界定莫衷一是,司法实践中在涉及防卫行为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越来越成为学校和社会培养的重点。而当前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于学生利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过程设计。“有效失败”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创新教学过程设计提供了新视角,“有效失败”通过减少学生在生成-探索阶段的认知性支持,为学生提供生成多样的解决方案的机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各种全自动仪器的普及,仪器的维修保养显得日益重要。COULTER^(R)diff2^TM血液分析仪能够自动定量分析血细胞的18项参数,绘制WBC、RBC、Pit的直方图,把可疑标本筛选出来,进一步
目的:建立中成药铅残留量的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预消化,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消化液中的铅,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结果:检出限
文章对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后,总结以往研究形成建筑学、城乡规划、旅游管理、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参与的局面,集中在福建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景观特征、保护技术
<正>鲁迅先生讲课,学生感受如沐春风,很多年后忆起先生都是感慨万千,无限思念。究其原因,就是他的语言精彩无限、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教师的语言牵系学生心灵,影响课堂效率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如何让学生在这三者之间相互转译,并熟练掌握呢?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译能力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课堂尝试,从猜